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 8. 关于化合物 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本题考查苯及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烯烃因为含有双键,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烃类,易溶于有机物,难溶于水。苯环上有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上有六个原子共平面。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式为 ,双键右侧的碳原子上还有三个氢原子,这三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不共平面。  相似文献   

2.
一、加成反应的理解1.加成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两端的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不饱和烃(包括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羰基及醛基中的碳氧双键.  相似文献   

3.
<正>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原则上与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相似,所不同的是要先找出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位置,然后再命名。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步骤:(1)选主链,定某烯(炔):将含双键或三键的最长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2)近双(三)键,定位号: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3)标双(三)键,合并算: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  相似文献   

4.
Ⅰ 学习要点及例题解析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及构型式。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和“最低系列原则”。 例1 给下列化合物命名:  相似文献   

5.
加成反应是烯烃、炔烃等不饱和键中的。键断开,两个一价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二个双键或三键碳原子上,形成二个新的a键的过程.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是加成反应的方向,另一个是加成反应中的重排.一.加成反应的方向问题对称性的烯烃的加成反应一般比较简单,而不对称的烯、炔烃与极性试剂加成时一般遵守马氏规则.但有时由于反应的条件不同,也存在着反马氏规则.归纳起来影响加成反应的方向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①双键上的取代基影响加成反应的方向双键上的取代基不同,则加成反应的方向也不同·比如化合物A-CH=CH。…  相似文献   

6.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及构型式。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和“最低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7.
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三键或大π键等)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原理在高考有机综合题的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成反应通常包括:烯烃或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或醛、酮的加氢、加卤素、加卤代烃、加水、加氢氰酸,烯烃或炔烃或醛的自身加聚等等.其典型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1 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因此,要求同学必须掌握命名,包括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俗名、缩写等,最常用的是系统命名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烃类是基础,而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及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要掌握“最低系列原则”和“次序规则”,牢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达到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1.1 实例1  相似文献   

9.
1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因此,要求同学必须掌握命名,包括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俗名、缩写等,最常用的是系统命名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烃类是基础,而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及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要掌握“最低系列原则”和“次序规则”,牢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达到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1.1 实例1  相似文献   

10.
聚合反应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大类型.前者是不饱和化合物里的碳碳双键或叁键中的一个较易断裂的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断裂而彼此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后者则多为含有二个官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脱去小分子(通常为水、氨、氯化氢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加聚反应:加聚反应通常可分为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及其衍生物的加聚反应和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中间只隔着一个单键的共轭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前者在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时其加聚产物只需将双键碳原子写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其它与双键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无论结构如何复杂均须写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如用2-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聚2-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漓)的反应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讨论了顺、反命名法和R、S命名法在简单二取代脂环化合物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即有机物分子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用Ω表示.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即烷烃:Ω=0.以此类推一个双键(烯烃、羰基化合物等)贡献1个不饱和度.一个叁键(炔烃、腈等)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环(如环烷烃)贡献1个不饱和度.环烯烃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一个碳  相似文献   

13.
胺类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通过烯烃氢胺化反应直接合成胺类及其衍生物是众多合成胺类化合物方法中最高效和原子经济性最高的方法.烯烃的反马氏氢胺化反应是合成高价值直链型胺类化合物的最优方法.最近有关此类反应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开发新的催化体系研究上.本文以此为主线,综述了烯烃反马氏氢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年丰 《河西学院学报》2002,18(2):111-112
中专《有机化学》教材中关于“烯烃的结构命名”这部分在内容上包括:a、烯烃 的结构,b、烯烃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c、烯烃的命名,d、烯烃的顺、反异构.在讲解 这些内容时,主要由于顺序的不同出现了以下三种惯用的设计模式:I,a、b、c、d法,Ⅱ ,a、b、d、c法,Ⅲ,a、c、b、d法;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三者都有不足之处,都不 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继而提出了a、c、b、d、c法.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分析烯键的臭氧化反应是在低温下,将含有臭氧(6%~8%)的氧气通入液态烯烃或烯烃的溶液(如四氯化碳作溶剂)时,臭氧迅速而定量地与烯烃作用,生成黏糊状的臭氧化合物,这个反应称为臭氧化反应.臭氧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因此反应过程中不必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在溶液中水解,在有还原剂存在时(如Zn/H2O)得到的水解产物是醛或酮,如果在水解过程中不加入还原剂,则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便将醛氧化为羧酸.两步反应合在一起称为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其总的结果是烯烃的双键被氧化裂解.如:根据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产物,可以确定烯烃中双键…  相似文献   

16.
1 给化合物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一般来用系统命名法,也可以用普通命名法或俗名。注意,凡是给出构型式的命名的,要标出其构型;凡是名称中标明构型的,要写出构型式。 (6)丙烯腈 (7)甘油 (8)四氢呋喃 (9)苄醇 (10)甘氨酸 (11)水扬醛 (12)甲酸乙酯 (13)间苯二酚 (14)乙酰苯胺 (15)邻苯二甲酰亚胺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用比较的方式学习分子与原子原子分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He、Ne等用化学式表示,如H2、O2、CO2等相似性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②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有一定的质量,都有间隔.③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④都可计种类和个数相异性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相互关系有的原子先构成分子(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再由分子构成…  相似文献   

18.
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高一的同学由于受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容易出现多种错误.例如,不能正确区分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式;不能正确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清楚成键原子间形成的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易混淆"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等.同学们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不对称卤代烃、醇的消除反应中[注]以及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无论是α——消除还是β——消除,是亲电加成还是亲核加成,都可以用氧化数观点来加以认识和分析。根据氧化数概念确定化合物中原子的氧化数原则就有:(1)两个电负性不相同的原子相结合,化学键数决定氧化数的值,电负性的大小决定氧化数的正负。电负性较小的原子的氧化数为正,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的氧化数为负。  相似文献   

20.
化合物在固体状态时不能导电 ,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 ,其原因是在水分子作用下 ,化合物被离解成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这就是电离 .电离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及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 ,它能反映出被电离的物质以及电离后离子种类、数量关系与带电情况 .一、规律1 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都不能电离 .2 化合物内含有原子团时 ,原子团在电离时不会被拆开 .3 离子所带电荷与相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在数值上相等 ,且正价时为正电荷 ,负价时为负电荷 .4 离子所带电荷表示方法是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