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低谷”时期,出现了招生难、控制流失难、就业难、政府调控难、资金不足办学难等现象。通过市场调查表明,外资企业对本土化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型人才上。适合外企的用工不尽人意,初级工多,中、高级技工少;专业技术管理者多,技术操作能手少;讲理论的多,能实际操作的少。形成了技术工人中高、精、尖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冯世万 《贵州教育》2010,(18):14-15
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程度不同地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动力。深钻教材的少,探讨教法的少,教案照抄教参书的多,教学凭经验凭直觉的多;工作缺乏激情。埋头工作的少,大胆创新的少,偷工减料的多,应付检查的多;对学生缺乏热情。关注学生成长的少,培优补差的少,管教不管导的多,只管课内不管课外的多;对事业缺乏信心。积极进取的少,求真务实的少,夸夸其谈的多,得过且过的多。  相似文献   

3.
现在父母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形成了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六多六少”、“六种无度”的现象,即“知识传授多,智力开发少;对孩子关心多,综合素质培养少;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力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另外就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边际地许诺、  相似文献   

4.
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六多六少”问题。教师关注的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相似文献   

5.
徐杰 《甘肃教育》2011,(9):40-40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封闭、预设多,开放、生成少。  相似文献   

6.
每年都要听各种名目的课:试讲的,汇报的,交流的,评比的,研究的,示范的……听多了便发现这些课的共性:照搬教参多,研读文本少;课件做得多,板书写得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布置课后练习多,推荐课外书籍少。因此我想教师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师范学校小学语文课教学改革尚显滞后,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教学中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空洞理论多,实践经验少。而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来看,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优化知能结构、扩充教学技能训练、理论与操作结合、“四块一体”的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英语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权 《广东教育》2006,(5):36-36,37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教师的“千呼万唤”,学生是沉默者多,回应者少;或者一节课气氛挺热闹,却出现了低效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的互动操作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每年都要听各种名目的课:试讲的,汇报的,交流的,评比的,研究的,示范的……听多了便发现这些课的共性:照搬教参多,研读文本少;课件做得多,板书写得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布置课后练习多,推荐课外书籍少。因此我想教师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从选题类型上看,基本呈现出基础性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定性的现象描述性研究多,定量的数理统计类研究少;文献资料类研究多,实验、调查类研究少。从课题涉及地域看,国内现状性研究多,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借鉴类研究少;发达地区的研究多,边远民族地区的研究少;城市的多,农村的少。从参考文献看,引用中文类文献资料多,外文类文献资料少,甚至于没有引用外文资料或文献资料多,应用网上资料少。研究内容重复的多,突破的少;引用于资料的观点多,陈述自己的观点少。研究结果得高分的多,得低分的少,选题与学生专选专业对照,随意性大。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知识积累不够,科学研究能力差,研究水平低,外语学习和计算机的使用更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议职校的专业设置改革□杨惠聪当前,有些职业学校不能很好地遵循办学宗旨和职教的办学规律,在专业设置上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专业类别多,骨干专业少;二、三产业多,第一产业少;窄专业多、宽专业少;这种现象亟需得到改变。翻看一些职业学校招生简章,专业...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功利性有余,人文性不足;强制约束多,自由自主少;理性分析多,感性体验少;机械灌输多,想象创新少;知识负担多,愉悦享受少;惯于现成结论,懒于探索创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子电子技术基础》课遇到的困难不少,究竟是为什么呢?除了该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外,《数电》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课堂教学理论分析多,阅读训练少;教师灌输多,启发自学少;现用教材理论多,内容陈旧;生源质量下降等,要改变这种状态,我认为应对该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头破血流理论分析,增加阅读、分析、指导及实验操作训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目的,纵观一些较为成功的教例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老师讲授时间多,学生活动时间少;老师提问多,对学生引导和评价少:教学要求“一刀切”多,照顾差异少;优等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差生机会少。这些现象的存在,阻碍了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很好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需要创新性人才,民族进步需要创新性人才。初中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塑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为了迎接挑战,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构建二十一世纪初中数学教学的新体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以往的数学课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变化,没有新意。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只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管理究竟缺什么?什么又是市场经济下所需要的教育管理?这些问题,实在是现阶段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密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管理究竟缺些什么?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学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曾将教育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七多七少”①现象,即条条框框多、理论阐述多,结合实践经验少;对国外企业管理的理论一般性描述多,对自己的管理模式研究得少;重复研究多,推陈出新少;简单管理研究多,复杂管理研究少;确定性决策研究多,非确定性决策研究少;定性描述…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常碰到的是各式各样的操作演示过程,而学生如果只看教师操作演示,又往往是大多数的内容根本无法弄懂;如果教师不厌其烦地重新操作给学生看,那给学生自己操作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这有违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杨金 《云南教育》2005,(29):12-13
目前,有的学校这样教语文课:教师备课小组备课,分工分课包干;上课只讲“课件”,省力又省时间;集体补课收线,作业布置如山。学生上课权当休息,补课抓住考点。家长虽然多出了钱,心里也倒安然。这样上语文课,正如《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指出的“三多三少”: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将会阻碍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07,(7):69-69
传统的教研组活动存在着“三多三少”:“行政性”的例行安排多,“自发性”的非常规活动少;讨论“教”的次数多,关注“学”的时间少;活动内容“零敲碎打”的多,主题突出的系统研讨少。为了改变传统单一的教研组活动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创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分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