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契约文书在我国民间流传数千年,随着殷墟甲骨、秦汉简帛、敦煌吐鲁番文书、明清档案和徽州文书的发现,它的研究价值愈来愈为学者所重视。民国契约文书因存世量大,变化剧烈,正在成为新的学术热点。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存有大量华北地区晚清民国契约文书,其中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时间从民国七年(1918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内容包括买卖田房契、典当田房契、分单契和完粮纳税单等,共23件。王氏家族契约文书,作为珍贵的地方文献,反映了民国时期邢台县王氏家族的兴衰,对于研究民国契约制度、华北乡村经济生活状况以及民间田房买卖、典当、分家析产、完粮纳税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姜伊昌 《考试周刊》2012,(57):192-193
河南省洛阳民俗博物馆现收藏有48份民国时期的房契。这些房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房产交易的相关情况。本文对于民国时期洛阳房契的种类、型制、契税、内容及其所涉及的社会问题进行简要论述,进而分析其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由《陈布雷回忆录》看陈布雷其人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他是个典型的旧人,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追随蒋介石二十余年,屡屡位列高位,地位显赫一时,但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之际,却自杀身亡,给世人留下了较多的迷惑和深深的遗憾。章试通过《回忆录》的内容来进行若干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在回忆录中讲过一段小故事,他说:民国头十年间,我在湖南办报,当时常常帮我们抄写文稿的有三位青年。一位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就连文稿中的技术性错误,也照抄不误;第二位是见到文稿中的问题总是要提出,并能主动润色修饰;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省名老中医、内儿科学和医史学专家、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教授编辑、整理,广东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岭南儿科双璧》出版了。这是将清代程康圃的《儿科秘要》和民国杨鹤龄的《儿科经验述要》合二为一的岭南古医籍。程杨二人是广东近代著名儿  相似文献   

6.
四季读书歌     
民国年间,湖北崇阳有位名叫熊伯伊的老中医,他不仅妙手回春,而且能诗善文,曾作《四季读书歌》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歌曰: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  相似文献   

7.
王晓秋 《留学生》2011,(9):12-13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追溯辛亥革命的历史,指出革命思想乃是由留日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说中又讲到,当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时,主要依靠的就是一万多名留日学生,他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可见一代留日学生在创立民国的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回顾历史.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13,(4):21-21
在美国卸任总统的回忆录中,恐怕很少人会注意到小布什总统的回忆录。但实际上小布什的回忆录,却是美国总统回忆录中最容易读的一本。  相似文献   

9.
回忆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使用回忆录也是常见之事,问题只在于对回忆录也需要进行一番甄别,因为其中所述未必绝对真实可靠。对待回忆录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重用之,也必须慎用之。  相似文献   

10.
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该回忆录的第一卷来看,其具有回忆录在史料方面通常具备的特点、价值和缺陷。为了在历史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回忆录提供的史料,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回忆录在史料方面的特点、价值和缺陷。  相似文献   

11.
别人都把我爷爷尊为“老中医”,不过,依我看哪,他最厉害的,倒不是这望闻问切的医功,而是不同凡响的“点穴”功。暑假,爸爸妈妈商量着要把我送到荆门爷爷家去,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爷爷无论做什么事情,就像他开的中药方,什么草药需要几两几钱,就必须抓几两几钱,多一丝,少一毫,都  相似文献   

12.
文字的假象     
我经常想写一本书,说说我周围的人和事。但是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应该写成回忆录还是应该写成小说。回忆录和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写回忆录,把经历过的写出来,只要记性还在,又有些经历,这本书就可看。近年来,回忆录成了热门,因为读者不想再被小说欺骗,想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依据,或者是觉得看真实的记载就好像每天在饭桌上说别人闲话一样过瘾。  相似文献   

13.
李兴茂 《人民教育》2012,(11):37-39
民国教材有点热近几年,中国文化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民国"关注,有关民国的各种图书竞相出版,有重写民国历史的,有展现民国风度的,有赏评民国学人的,有回味民国女子的,有笑侃民国军阀的,有发掘民国韵事的,有探佚民国奇闻的,当然也有揭露民国乱象的,大多销路颇好。有一本书《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其书名似乎正好反映了这种现状。与此同时,精明的书商还将目光投向了一块特殊的宝地:民国教材(确切地说应为"民国国语教材")。据笔者目力所及,各种版本的民国教  相似文献   

14.
别人都把我爷爷尊为“老中医”,不过,依我看哪,他最厉害的,倒不是这望闻问切的医功,而是不同凡响的“点穴”功。暑假,爸爸、妈妈商量着要把我送到荆门爷爷家去,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爷爷做什么事情,就像他开的中药方,什么草药需要几两几钱,就必须抓几两几钱,多一丝,少一毫,都不成。到了他那里,我哪会有什么自由,不憋出毛病才怪哩!  相似文献   

15.
陈老的回忆录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参加并领导了当时革命活动的唯一健在的老同志。以他亲身经历和回忆写成了这篇长篇回忆录。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北京住房是双轨制.内城住房分配制,以后逐步变成以政府掌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式.外城住房商品制,依靠市场调节,但政府也建部分住房,令官兵中无房户扣俸饷购买,或租赁,在房屋资源配置中起一定作用.在内城房产交易中,政府力图保持房屋所有权在旗人手中,允许旗人之间进行交易,禁止旗民交易.这一政策只在顺康时期得到落实,其后难以推行;到嘉道时该政策基本没有落实,所以无论内城外城,都存在旗人之间、民人之间、旗人和民人之间房产交易的事实,其中反映出诸多问题,如红白房契、一房两主、造假房契及投机、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即很重视.1956年制定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时,《中华民国史》被列入重点项目,仅放在《中国近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书之后.1961年为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我国掀起了研究辛亥革命的高潮,史学家写的论文和专著,辛亥老人写的专文和回忆录,已出版的不下一千余万字,全国政协、各省市政协、文史馆和各出版社收存的稿件,更不计其数,真是盛况空前.就在这年,董老(必武同志)提出要专修民国史和重修清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该理论称:练习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某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别无他法,如果你想成功,那就必须得练一万个小时。那么,你要把这一万个小时花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9.
开展民国建筑旅游,丰富南京文化旅游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是民国首都,留有大量民国文化遗存,而民国建筑是最为著名的文化遗存之一。本文以南京中山路为线,介绍了坐落在中山路两侧的民国建筑;通过对民国建筑遗存保护现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分析,勾勒出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线路的规划,以此促进对民国建筑遗存的进一步保护和适度利用,弘扬南京地方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琐忆》是唐弢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于1961年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亲身经历或亲身见闻的一种文体。回忆录在写法上要有自我回忆的形式,必须用第一人称;从时间上说,追记的是很久以前的人和事;从内容方面看,回忆录可以以人物为中心,也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可以写生活琐事,也可以写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