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央视春晚与往年春晚一样,播出后便引起诸多争议,植入式广告成为央视春晚重大的争议点,观众对节目中横行的植入广告产生了异议,众多网友戏称,央视以前是"在春晚中插播广告",而虎年春晚是"在广告中插播春晚",抱怨植入广告的数量过多,对央视来说是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春晚播出之后,大量批评之声指向了春晚节目中过多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小品《捐助》中的搜狐、搜狗、国窖1573、海南三亚旅游,刘谦魔术中喝了一口汇源果汁,小品《家有毕  相似文献   

3.
赵靓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134-136
央视虎年春晚因植入式广告而饱受诟病。广告植入方式生硬,植入广告数量过多,以及忽略受众心理是引发受众反感的主要原因。讲究广告植入艺术,把握好植入广告的度,以及注意广告植入的时机和场合,是虎年春晚留给媒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媛 《新闻前哨》2010,(8):87-89
植入式广告诞生于网络,却集中投弹到了今年春晚。从刘谦忍不住还是喊出“汇源”二字,到赵本山小品里一箭三雕的广告组合,再到被郭迭反复念叨的几颗被疑似“土豆网”的杰作小土豆,植入式广告可谓时下热点。有人说这类软广告保持了春晚的连续性,不用再忍受以往的广告插播,有润物无声之效。确是“润物无声”吗?在电视采访和网上投票的结果中,许多人对今年春晚的广告搭售怨言颇多。本文对我国植入式广告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虽然虎年央视春晚已经尘埃落定,但似乎热度不减,网上关于春晚的讨论也始终没有降温,刘谦的魔术、赵本山的小品、到底是春晚插播广告还是广告插播春晚成为今年春晚的焦点话题。说实话,这届虎年春晚质量远不如春晚初入江湖之时,甚至也比不上去年的牛年春晚,其程序衔接不够、节目亮点不多成为广为陈诉的弊端。这也一再印证了春晚今非昔比的评价,成为老百姓一年一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大餐。尤其是赤裸的广告植入,使其令人反感的程度更是过于往年。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春晚并不陌生,春晚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媒体趋势的到来,央视晚会中也开始加入了大量宣传企业产品的广告,这种新的广告方式被称为植入式广告,本文共使用了访谈、调查问卷及分析三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春晚植入广告的形式,并对它们的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关探析,其中也涉及到了影响因素及关注度等问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植入广告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带来更多企业对植入广告的成果研究,除此之外,本文所提及的植入式广告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模式,对诸多学者也同样具有相关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晶晶 《新闻传播》2009,(10):108-108
2009年的央视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不仅让自己的徒弟小沈阳成为目前中国广受瞩目的男星,不仅再次带动了东北二人转的文化产业.也让搜狐成了最为引人注目的互联网公司,赵本山和毕福剑一唱一和.在二十分钟左右的小品中先后三次提到“搜狐网”.给观众留下笑声之后也得到了媒体的高频曝光和持续关注。不仅让电视机前中国乃至海内外亿万中国人记住了这个能找到“丫蛋”的搜狐网,也让搜狐成了春晚植入式广告营销的超级大赢家。本文旨在通过大众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深度考量与剖析。  相似文献   

10.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营销方式,在春晚中的应用引来质疑。植入式广告有着自身优势,但若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本文从虎年春晚中的植入式广告谈起,试对国内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1.
吴辉 《新闻爱好者》2011,(5):105-106
早在1929年,卡通片《大力水手》中就植入了罐头菠菜广告。至今,植入式广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近20年来,植入式广告的增长引人注目。如今,数百万美元的整合营销计划也常常以植入式广告为基础。①然而,植入式广告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中央电视台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就因不成功地植入了太多广告而饱受非议。据报道,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人大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植入式广告作为广告营销界的一个关键词"热闹"了整个2010年.在这一年里,关于植入式广告的话题不断,"虎年春晚"、<杜拉拉升职记>、<金婚风雨情>等热点"扯着"植入式广告话题从行业走向大众,成为公众网上网下、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  相似文献   

13.
王传涛 《声屏世界》2011,(12):69-69
春晚,这些年,穷得只剩下钱了。先看一组数据,央视春晚广告收入2002年为2亿元,2006年接近4亿元,2009年已接近5亿,2010年虎年春晚超过6.5亿元,2011年兔年春晚做到了“无植入广告”,但据了解也有7亿收入。除此之外,最喜爱的节目冠名和零点报时的报价在2010年曾经分别达到过11099万和5201万元的天价。可以看到,春晚已经不是当年的春晚了.春晚的节目质量是否下降可以先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14.
艺术创作团队还在为植入式广告鸣冤叫屈,其实植入式广告是违法的。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小品《捐助》将植入式广告(或称嵌入式广告)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家庭贫困需要社会资助的母亲,居然用捐赠的善款购买中国最高档的白酒,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小品,居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上,说明创作者是多么地丧心病狂。  相似文献   

15.
在央视春晚上,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不但捧红了小沈阳,连带着南京那78元一碗的苏格兰打卤面也彻底红了一把,更为热闹的是,苏格兰打卤面的制作方法开始广为流传,山寨版苏格兰打卤面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16.
洪易 《黑龙江档案》2009,(2):113-113
春节过后。差不多每天晚上下班到家后,都能在黑龙江电视台的“公共频道”、吉林电视台的“欢乐送”、辽宁电视台的-陕乐集结号”栏目中找到春晚小品《不差钱》,只要找到了我就再看一遍,越看越觉得这部大受欢迎的小品是有其深刻内涵的,不应该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7.
文强  翰海 《兰台内外》2009,(3):26-27
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然而,这已经是赵本山第四次向央视力推小沈阳了。此前三次,都因种种原因功亏一篑。在连续打击下,小沈阳的心里一度非常受伤。赵本山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爱徒推上了春晚舞台……  相似文献   

18.
李常叶 《声屏世界》2011,(12):56-57
随着传统广告越来越被人们排斥,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了广告商、电影制片方还有观众的共同青睐,实现了共赢。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11年上映的《单身男女》《武林外传》《我知女人心》《非诚勿扰2》《关云长》5部影片作为研究样本。以此对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存在形式、适合广告植入的影视作品类型.适合植入影视作品的产品类型等一系列实证研究,探究当今中国植入式广告的模式以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临近年关,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再次成为舆论热点。早前的11月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兔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在央视广告招标发布会上郑重承诺:2011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绝对不会有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20.
禾刀 《声屏世界》2009,(2):68-68
与最近几届春晚总会招致这样或那样批评不同的是,在2009年春晚上,由赵本山担纲的小品《不差钱》大获成功,受到舆论的普遍赞誉。更惹人眼球的是,借助这个小品,小沈阳成功实现了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