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身百科     
怒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许多人认为发怒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百害是真,无一利倒并非准确。发怒是人的情绪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常反应,世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曾发怒过。发怒过多过盛是一种不良情绪,是一种致病的因素,也是一种病理的表现。但有时适当地发怒不仅对身体无害且还有益。古时候有位书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更不敢见阳光,偶尔外出则病情加重。一天,有位姓李的名医经过此地,家人忙请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研究者发现,人在紧张、发怒时,能使肌体中的一种接受促肾上腺皮腩激素的受体大量释放,与白细胞结合后,可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以致各种病原体在向人体进攻时白细胞无法进行防卫和反击,疾病便难以避免.以下是心理学家提出的制怒四法: 1、意识控制法.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修养和理智,使愤怒或纠纷不发生或降低愤怒情绪的反应程度.始发怒时心中默念"息怒,随便发火对谁都不利”,将会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谈体育教师的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教师由于接触的学生多,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加上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难免会为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而发怒。“发怒”是我们常能体验到的一种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平静理智的方法公开发怒;有的教师则勃然大怒,大喊大叫;有的教师在发怒时,失去教师的道德行为,体罚学生;也有的教师把怒压在心底,他们不愿或不能发泄而强行压抑。体育教师通常发怒的四种情况: 1.情感危机——教师认真备  相似文献   

4.
韦辰 《健身科学》2008,(1):27-27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老年人受生理退化的影响,记忆力减退,性格也容易冲动、多疑。所以老年人养生首先就是常常笑,莫烦恼。因为怒虽为人的正常情志活动,但经常发怒,或者暴怒太过,就可能因怒而气乱,肝气过用,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胸满气胀,面红目赤,声高气粗,颈脉怒张,伤身损寿,而笑则是解除烦恼的有效措施。清代养生学家石成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都认为特雷西·麦克格雷迪是个懒家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那睡眼惺忪的斜视,懒洋洋的弗罗里达男中音和拖沓松散的步态.即使是在他发怒的情况下,也总是会给人一种半睡半醒的错觉。但是当他在赛场上发动出其不意的快攻、雷霆万钧的扣篮、并屡次用三分球撕破对方的坚固防线时,你才会真正地发现他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晓义 《健身科学》2006,(1):24-25
怒是什么?愤怒不是人的本性,它只是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反映和情绪。愤怒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何表达愤怒却是个大问题。暴雨倾盆的愤怒会对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把自己带离原来的目标;而把愤怒强行压制下去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压抑的愤怒不会消失,它会以头痛、抑郁、妒忌等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人对于周围的人或事物在态度上总会有一定的反应,或是好感,或是反感,这种心理活动就称为情绪。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一般来说,七情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并不致病,只有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才会成为致病因素。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对健康极为不利,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各方面机能会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衰退,突然的大悲或大喜甚至会引发中老年人发生不测,所以更应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大忌。  相似文献   

8.
人对于周围的人或事物在态度上总会有一定的反应,或是好感,或是反感,这种心理活动就称为情绪.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一般来说,七情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并不致病,只有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才会成为致病因素.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对健康极为不利,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各方面机能会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衰退,突然的大悲或大喜甚至会引发中老年人发生不测,所以更应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大忌.  相似文献   

9.
制怒十法     
<正> 发怒是七情致病因素之一,内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气血)绝,而血菀(郁积)于上,使人薄厥(昏迷)”。意指:在大怒这种瞬时发生的不良情绪影响下,人身的阳气就会迅速往上冲,阳气上升则血液上行,气血逆乱经络阻滞,血积上部,发生昏迷,伤及形神。中医还认为:“怒伤肝”,是说一个人若大怒不止、肝气上逆,血则随气而上溢,从而出现面红耳赤,气逆,吐血,呕血,严重者导致死亡。在我国古代不乏这种事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身亡,《岳飞传》中金兀术被牛皋骑在裆下暴怒而死。都是由于大怒不止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切忌急躁发怒,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那样自然舒展,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宣畅,这是适应夏季的养长之道。如果违背这种养长之道,就会损伤心气,削弱人体适应秋冬天气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钱亢 《体育教学》2006,(4):55-55
一、容易愤怒是危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生气、发怒是人的正常情绪,适度发怒可以宣泄内心的委屈和积虑.利于健康,但是愤怒过度和容易暴怒就是一种危害健康的心理疾病了。调查显示,当前,“暴躁易怒”的小学生占相当比例。原因可能有两个: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强.受到的管束少,情绪的宣泄很直接;另一方面,学业和社会的压力重,家庭期望过高。学校中经常看到部分学生因为一句话或一个小碰撞而大发脾气、激烈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12.
你丫闭嘴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孩子总爱发怒,然后就口不择言,尽说些伤害别人的话。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一个方法,让他每次在盛怒之时用钉子钉在墙上,气消的时候再把钉子拔出来。就这样,孩子慢慢地成熟了起来,脾气也变好了,最后不再轻易动怒。然而他的父亲将他领到那面墙壁前,告诉他,当你用语言伤害别人的时候就像是用钉子钉在墙上一样,就算拔掉钉子也会有痕迹,永远都不会被抹去。中国有句俗话: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体育》2007,(4):68-71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孩子总爱发怒.然后就口不择言.尽说些伤害别人的话。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一个方法,让他每次在盛怒之时用钉子钉在墙上.气消的时候再把钉子拔出来。就这样,孩子慢慢地成熟了起来。脾气也变好了,最后不再轻易动怒。然而他的父亲将他领到那面墙壁前,  相似文献   

14.
人体百科     
《健身科学》2015,(4):42
肺真的能气炸吗?很多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句"我的肺都要被气炸了",以表达自己的愤怒程度。可为什么是肺而不是其他脏腑?肺真的会气炸吗?其实"肺要被气炸了"这句话的出处,和中医理论有关。肺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内处于五脏六腑的最高处,负责气的宣发肃降。而中医认为"怒伤肝"、"怒则气上",人在生气的时候肝气会往上冲,血也会跟着气上行,所以人在特别生气时会脸红脖子粗。这股怒气发泄不出去,郁积在体内,横冲直撞,就会伤到肺,这就是所谓的"诸气愤郁,皆属于肺"。由于肺主呼吸,"怒火攻肺"时肺气不畅,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口发胀、发闷的情况,但还不至于真的把肺气出一个洞来。但如果肺部出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战术日渐受到重视。它的研究和运用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对运动心理战术、尤其是在足球方面的爱好兴趣与日俱增,这意味着,激烈的足球比赛既是双方教练员、运动员技术战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智慧、意志的较量,其中不乏心理战术。○发怒战术美国一位体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些体育明星在赛场发怒,有时却是一种心理战术的计谋。在足球比赛伊始,一些出类拔萃的运  相似文献   

16.
人的喜、怒、哀、乐是心理活动的表现,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现象尤为明显。为此,必须根据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节其度:意思是说,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所节制,有一定的限度。几千年的养生之道研究表明,如果人对自已的行为无节制,将会造成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而损伤身体。所以,提倡凡事皆有度,不能由着自已的性子任意行事,不仅是行事之道,还是重要的养生之  相似文献   

18.
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因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以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致人伤亡的案件,引起了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高度重视。而焦虑症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如果调治不及时或不予治疗,心理上就会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就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生理、心理病理变化,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来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坏消息     
饮酒会引起大脑萎缩 曾有不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一天喝上一两杯酒或许能对心脏产生一些有益的作用。然而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则表明.即使适量饮酒也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轻度还是中度饮酒都不能避免对这些人的大脑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周饮酒量在1杯和6杯之间的人被视为轻度饮酒者,中度饮酒者则是一周饮用7杯以上的酒。  相似文献   

20.
趣味游戏     
《健身科学》2012,(1):54-54
测试你生气时的破坏力 气大伤身,每个人总会有生气发怒的时候,有的人生起气来是很可怕的,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呢?来测试一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