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寿全书》六卷,题"云间陈眉公辑",明刻本,半页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复旦大学、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亦有藏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征求意见稿著录,《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均作明陈继儒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华亭(今松江,别称"云间")人,诸生,年甫二十,隐居昆山,杜门著述,工诗文、书画,喜藏书刻书,当时刊行书籍求陈继儒作序者很多。陈继儒生于嘉靖三十七年,卒于崇祯十二年,年八十余。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册二四卷一四○八页一六二一四卢襄《登三贤堂》诗三首,出《西征记》。又见《全宋诗》册一三卷七三三页八六一二韦骧,题作《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并序》,出《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引《钱塘韦骧集》。韦骧著《钱塘韦先生文集》,查清丁丙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并无此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六《西征记》提要云:“宋卢襄撰。襄字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于《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钞出别行。乃襄赴京春试时纪行之作,末题庚辰仲春元日。案北宋凡三庚辰……惟哲宗元符三年庚辰有李釜榜进士,则是人应…  相似文献   

3.
《周元公集》,宋周敦颐文集及史料之合编,其成书、流传、版本诸事,今考辨如下。《四库总目》卷六十传记类存目《周元公集》提要: 周元公集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明周沈珂编。沈珂,吴县人,周子裔也。是集卷一为图像,卷二为世系年谱,卷三为遗书,卷四为杂著,卷五为诸儒议论,卷六为事状,卷七为褒崇优恤,卷八为祠墓诸记,卷九、卷十皆附录后人诗文。虽以集为名,实则周子手著仅五之一。今入之传记类中,从其实也。(中华书局拼版影印乾隆浙江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下同。)又紧随本书,另有《周氏遗芳集》提要:  相似文献   

4.
陈振孙以目录学成就蜚声于时及有称于后世,所撰《直斋书录解题》一书,尤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推誉,《总目》以为"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诚属知言。年前余撰有《陈振孙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一书,该书第一章第一节即曾就《总目》也所论,并参证清人卢文弨及张宗泰二家之说,以探讨振孙于宋代目录学史上之地位。该节之结语曰:"考卢、张二氏所推誉直斋与《解题》者,宗旨与《四库全书总  相似文献   

5.
近得睹旧钞本《洪文敏公集》八卷。洪文敏公者,洪迈也。洪迈(1123~1202),南宋文学家,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使金,几被拘留。其学识渊博,经史百家以至医卜星算,无不涉及,皆有论述。尤熟于有宋一代掌故,撰有《容斋随笔》五集及《夷坚志》等书,编有《万首唐人绝句》,广为流传,嘉惠后代。此集凡一厚册,系以毛边纸抄就。正文前扉页有朱笔竖题曰"洪文敏公集八卷订两册",盖此钞原为两册合订,册各四卷耳。此本抄写无栏界,书半页十二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首页有  相似文献   

6.
《烛湖集》十二卷,宋孙应时撰。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馀姚(今浙江)人。淳熙二年进士,为黄岩尉,入蜀制幕,后知常熟县。著有《烛湖集》,久佚,今所存亦为大典本。《四库提要》曰:"据应时诗中自序,盖尝应刘克庄之求,手编其稿为五十卷。集末有其侄祖祐跋,称……以十卷付梓……是十卷为祖祐所编,非其旧本也。"按馆臣所称孙应时诗,见《烛湖集》卷一九,为七律,诗题甚长,曰《闽宪克庄以故旧托文公五世孙明  相似文献   

7.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第664号又著录一部,曰:"宋绍定二年积德堂刻,元至元重修本。存二十五卷,四至五,十二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五至二十六,二十九,三十四至三十八,七十一至七十八,九十四至九十六。"藏山东省博物馆。第665号又著录一部,曰:"元后至元三年刻本。"可见第664号著录的"元至元重修",指的是前至元。据此,《善目》编者确信:出版过宋绍定二年《黄氏日抄》九十七卷本。只是散失严重,仅存残本。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著《周易订疑》一书,云:"旧本题董养性撰,不著年代。考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人明不仕,终于家。所著有《高闲云集》。或即其人欤?"《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一》《高闲云集》(两淮盐政采进本)条下云:"元董养性撰,养性有《周易订疑》,已著录。养性人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因以名集。"《四库全书总目》这两条错误颇多,《周易订疑》著者与《高闲云集》著者虽皆名董养性,但并非一人,前者为清初山东乐陵人,后者为明初江西乐安人。  相似文献   

9.
<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刘敞撰,清四库全书馆抄本,佚名签批,书口题"钦定四库全书",八行二十一字,红格白口,四周双边.  相似文献   

10.
宋鼓吹铙歌三首,见存于沈约《宋书·乐志》,赵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收录。郭茂倩在《宋鼓吹铙歌三首》题下加按语说: 《宋书·乐志》曰:"鼓吹饶歌四篇,今唯有《上邪》等三篇,其一篇阙。"《古今乐录》曰:"《上邪曲》四解,《晚芝曲》九解,汉曲有《远期》,疑是也。《艾如张》之解,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切韵指掌图》,八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版心镌刻工姓名。此书题司马光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见著录,《四库全书总目》云司马光家集中“惟不载此书,故传本久绝。”此本是《切韵指掌图》现存最早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著录为宋绍定三年(1230)越州读书堂刻本。傅增湘认为系翻刻北宋本,经考定,此本的底本是南宋初绍兴间刻本,读书堂刻本属于二次翻雕本。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著录有杨时撰《二程粹言》一书,该书题为杨时所撰乃《总目》误题撰者,并且《总目》对朱熹删节二程语录一事及对《粹言》价值的评判等,亦有不当之处,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墨池琐录》引明代王世贞《国朝名贤遗墨跋》评盛明巴蜀文人杨慎曰:"慎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堂庑。"杨慎书法理论和实践上承赵孟頫,崇晋抑唐,尤重晋韵,力主复古。杨慎书法传世遗墨,真迹寥寥。而1982年在四川省铜梁县出土的杨慎《明故待封君南潈张公墓志铭》手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书法文献学价值。基于历史文献,对此则手书的考释,有助于对杨慎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著录有杨时撰《二程粹言》一书,该书题为杨时所撰乃《总目》误题撰者,并且《总目》对朱熹删节二程语录一事及对《粹言》价值的评判等,亦有不当之处,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两董养性考     
綦维 《图书馆杂志》2004,23(1):79-79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著录《周易订疑》一书,云:“旧本题董养性撰,不著年代。考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人明不仕,终于家。所著有《高闲云集》。或即其人欤?”《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一》《高闲云集》(两淮盐政采进本)条下云:“元董养性撰,养性有《周易订疑》,已著录。养性人明不仕,作《高闲云赋》  相似文献   

16.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南唐清辉殿学士张洎奉命使宋,纪录宋典客、左补阙贾黄中谈话,撰成《贾氏谈录》一书。此书虽记唐代琐事,又仅一卷,“篇帙无多,然如牛李之党其初肇衅于口语,为史所未及,而《周秦行纪》一书,晁公武亦尝据此录以辨韦瓘之诬。他如兴庆宫、华清宫、含元殿之制,淡墨题榜之始,以及院体书、百衲琴、澄泥研之类,皆足以资考核,较他小说固犹为切实近正者”(《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三“小说类”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2):120-126
近代著名藏书家伦明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他以"俭"聚书,以"勤"访书,以"恒"校书,毕生为续修《四库全书》奔走。他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自序中指出"书之聚散,公私无别,且今后藏书之事,将属于公,而不属于私,今已萌兆之矣"。伦明大部分藏书归公,安身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无论是在古籍的搜集和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藏书史、文献学等方面,伦明的书缘都给今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四库底本共60种,其中9种是《永乐大典》辑佚本。子部杂家1种:宋谢采伯撰《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集部宋别集8种:李流谦撰《澹斋集》十八卷、赵蕃撰《淳熙稿》二十卷(该书是誊抄的副本,不应算作底本)、陈元晋撰《渔墅类稿》八卷、包恢撰《敝帚稿略》八卷、舒岳祥撰《阆风集》十二卷、董嗣杲撰《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家铉翁撰《则堂集》六卷、连文凤撰《百正集》三卷。严格地说,《永乐大典》辑佚本之底本当为8种。  相似文献   

19.
安徽大学图书馆藏有《孝纪》一部,全书十六卷附拾遗一卷,明蔡保祯辑撰。此书曾著录于《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存目,提要云:“保祯字瑞卿,漳浦人。是书以孝行事实区为十六类,一曰帝王,二曰圣门,三曰纯孝,四曰世孝,五曰禄养,六曰苦行,七曰神助,八曰通神.九曰寻亲,十曰格暴,十一曰复仇,十二曰死孝,十三曰永幕,十四曰瑞应,十五曰童孝,十六曰女孝。”  相似文献   

20.
晁补之《鸡肋集》为晁谦之于其死后编刻刊行,然今发现其卷六十四之《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志铭》一文实并非晁补之本人所作,据清方履篯撰之《金石萃编补正》卷二之《宋故太常少卿石公墓志铭》碑文,当为晁补之岳父杜纯所作之文,今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