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守恒是指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该思想可以快速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而快速解题.现将质量守恒法在中考计算题中的普遍应用举例如下:一、不生成气体、沉淀的反应类型例1(襄樊)将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20g加入到19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量差法”,人们习惯称之为“差量法”。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题里,有些题并没有直接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只是给出了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或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或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有的是给出反应后固体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反应后溶液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反应后气体增加的质量,这就给解题带来了难度。这类题若用量差法求解就显得简捷。用量差法求解的关键是根据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准确地找出符合题意的某反应物和某生成物之间的“量差”,然后再由  相似文献   

3.
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酸、碱、盐、氧化物之间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理论上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一般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及生成物中有无沉淀、气体或水.若反应物中的离子结合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该复分解反应就能进行,否则就不能进行.我们应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4.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后可恰好完全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与加入的混合溶液的质量相等.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和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反应后溶液百分比浓度计算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所以,在中考试题和竞赛试题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类题,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现将这类题归类、分析如下。1 反应后无气体和沉淀生成 例1 9.8%的稀硫酸20克,跟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计算题中,在同一条件下,当某一反应物的加入量从少到多时,会依次发生几个反应,这就是分步反应.分步反应中的后几个反应能否发生与某一反应物的用量有关,而产物的种类可以通过反应物的量的配比来控制.因此,确定产物的种类是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如运用数轴来确定产物,可使问题简单明僚,是解这类计算题的好方法.具体示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差量法是解有质量差的计算题的简便方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比例导出的来解题的方法。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差关系式AB关系量已未知列比例或在化学反应中,有固体、液体、气体存在质量差三种情况,与此对应,可用差量法解题的题型也有三种:一、反应前后气体有质量差例1度将CO和CO2混合气体29.362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质量量增加了10克,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显比。分析混合气体由CO和CO2组成,通过灼热CuO时,CO与CuO反应转化为CO2,使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加了,因此通过气体质量差可计算出…  相似文献   

8.
离子要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两两结合后须无沉淀、气体、水生成,若结合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两种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物质在溶液中要共存,它们之间必须不发生化学反应,其本质还是离子的共存问题.下面是初中化学中能产生沉淀、气体、水的常见离子对.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其实质是一电解质的阳离子与另一电解质的阴离子相互结合而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的物质,从而减小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所以电解质的鉴别可根据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气体或溶液显特征的颜色而加以鉴别,也可抓住这个特性来解物质鉴别试题。不用其他试剂区分多种物质主要是依据相互反应的实验现象来区分它们,实质上也是考查阴离子与阳离子间的反应。解答此类题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列表法,即列出某种物质和其它物质的溶液相混合的现象,然后比较各种物质的现象,即可一一区分。…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前后,固体、溶液或气体等出现了量的增减,可抓住增减的原因,利用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成正比的关系列式求解.  相似文献   

11.
1 综合计算题例1 将一定量的CO2 气体通入5 0 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 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12 3盐酸的体积/mL 5 0 0 5 0 0 5 0 0A的质量/ g 3 80 6 2 0 7 2 0气体的体积/mL 896 1344 1344  (1)上表中第组数据表明,加入的5 0mL盐酸反应后有剩余,理由:。(2 )试通过计算确定A是什么物质,并求其成分的质量分数。(3)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1)分析三组数据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题目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溶液的一种.已知:①A与B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②B与C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③C与D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④D与E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⑥在反应②和③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初学者来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一个难点.难在有的反应逸出了气体(见例1)或生成了沉淀;有的杂质不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见例2),有的“杂质”则是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见例3);有的反应析出了溶质(见例4).在审题时,对以上不同情况都先要分析清楚,然后再根据求解目标做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无数据的计算题.大多数是求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或质量比。在化学计算电时有出现一其命题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一时难以捉摸。解题的关键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揭示出题中的隐含条件。按混合物的组成,可把无数据计算题划分为如下几类:.一、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例1铜和炭的3昆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问混合物中铜和发的质量比是多少?分析铜和炭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生成固体CtlO扣CO。气体,因此,剩余固体只有CUO。其隐含条件是剩余固体CLIO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铜和炭的质…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是通过观察硫酸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从而比较反应进行的速率.由于是通过肉眼观察,沉淀生成又是逐渐增加,没有明显的颜色或状态的变化,这个实验不易测量得很准确,数据重现性较差,同样的浓度和温度,有时反应时间能够相差10秒钟,这对于一个定量实验来说,说服力不是很强;同时反应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有必要对实验进行改进.笔者曾试图根据大学的有关实验,来进行实验验证.其反应原理为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16.
<正>化学计算题是中考化学的必考题,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偏弱,在解答文字叙述较多的计算题时往往较难发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相互转变情况。如果我们在分析过程中把题中多个数据辅以简单的图示展开,把表格不完善的数据添加补充,这样就能使有效数据显现,使题意明朗起来,学生就能快速找到突破口并顺利解答。下面就以2014年的几道中考化学计算题为例介绍如何运用图表解法解化学计算题。【例1】(2014·南宁)往盛有28.8 g碳酸钙和氯  相似文献   

17.
围绕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的计算题,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类题可考查学生的知识点很多,如化学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概念、复分解反应、溶液知识、实验知识、计算技能与技巧等。对这类计算题归类如下:1 单纯KClO_3与MnO_2共热分解问题 这类问题又可分为完全分解和不完全分解两种情况,题目往往先给出反应物、残留固体的质量,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确定O_2的质量,再求解。  相似文献   

18.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 分解反应。其中酸、碱、盐以及酸与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属于 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要想发生,除了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有气体 放出,或有水生成外,反应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酸与碱性氧化物、酸与碱、酸与盐之间的反应,反应物只要有一种  相似文献   

19.
所谓部分过量反应,是指当某种反应物部分过量时.过量的反应物又与部分生成物继续反应生成新的生成物的反应(如H2S与部分过量O2的反应,NaOH溶液与部分过量C02的反应,AlCl3溶液与部分过量NaOH溶液的反应,多元弱酸与部分过量碱的反应等).对于部分发过量反应的计算,往往可用多种方法求解.现举例说明部分过量反应计算题的多种解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化学体系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同时发生,也可能先后进行,反应的顺序直接影响着反应的最终结果.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先限定体系内只有A、B、C 3种物质,A与B发生反应①,A与C能发生反应②,B与C之间相安无事.这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发生,如浓NaOH溶液滴入铝铵矾溶液中,在生成白色沉淀的同时又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先后发生,如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开始时只有Fe2+被氧化成Fe3+,当Fe2+完全被氧化后,氯水才氧化Br-.以下重点讨论第2种情况——反应的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