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庆鹰 《新闻窗》2012,(2):19-20
由侯存明、李庆华等同志撰文,贵州省中共党史学会编辑的纪实作品《高耸的丰碑》一书最近与读者见面。这是一本令人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书;这是一本贵州人子子孙孙都必须记得的书;这是一本给我们以积极向上、昂扬振奋的勇气与精神的书;这是一本能使干部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事关大局的关头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的书;这是一本带着信仰、智慧和忠诚,洋溢着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读了管用的书;这是一本孕育伟大,魅力长存,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谁?我们自何而来?我们去往何方?带着坚韧不拔的勇气,我们一步步把这个问号推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天际线。越过这天际线,我们期望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一本伟大的书,一本能持久的书,一本获最佳少儿读物奖的书,一本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的书,一本改变了房龙命运的书。该书5年内再版32次,今天的美国人、中国人仍然在读这本书。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相似文献   

4.
高原  司志政 《出版参考》2007,(11):11-11
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这是一本极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相似文献   

5.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范梦同志的《东方美术史》一书,经过多年的惨澹经营,反复修改,终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一本目前很迫切需要的书,也是一本相当难写的书。在三十年代,有关东方美术史,只见日本学者伊东忠太所写  相似文献   

6.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勤奋的书,也是一本思考的书,智慧的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业务的书,也是一本学术的书,做人的书。新闻界的朋友们出版过许多书籍,而像《记者心语》这样的书,还不多见。它不是一般的作品集,不是记者采写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学著作,而是作者在实践中“理性化感悟”的集锦。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老记者,我阅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之感,好像是同行、朋友之间在谈心。作者的许多心得,引起了我的同感,给了我不少启迪。近几年来,我反复强调重视“观念”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  相似文献   

7.
傅桦 《传媒》2002,(4):42
一本描述中国报业发展规律的书,经过作者三年的调查,终于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了。正如作者孙燕君所说的:“这是一本描述中国报业现状和趋势的书,一本  相似文献   

8.
璀璨的双子星座──评大型历史文献图册《孙中山与宋庆龄》李文海这是一本以形象再现历史的书。这是一本通过两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人生足迹、战斗历程和爱情生活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书。这是一本让人深切感受近代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的书。作为本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  相似文献   

9.
触摸经典     
但丁的诗歌小集《新的生命》是一本关于爱与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但最终它还是一本关于灵魂——亦即关于信仰的书。这是我在两天里一气呵成阅读后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刚拿到这本书,乍一看题目,还以为是《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通俗书。可是,看完了序言,又翻了翻目录,才意识到自己被这个夺取读者眼球的书名哄骗了:这哪里是一本故事书,而是一本对中国文化正本清源,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学术书!于是,一路读了下去,逐  相似文献   

11.
《新闻佳作点评》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新闻界的一件喜事。多年来,我省新闻工作者希望有一本自己的新闻佳作集,广大通讯员也渴望有这样一本可借鉴的书,一些大中学生也盼望有这样一本帮助学习写新闻的范文。江长录、王鹏、张国政同志编辑的这本书的出版,实现了人们的愿望。这本书是对我省近年来新闻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宣传。  相似文献   

12.
读书杂想     
“非典”最厉害的时候,读书成了我们除看电视之外,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的唯一选择。在这段时间里,是书带给了我们共同的乐趣。 这是两本在“非典”的日子里很可读的书,一本是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一本是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这两本书之所以适合在“非典”的日  相似文献   

13.
1 这是一本很老的书了,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不忍心让一本使人无限迷恋的书沉寂在茫茫书海里。如今人们对哲学的畏惧和冷漠让人心寒。躲避哲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些抽象、艰涩、玄奥的哲学确实让人头晕目眩、精疲力竭。这是哲学自身的原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研究日本出版社在新技术条件下寻求成功突破的书,也是一本可资我国出版人借鉴的书.几年前,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日本一本叫做<出版大崩溃>的书,其提借的更多的信息是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而这本<出版大冒险>则向我们展示出了刺破云雾而透射出的一束束希望的霞光.  相似文献   

15.
袁越 《全国新书目》2008,(21):49-50
文、史、哲、政、经、理,大千世界种种尽可在书中感受。这是一本可以正襟危坐、认真拜读的书,也是一本闲极无聊时可以随便翻翻的书。总之,你读到的,正是你想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众不同的书,这也是一本走出传统禁锢和某个时期形成和延续下来的思维定势,赋予人生以新的理解和释义的书,这还是一本作者在人生旅程中用七十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写成的书。《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同志的《难得平衡——一字人生感悟》,不仅让我感动,对他那种愈老愈勤,愈老愈奋的学习和写作精神顾生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文人非正常死亡的书。书中详细述说了司马迁、李斯、何平叔、王猛、李太白,王安石、金圣叹等数十位我们所熟知的文人离奇之死。对于他们的死,曾经有着各式各样编排出来的说法,而作者从这些  相似文献   

18.
周实 《中国编辑》2005,(6):23-23
做一本比生命还长的书——这是多好的想法呀。凡是做书人大都有的吧。然而,有归有,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你能得心应手,这书做好了,能不能出版,仍是另外一回事。为何这样说,不须多讲,做书人都明白。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在一家书店买到了一本于光远先生的新书《思维的年轮》。这是一本反映作者“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成熟程度显著地提高”的书,该书收入了作者1977—1995年的170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谈经济学的,也有谈哲学和其他学科的。书中还收录了两篇涉及“人体特异功能”的文章,其他文章中也有几处谈到这个问题。这是一本很珍贵的书,值得一读。这里讲珍贵,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书的印数太少,仅印2000册。像这样有学术价值的书籍,如此少的印数,也就更显出它的珍贵。而在同一书店,我发现一些气功“科学”之类的书,印数竟达到了数百万册的天文  相似文献   

20.
新型图书     
法国最近有一种新型图书问世。这种书是平装本,是用一种冷、热混成的胶水装订起来的。由于采用了新的制书工艺,所以达类图书异乎寻常的“柔软”。如果把一本有着一千页厚的这类书摊开,放在桌子上,那么只要没人去碰它,它就决不会自行翻页。达样,人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阅读一本大部头的作品,省却了擎书之苦。这类书售价并不贵,象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本一千页厚的书,售价也才40法郎。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