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缘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我与碳素墨水结上缘的,我对用碳素墨水写与出来的字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
黑墨水字迹的耐久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牌号的黑墨水、黑色墨水或纯黑墨水,有人误认为这类黑墨水就是碳素墨水.事实上,黑墨水并不是碳素墨水.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们在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目录时经常会碰到塞笔情况,你们是否知道其中的塞笔原因?希望能解答。 读者:施桂英 施桂英读者: 纸质档案的使用寿命长短,决定于组成它的纸张和字迹的耐久性。作为纸质档案常见的书写材料——碳素墨水,由于它的化学性质稳定,耐水、耐晒、耐酸碱、耐各种化学药品的腐蚀,与纸张结合牢度大、不褪色、不扩散,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而被档案部门广泛地推荐使用。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国产碳素墨水,确实也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激光打印件、墨汁、碳素墨水三种黑色字迹在强光、高湿、高温人工老化条件下的黑度变化值,初步判定激光打印字迹具有与墨汁一样的耐老化性能,可以归属为最耐久字迹类,值得作为永久保管的纸质载体上的信息记录材料。碳素墨水字迹除了耐湿性能稍差以外,其耐光和耐热性能也非常优良。  相似文献   

5.
转眼之间,钰泉兄逝世已百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他出了一本纪念文集,用陈铁健先生的评价作了书名——《天下最好的主编》。朋友们认为钰泉兄树立了两座人生丰碑:一座是用16年时间主编《文汇读书周报》,一座是用10年时间主编《悦读》。  相似文献   

6.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五章规定: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用笔用墨必须符合存档要求.即必须使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并要求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及碳素墨水.  相似文献   

7.
装订有简装、精装之分,其中精装又分半漆布装和全漆布装.半漆布装书脊用漆布做外包,书面用牛皮纸做外包,全漆布则书脊书面全用漆布外包.简装则只在缝合后外包一张牛皮纸即可.简装和精装的装订方法不同,使用材料不同,装订后书脊上标识的刊名、年、卷期、单位名称等内容的加工方法也不同.简装一般用碳素墨水手工书写完成,比较简单.精装刊都要在书脊漆布上用铅字烫金完成,工艺比较复杂.虽有以上这些不同,但有一项相同,就是索书号的处理相同,即不论简装还是精装,索书号都是在装订后、登记上架前统一用不干胶书标,手写索书号,粘贴在离书脊底面一寸的书脊正中.  相似文献   

8.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用笔用墨必须符合存档要求,即必须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并要求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及碳素墨水。目前,机关文书档案立卷归档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规范用笔的现象,影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缩短永久、长期保存档案的寿命。不规范用笔现象主要包括圆珠笔、彩笔和铅笔的使用,其中以圆珠笔使用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工会条例》、《劳动保护监察条例》,感触很多;特别是学习了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一文,使我想  相似文献   

10.
郝雨 《今传媒》2006,(4):15-16
几年前,关于新闻是否“用事实说话”的问题,以及“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曾经在学术上引起了一场争议。这最早是由尹连根博士发起的。2001年,他在《新闻传播》上发表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接着,《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呼应尹连根的观点;此后,陈力丹又在《采·写·编》上发表了题为《用事实说话是宣传方法而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的文章,从更高的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3年,《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等杂志还连续发表争鸣文章,前者如何光珽的《论“用事实说话”》,后者如李时新…  相似文献   

11.
用一颗燃烧的心,用整个生命去写诗的范方,①虽然自个儿瘦成一竿修长的竹子,但他“把空心菜去营养整个天空的蓝”,②给世人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还魂草》、《今夜星空》、《剑魂蝶影》三  相似文献   

12.
如果用酒来比喻电影的话,那么有些电影就像是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喝了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发生紊乱,甚至致盲,比如《色戒》《集结号》《南京!南京!》等等:有些电影则像是用发霉的红薯千酿造的劣等货,喝了会让人感到有一种怪味,甚至倒了胃口,比如《三枪》《无极》《黄金甲》等等;还有一些电影,则好像被偷懒的导演兑入了过多的自来水,喝起来淡而无味,比如《孔子》《非诚勿扰》《千里走单骑》……  相似文献   

13.
《出版工作》编辑部: 《出版工作》今年第1期发表了舟自横同志《何谓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一文,对我社去年2月出版的《生命与爱》一书提出的批评是对的。《生命与爱》是用一个旧版本  相似文献   

14.
“著录用文字”历来为我国图书馆学者所重视。如:刘国钧先生等1957年编著的《图书馆目录》一书,曾对著录用文字的语种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李纪有等同志 1982年编著的《图书馆目录》一书,对著录用文字的字义、字体及语种也作了简洁的论述。黄俊贵、罗健雄同志1984年编著的《文献著录与目录组织——新编图书馆目录》,不仅引用了《文献著录总则》的有关规定,而且着重论述了“强调著录文字和字体的规  相似文献   

15.
《新序》创作除"劝诫君王"一面外,劝诫人臣,为群臣作教科书的用意也很明显,《新序》讲了许多的为臣之道,体现了刘向的这一用意。这一用意的出现,与刘向时代朝臣现状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听说书名原本打算用《浴足》,后来又定做《润身》。《润身》也好,《浴足》也罢,都好像充满了澡堂里的雾气,给人一种想看清却又看不清的憋闷感。一直在想为什么最后还是用“润身”来做书名,一方面这个颇为文气的词和主人公刘美好、包大平的“土气”好像有些出入.  相似文献   

17.
《京华时报》发行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记者》2002,(5):7
有人是这样评价《京华时报》的发行方略的: 《京华时报》用它无孔不入的发行(水银式发行),用一种比《北京青年报》更谦恭的作风、比《北京晚报》亲近的姿态、比《北京晨报》更频繁和持久的曝光率舒展在京城每一个报摊上、每一个过街天桥上、每一个公交车站旁。《京华时报》,一个可疑的,带着南方做派和贵族血统的报纸,轻易地用不是非常高明的发行策略,就把北京报界的老少爷们——“搞掂”。虽然文中不无调侃之意,但也道出了《京华时报》发行策略上的棋高一招。  相似文献   

18.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9.
冯雪冬 《新闻爱好者》2011,(13):114-11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中的"给力"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友用各种亲密的语言给予《人民日报》极大的肯定,如"《人民日报》很给力"、"《人民日报》微笑了"等在网络  相似文献   

20.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五章规定 ,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 ,用笔用墨必须符合存档要求。即必须使用毛笔或钢笔书写 ,并要求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及碳素墨水。目前 ,在文书档案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规范用笔的现象 ,影响到保存时限 ,缩短了档案寿命。常见的不规范用笔 ,主要包括圆珠笔、彩笔和铅笔。其中以圆珠笔使用最为普通。不规范用笔的现象主要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1、领导的签字随意性强 ;2、草拟的底稿草率 ;3、修改稿中的批注自由操笔 ;4、没有编字号的请示、报告、函 ;5、上下级之间的来往信件无规无矩 ;6、需要复写几联的收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