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受到Georgala、PaulWhitman(2008)研究的启发,结合施用结构,分析汉语"V+给+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双宾结构的句法特点,其中特别关注"V-给"序列的生成机制。"给"作为汉语中施用结构的中心语,其基础生成位置应该高于VP。当动词通过中心语移位并且左向并入施用中心语"给"后,才能准确地生成"V-给"序列。反之,如果施用中心语"给"基础生成于VP之内,那么无论动词如何移位提升都无法生成"V-给"序列。在表层结构中跟在"给"后面的间接宾语原来处于SPEC-VP位置上,当施用中心语"给"进入句法推导后,间接宾语被吸引到SPEC-APPLP位置上,其自身的施用论元地位得以确认。在该位置上,间接宾语的无解特征全部被赋值,这导致了间接宾语不能再作进一步的移动。  相似文献   

2.
邓敏慧 《文教资料》2009,(33):30-31
本文拟从生成语法角度,对过往被动句保留宾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赞同汉语被动句中的保留宾语是领属短语分裂移位留下的观点.移位的动因是DP被汉语功能中心语IO的强[D]特征吸引到[Spec,IP](温宾利、陈宗利,2001),移位后的保留宾语具有格,格标记“的”在领属短语分裂移位后删除。  相似文献   

3.
蔡莉 《语文知识》2012,(3):36-38
句式NP1+V2+NP2中部分中心语为体词性短语NP2可以分裂移位到句首,部分则不能。文章从V2的语义特征和NP2的內部语义关系考察分裂移位的相关因素。分析认为当V2所在的句型与NP1+V2+NP2相符,NP2是以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且语义类型均为受事和中性宾语时NP1+V2+NP2能进行分裂移位。此时,NP2內部结构还具有如下特征:NP2为限定性或描述性语义关系且中心语为实体名词,修饰语均对中心语有分类的区别性特征。最后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分裂前后句式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数词+名词”结构作宾语时可扮演受事、工具、施事等多种语义角色。与受事宾语相比,“数词+名词”充当典型的工具宾语时,不能添加名词作中心语构成“数量名”结构。充当工具宾语的“数词+名词”能跟动词、补语、状语等语法成分组合表达事件,其事件语义为:A运用某工具或器官发出某种动作产生作用于B的“力”,B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性质或状态变化。该结构是否表达事件,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事件的核心语义要素(变化)。  相似文献   

5.
成分残缺是每年高考语病题考查的热点,其中缺宾语(中心语)又是重点考查对象。缺宾语往往有诸多迷惑,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中心语为名词、代词及其短语充当;如“(我的)老师”“(清晰的)字迹”,“老师”“字迹”就是中心语,分别接受“我的”“清晰的”的修饰。中心语有主语中心语、宾...  相似文献   

6.
wh-感叹句与wh-问句在助动词移位、wh-短语作主语方面存在不对称现象。根据Rizzi提出的CP分裂假说,认为中心语所具有的不可诠释特征不同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来解释上述两种不对称现象,从而避免了用单一CP解释而带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Never shall I+VP的句法移位进行句法与语义的解释与分析。在此句中,前置否定成分never由原来的Adv位置移入Foc P的指称词位置,情态动词shall移入Foc P的中心语位置。本文假设,否定词never在本句中因为受到焦点化处理进入指称语位置,指称语无法与空语位相呼应,因此情态动词移入Foc P的中心语位置。移位的语义解释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义更加清晰,同时经过核查,语义无解特征同时也会引起移位。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古今汉语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从语法角度看,古今汉语有很大的一致性,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中心语、宾语、定语,动诃经常作述语中心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述语中心语和状语。如下例: 赵太后 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主语 谓语 述语 宾语 状语 中心语 名词“赵太后”作句子的主语,形容词“新”作句子的状语,动词“用”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事”作句子的宾语。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名词“左师”作句子的定语,名词“触詟”作句子的主语中心语,能愿动词“愿”作句子的状语,动词“见”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太后”作句子的宾语。 但是,古今汉语语法更有其不同之处,这也正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人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现代汉语里诸如:“他比阿Q更阿Q。”句子里的后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生成语法下的"中心语移位范式"及最新成果"动态反对称理论"为理论框架,对"的"字短语做关系小句的三种词序进行了分析:前置关系小句;外置(Complement-Specifier-Head/CSH)和内置(SCH);后置关系小句(SHC)。"动态反对称理论"解释了SCH和SHC的共存现象,却无法解释CSH。"中心语移位范式"解释了词序HSC。根据该范式,本文提出"补语移位范式",认为CSH是补语上移至功能位置,置于指示语之前的结果。根据X-bar理论,句子属于曲折短语。因此,此理论亦可解释词序OSV的生成原理,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惠鲜 《现代语文》2013,(5):142-144
汉、越两种语言在句子成分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句子成分的名称、基本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以及述语和补语、宾语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状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定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和宾语、补语同时出现时的语序上。把握两种语言在句子成分上的规律性,对于汉越双语学习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即“把+O+VR+L”句式中处所宾语的省略和移位。包括:(1)距离临摹动因,处所词和动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反映了动词对处所词的影响强弱;(2)VR的复杂化程度,经济原则和象似原则对处所词的省略有重要的影响;(3)L的语义性质,处所词结果性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和移位;(4)动词移动性功能,动词移动性功能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文章还讨论了一些其他因素对处所词省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汉沿“×之谓”式和“×之谓×”式,是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宾+之+动”,后者是“主+之+动-宾”。确定主语或宾语,庖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不同平面,不能认为凡施事就一定是主语,凡受事就一定是宾语。两式的“之”字,均为指示代词,起复指作用,作被复指词语的同位语;被复指的词语是宾语,“之”就是宾语;被复指的词语足主语,“之”就是主语;以前所说“之”是宾语前置标志的说法应当修正。  相似文献   

13.
湖南慈利县通津铺话属于西南官话湖南常澧片。通津铺镇方言里“两个”是常用的伴随介词,“两个”作介词的语法格式为:“两个+N+V”“N1+两个+N2+V”。表示共同、协同、相关、比较、对象等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取决于句子中的“V”。“N1+两个+N2+V”格式中“N”的位置影响句义,N1、N2的语义配置有两种类型:施事-与事,主事-系事。  相似文献   

14.
辽宁西部地区通行使用方言语尾助词"了"。此"了"在辽西话中主要用于"动+结果补语"、"动+结果补语+简单宾语"、"动+趋向补语"、"动+趋向补语+简单宾语"这4种句式的句末。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助动词"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V+向/往+NP”是由“向/往+NP+VP”中的动词“V”经过介词引发的核心动词移位而构成的;论证了该结构表达正式语体的原因在于:经过句法移位以后大大降低了介词结构所表达方向的具体性,造成了结构所表达内容的泛时空化;通过对该类结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的分析,印证了“语体不同则语法也因之而异”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对《金瓶梅词话》中动结式述语的特点、补语的特点、动结式中“动+宾+补”(VOC)式、动结式带宾语(“动+补+宾”(VCO))的特点、动结式的否定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并辅助计量进行相关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的"谁为"都属于"谁宾语+为"式,发展到唐代,绝大多数"谁为"都属于"谁主语+为"式。先秦时期,所有的"为谁"都属于"为系词+谁表语"式,发展到唐代,绝大多数"为谁"都属于"为+谁宾语"式。也就是说,从先秦到唐代,"谁宾语+为"式由盛转衰,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为+谁宾语"式从无到有,成为常式。这种现象表明,发展到唐代,"为"的疑问代词宾语"谁",后置化历程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8.
在谓宾对象介词短语中,介词所标记的是谓词宾语指涉的对象,标记对象的介词一般是“对”或“对于”。蕴涵这种介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谓核动词具有[+施加]的语义特征和[十黏连谓宾]之句法特征;它包括“形式动词”、“‘于’缀动词”、“允准动词”和“示显动词”四个次类。谓词性宾语则具有[-受事赋值]和[-致变]两个语义特征,它可分为“心理感知与评述动词”、“动作动词”和“形容词”三类。介词所标记的谓宾对象,须具有[+受涉]、[-倚变]和[+拒载]三个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因受谓核动词的制约,既有施事题元角色,也有当事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19.
福州方言与普通话“有+V”格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和福州方言中的“有+V”格式是两种不同的语法现象,具有不同的语法性质。普通话中充任“有”的宾语的谓词均已指称化(古汉语遗存除外),而福州方言中“有”的谓词宾语不失其陈述性。也就是说,普通话“有+V”中的“有”是准谓宾动词,而福州方言中的“有”是真谓宾动词。  相似文献   

20.
在“介词+X+起见”格式中,“起见”是产生见解、看法的意思.介词或引介起点、立足点,或引介凭借、原因,说话人要得出一个见解、看法,必须有个起点或立足点,有所凭据或原因,这个起点或立足点、凭据或原因就是X.在“为+X+起见”中,X具有双重性质,既是“起见”的起点,又是目的介词“为”的对象,这使得“为+X+起见”有别于“为了+X”小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