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痛。千百年来,为了逾越死亡这道鸿沟,人类可谓绞尽脑汁,穷其智慧。然而,不要说长生不老,就是活过百岁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时至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0岁。那么,生命这条界限该如何打破,死亡这道鸿沟该如何跨越呢? 基因控制长寿意大利和芬兰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经合作研究发现,一种基因与长寿有关。这种基因已为科学家所知,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该基因的作用只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在世界政府峰会(WGS)上再次语出惊人:未来人类需要与机器合体成赛博格,即所谓的半机械人,才能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科幻作品中从来都不缺乏神通广大的半机械人,然而人类真的终将走向这条道路吗?突破身体"牢笼""我想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见证生物智能和数字智能更紧密的结合。"马斯克认为,结合的关键在于网络带宽,也就是人类大脑与数字化大脑的连接速度。他相信未来更高带宽的脑机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末日武器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56-58
在漫长的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两次灾难,非广岛、长崎核爆莫属。20世纪下半叶,美苏以数不胜数的核武相互瞄准,进行了一场没有人敢先开火的战争。现在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核武器的威胁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因为核武器技术革命、核扩散、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反导武器发展等原因,以更诡异莫测的方式威胁着人类。  相似文献   

4.
传说中亚当和夏娃孕育了人类。但实际上现代人类并不是由我们的共同男性祖先和女性祖先一起孕育的,"亚当"与"夏娃"可能大致生活年代相同,但并未生活在一起。人类男女祖先"年龄"的秘密隐藏在Y染色体与线粒体中。Y染色体只从父传子,而线粒体只从母传女。通过这两种遗传物质向前追溯,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42-44
作为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流行了数千年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正处于灭亡的最后阶段。根据原定计划,人类本应在2000年彻底消灭它——这一目标在三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2003年峰会上,加拿大、英国等国许诺为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投入更多的资金。然而,即便如此,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还面临着数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再加上战乱、贫困和宗教等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计划于2005年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正>永恒、死亡、时间是博尔赫斯无论小说还是诗歌散文中讨论最多的主题,在永恒与死亡这对看似矛盾的形而上主体间,时间是将其紧密联系到一起的纽带。与以往虚构小说不同的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时间本身,而非符号化的人。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过:"他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知道如何超越他的时代和文化。"这种方式不仅在于他的写作技巧、而且在于将着眼点放在了世界的本质上,这使他的作品有独立于世,不随时间冲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欲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 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地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许多科学家相信,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或一场失去控制的核战争,也可能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假如人类文明在这种"末日式"灾难中被摧毁殆尽,即使地球上仍有少数幸存的人类,那么他们也将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因为人类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保存的所有文明知识都可能会在大灾难中"失传".  相似文献   

8.
蔺津玲 《今日科苑》2011,(13):32-37
<正> 人类骨骼,支撑着一个人的站立、行走,去亲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然而,世界上却有一些人,因为一种罕见的病痛,无法享受这种人生的体验。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海一样深蓝色的眼睛,美丽色彩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不幸。有一位女孩在自己的画中写到:"妈妈说我今年可以上学了,但,我又骨折了……这是我第42次骨折,妈妈哭得好伤心……"  相似文献   

9.
<正>被困水下冰山里知道我们已困在水下的冰牢里,尼德·兰气得把桌子砸得"咚咚"响。船长进来对大家说:"先生们,目前,我们有两种死的方式,一是被压死,二是被闷死。但不会饿死,因为食物还很多。现在我们考虑一下两种死法的可能性。""船长,闷死是不会的,因为船上还有充足的压缩空气。"我说。"对,但只够2天。现在船内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也报复     
人类有报复行为,动物有报复行为,这都不足为奇,然而,植物也会"寻机报复",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又确实存在。一种叫"库杜"的非洲羚羊,放牧在南非的几处观赏牧场里,可是没过多久,它们便接二连三地相继死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寻找原因,有关科学家来到牧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08,(8):74-75
啤酒主义者。一个非常暧昧又充满想象意味的称谓。一般情况下,它跟某种对于啤酒的狂热态度有关。但更多的时候,它指向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价值观念:泡酒吧、混迹于社交圈、独处或者在狂欢集会上宣泄……啤酒将温和与暴力、宽容与放纵、明朗与颓废、休闲与紧张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而一个啤酒主义者的最大乐趣,就是在这种被民间称之为"马尿"的饮品中体验一种游走于这两者之间的自由之乐与洒脱之趣。这与体育赛事,尤其是足球赛似乎是天作之合。今年是中国的奥运年,这让中国人似乎找到了一个大饮特饮"马尿"的合理理由。  相似文献   

12.
在好莱坞科幻影片中,那些探索外太空的宇航员们面临的最可怕死法,或是被外星细菌感染,或是死于可怕的外星“异形”之口。然而,好莱坞电影中的“太空死法”往往太过于戏剧性,缺少真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返老还童,没有谁不心驰神往,这也是人类一代又一代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在某些动物身上,每天都在演绎着这个童话般的生命奇迹。这是演化史上一例令人困惑的"简化"现象:一种名叫道恩灯塔的水母,它们竟然颠倒了生命的周期,退化成一种单细胞生物!这意味着,演化并没有明确方向。科学家发现,正常情况下,道恩灯塔水母按出生、繁殖、死亡的顺序度过一生。但当它们在食物匮乏、生活拮据时,便会勒紧腰带、缩食瘦身,直至回到幼年固着的状态,再次成为吸附在海底其他生物上的水螅。此后,这些水螅会再次分化成无数的小水母,周而复始、生生不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05年开始,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把年轻小鼠的血液注入到老年小鼠体内,可以让老年小鼠返老还童。这给人一种提示,人类抗御衰老和延长寿命可以通过输入年轻人的血液来实现。尽管这种抗御衰老的方式存在伦理问题,但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新的研究突破。但是,最近又有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抗御  相似文献   

15.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16.
玻尔注意到物理学与其他知识乃至所有人类知识的不同方面存在着分裂对立现象,他主张通过对认识"概念构架"的扩展来消除这种不良现象,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互补观".然而,这并不能尽然消除"两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很多年。当我们辛勤开拓,发展农业、建造城市、发明复杂语言,甚至向其他星球发射信号的时候,环顾四周,我们很难相信这一切会有尽头。但科学家却说,在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物种中,99%已经灭亡,轮到我们只是个时间问题。曾有科学家计算指出,人类有95%的可能会在未来的9120年内消亡,也就是说,到公元11128年,地球上仍有人生存的可能性是5%。也有科学家认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10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500亿。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只需要3 500年,地球上的人类就能把地球上所有东西吃光。如果土地退化保持目前的速度,或者其他一些预测成为事实,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一则消息说的是,在广州一栋民宅里,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在妻子、警察劝阻不成的情况下,从天台跳楼自杀,抢救无效当场死亡。后来经街坊透露,该男子是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博士,在附近一所大学当教师,只不过几个月前患上了抑郁症,情绪一直不稳定。然而,很少有人会将这种心理疾病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可能在多数人眼中,抑郁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09,(11):20-21
金庸笔下的张无忌,先后有四个姑娘爱上了他,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个。等到最后一下子攒了四个的时候,他才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答应过殷离要让她一辈子安乐,也和小昭互生情愫,又曾和周芷若拜堂成亲,但在拜堂时又和赵敏一起跑掉。这样优柔寡断的男性从来不缺,而现在,"张无忌们"有了新的称号——"食草男"。  相似文献   

20.
肖哲 《百科知识》2007,(2S):11-12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飞翔。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种梦想就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现在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飞机和太空船,这些运载工具可以把人类送上天空。然而,飞机和太空船的设计从来都是各成体系的,因为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而太空船在太空中飞行。前者属于航空,后者属于航天。尽管差别很大,但这两大技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无论什么航天器进出太空,都必须穿越大气层,不得不与空气打交道,后者显然属于航空技术的范畴。这种紧密联系导致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有没有一种飞行器,它既能在大气层内飞行,又能在大气层外航行,它既能水平起飞,又能水平降落呢?这种新型飞行器就是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