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发展—直沿续着技术之路,从最初的有线广播到后来的无线广播,从数字广播到播客广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卫星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兴广播类型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对手机广播这一广播新型移动媒体的技术特征、传播优势等方面的分析,找寻电台手机广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郭倩 《今传媒》2013,(4):104-105
近几年,手机网民的数量急剧增长,手机媒体也迅速发展,前景广阔的终端,突出的自身优势和庞大的受众基础,手机广播可从移动媒体与音频媒介的自身定位出发,以多种形式重新整合传统广播的内容,将会增加广播节目的外延,扩展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为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手机广播的发展态势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手机广播正在成为超级新媒体。与此同时,手机电台的成立为手机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本文对手机广播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就手机广播的未来趋势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4.
手机广播巧妙地将传统的广播媒体与新型手机媒体的多功能结合起来,表现出其独特的媒体特性。随着各媒体竞争的激烈化,广播电台推广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仍需不断探索电台手机广播的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手机广播的媒体特性及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对电台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安琪 《新闻传播》2014,(2):68-69
当前,各种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新旧媒体间不断碰撞融合,传统意义的广播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则为传统广播的突围提供了条件,手机广播的出现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其顺应了"大众媒介个性化传播"的潮流。随着三网融合以及手机广播自身体系的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手机广播不仅必将成为传统广播的替代者,而且还将影响到其他媒介的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和手机的日渐普及,使传统媒体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分散,但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广播仍是听众的第一选择。强化内容建设永远是广播发展的第一要务。传统广播,加强专业内容建设,满足主流听众需求;网络广播,用户特点决定内容设置;手机广播,内容生产是产业链轴心。  相似文献   

7.
手机广播是指利用具有收音软件、FM接收模块和浏览服务网页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截至2010年9月15日,我国内地四级广播机构共有404套广播节目在手机网上实时播出. 目前国内将手机广播的主要形式分为三种: 一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用户下载播放器软件,在手机上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收听广播,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已利用这种方式推出了手机广播业务;  相似文献   

8.
技术是广播事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技术层面上讲.广播是最具与新技术融合、最适合移动接收、最具伴随性的媒体。二十一世纪的广播技术创新,完全不同于以往具体、局部的设备改造更新.而是对包括技术手段、设备应用、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系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挪威文化部宣布,计划2017年全面推进数字音频广播,该国也将成为世界首个自愿终止FM无线广播服务的国家。数字化是广播发展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变革,还包括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的合作,数字广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柳芳 《新闻前哨》2007,(2):88-90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网络广播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广播,这是一种流媒体技术,通过在因特网站点建立广播服务器,运行节日播送软件,将节目内容广播出去,访问运用计算机接收软件,访问节目运行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目前,网络广播收听的两种主要形式是直播和点播。本从狭义的网络广播说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姝 《河北广播》2005,(6):33-34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广播、手机小区广播以及DAB数字广播的蓬勃兴起。促使广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打造强势平台。抢占第四媒体资源、创建自己的网站、依靠网络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许多广播电台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新闻传播在各种新媒体如手机APP、新式通讯软件的挤压中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哪些优势和机遇,应该采用何种策略保持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是新时代广播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及对广播新闻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对广播新闻编辑定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试论手机广播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当代传播》2012,(4):85-86
手机广播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超越了传统广播和网络广播。本文通过挖掘手机广播所体现出的开创性媒体功能及优势,探析手机广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比如便携性优势带来的随身性、移动性空间;个性化、人性化优势带来的定制化服务空间;融媒体特性带来的跨媒体发展空间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传统广播作为广播媒体的分流,逐渐被新媒体技术所取代,在日常闲暇生活或者繁忙的工作中被普遍使用,这是由新媒体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及手机网络进行传播,传统广播也逐步与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传播节目、新媒体二者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将二者相互融合的关系、优势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新媒体与传统传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播广告 “移动”中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路牌、手机短信等诸多广告形式的先后出现。对作为传统媒体广告的广播广告形成了新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广告,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一席之地?正在我们为广播广告业如何走出困境而担忧的时候,进入21世纪的广播媒体,随着汽车和手机业的发展又重新走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广播广告重获新生,究其根源,是以汽车和手机一族为代表的移动人群加入到广播媒体的受众队伍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付费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家喻户晓,而付费广播却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传统广播一直是在用大量的广告来支撑媒体的发展与运营,如何能够与新媒体联合,走出一条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共融的道路,开启付费广播时代的来临?本篇文章中,对黑龙江乡村广播在手机媒体运营中做了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如同潮流一般涌向我们的生活的今天,手机、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正将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正在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惊喜,为传统媒体——广播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空间,让广播插上了翅膀.新媒体的优势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人群多,更广泛、更深入、更自由;劣势是受终端控制、安全掌控难度大、公信度稍差等.广播的优势是权威性强、公信力高;劣势是载体受限、传播手段单一、成长性弱等.新媒体与广播的融合,可以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比如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可以使广播的传播方式转化为网络的传播方式(文字、图形、声音的立体式传播),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可以拓展广播的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媒介融合逐渐成为学术界各专家学者探索的重点内容,媒介融合将会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想要加快广播电视产业前进的步伐,广播电视的体系有必要在大传媒管理设置、广播电视属性定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1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的具体模式1.1移动媒体广播手机在21世纪是与人们寸步不离的工具之一,因此,将广播与手机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广播的伴随性优势和手机的便携性优势发挥出来。利用手机收听广播的形式包含两种:其一是利用手机内置的FM广播协调器,这是用手机收听广播的普遍方式;其二是在WIFI、3G、GPRS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使用手机上网的形式进行网络广播节目的收听。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传统的媒体的主流,对我们的生活曾经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更新,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电视,网络,手机应用平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对传统的传播手段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也为广播事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将就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继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之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给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广播媒体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新兴媒体在对广播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广播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提供了众多机会。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既给广播媒体带来竞争的压力,也给广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