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日记动手实践,感悟生活;数学日记引发趣味,体验快乐;数学日记凸现主体,激发主动;数学日记引导探究,培养能力;数学日记多元开放,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2.
体验真实     
“雏鹰争章”活动作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项常规化、系统化内容,早已全面铺开。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发现有些奖章章目,如口语章、阅读章,均可在校内争章,但也有些章目,如“家务章”、“服务章”的实践天地在校外更广。于是,我们引进了体验教育的活动方法,要求队员在争章过程中体验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扮演林林总总的社会角色,并写下体验日记。学校大队部常年征集优秀体验日记,校园电视台还开设了“雏鹰体验日记”专栏,将体验日记搬上荧屏,多方位展现体验活动的成果,使求真务实的活动之风吹遍校园。  相似文献   

3.
黄君 《文教资料》2010,(5):73-74
生活体验是形成语感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本文作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并认为撰写生活体验日记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良好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活动。只有引导学生去体验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去感受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引导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体验过的事情,并引导学生把体验的真人真事写在日记中,让作文回归生活,学生才能写出内容真实、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上期我们刊登了中学生杨英蕾的部分实践日记,许多父母看后深感应该放开手,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本期,再次摘录部分日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日记以小作文的面貌出现在习作教学的大舞台上,并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的欲望;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作文教学语言成人化、格式公式化、内容格式化,教学不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变化,严重脱离实际。要知道,好的作文是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生活体验创作出来的,而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写作思路。而日记就是记录五彩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最佳途径,让小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历练作文能力,展现其个性和创造力,锻炼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日记作文有篇幅小、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说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的海洋中,我们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把生活的信息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让每一个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的数学,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快乐."数学日记"是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真实反映,我常常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并细细地品味他们的数学日记,从而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数学世界.现结合几篇学生交给我的数学日记,谈几点自己的所感所想.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观察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帮助他们积累素材,为习作打好基础.因此,我在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和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求新鲜、好幻想、爱动手 ,教师采用多种日记形式能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低年级学生往往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体验不真 ,所以对他们的生活日记要求不能过高。我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就行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 ;我不强求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不强求写题目 ,不强求突出重点 ,只要富有童趣就行。批改…  相似文献   

11.
梅建伟 《江西教育》2006,(12):34-3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在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解,不知道数学日记该写什么。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有了几点想法,愿与同行们共享。1.写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数学日记正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和有亲身体验并解决了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里,读给老师、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笔者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学生美术作品临摹与创作效果截然不同,对传统美术作业与日记画的兴趣又截然不同,提出了进行日记画的设想。本文试通过比较系统的日记画指导与训练——欣赏感悟作品、体验观察生活、引发记忆联想、合理评价展示、培养意志毅力,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潜能。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原因有三。其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会从数学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学评价方式之一的数学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引用撰写数学日记这种评价载体,可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数学的反省能力、思维创造性、解题策略多样化以及灵活机动的能力和体验学习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盲校现行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不足,灵活性较大,盲生由于视力障碍,生活经验缺乏,方位感缺失,学习数学极为困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关注盲生学习体验,使每一个盲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数学日记”应运而生,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主张写数学日记,加强盲生与他人对话、与问题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我对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1986,(1)
从指导学生广泛探究自然事物出发,在改进自然课作业形式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写自然日记。 首先指导学生按“时间”、“天气”、“植物新现象”、动物新现象”、“生产生活”等项内容,具体指导学生记自然日记。配合写自然日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同学们在班上和家里办了“种植  相似文献   

17.
所谓“心理循环日记”,就是由班级统一购置部分日记本,挂在黑板的一角,采取分组等方式围绕学生生活、成长中的心理体验进行记录,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悟随时写在上面,循环往复,用集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感受来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我们所讲的心理循环日记与私人日记不同,它以公开分享的形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18.
"童性"是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人的自然之性生发出来的"纯净"之本性,是所见所想的率真表达。语文学习中的日记正是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提高孩子习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它融合了语文知识的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关注孩子的童性,在日记的撰写中张扬孩子的个性,提高日记指导的实效性?笔者做了以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曾有人说,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丰富人生,收获诗意。而日记,就是进入这种审美境界的奇妙方式。人皆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要体验人生的种种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情趣,就必须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当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实非常丰富,但他们笔下的日记却千篇一律、苍白呆板。批阅之余,笔者常常产生无奈无力之感。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量少,视野相对狭窄,再加上在平日生活中很难捕捉到细微之处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所以在他们看来,日记  相似文献   

20.
心情日记.就是把心中的感触以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感触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简而言之,心情日记就是把自己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亲身体验的事情,真实、自由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