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吹梦的人     
传说,每一个梦都是有人精心编织的,它们被谱成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曲子,装进特制的喇叭里,吹梦人在每天夜晚把它们吹进人们的耳朵里……叮叮咚就是这样的一个吹梦  相似文献   

2.
是长大的原因吗?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们的梦就一下子多了起来。有的梦美好,有的梦荒诞;有的梦幸福,有的梦可怕;有的梦回味深长,有的梦转身就忘……其中有一种梦,有人说它美丽,有人说它荒唐,有人对它嗤之以鼻,有人为了它苦苦追寻……它的名字叫做——明星梦。“追梦”现场目击记一个普通的周末。杭州工人文化宫露天广场——2006年“我型我秀”杭州赛区的报名和海选现场。镜头一:走进现场这是狂欢节,还是什么世界群星演唱会的现场?少男少女们稀奇古怪的服饰装扮和又浓又重的脂粉香气立马让人头昏眼花了。看上去也不过是上初中年纪的男生,却一副…  相似文献   

3.
师:我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有的优点大家一看就能发现.……看不到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我音色好,歌唱得很好,今天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歌.唱歌还得有音乐伴奏.(播放曲子<遥远的思念>)  相似文献   

4.
第一堂课     
一九八二年夏,我师范毕业,分配在一乡村小学教书.代一年级数学。班主任由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担任,她代语文,姓兰,是执教多年的老民师。全班学生50多人,年龄参差不齐,最小7岁,最大11岁。他们有的赤着脚,有的拖着鼻涕。他们没有上过幼儿园,没经过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就像一本书,有的精彩,有的平凡;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他们各自用行动撰写着人生。走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街头,翻看二位市井人物的画卷,品味一下他们酸甜苦辣的生活吧!——题记  相似文献   

6.
风铃如歌     
风,悠悠吹过。风铃,飘飘如歌,荡起层层悠韵。秋日,艳阳下。小窗旁的风铃在一个安静的下午轻轻奏起一支优美的曲子,让这天下午多了一丝透着光彩的音韵。微风吹动风铃,风铃陶醉微风,两位快乐的使者共同谱写着一曲秋之歌。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欣赏的东西,也许是人,也许是物。有的人欣赏一本书,但与其欣赏书,还不如去欣赏它的作者;有的人欣赏诗,但与其欣赏诗,还不如去欣赏诗人;有的人欣赏曲子,但与其欣赏曲子,还不如去欣赏作曲家;但同时与其欣赏创造者,不如去欣赏自己,因为自己给了他们欣赏。而我最欣赏的是伯乐,一个懂得认识千里马的伯乐。  相似文献   

8.
整体把握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往今来,多少人在科举这条路上奋力挣扎,有的屡考不中,命运悲惨;有的侥幸考中,却又喜极而疯.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科举制度的参与者——范进,他年过半百考中举人,本该是一件天大的幸事,然而却喜极而悲,上演了一场活生生的闹剧.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上演了一场怎样的闹剧?让我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9.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导读】“爱、自由、美”贯穿了徐志摩的生命。他梦想这三个理想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的人生里。但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他的梦想不仅难以实现,还常常遭到人世烦…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象山的丹城,有一群来自不同山村的年轻人,他们既不是同学,也不是同事,他们只是这个县城里的外来者,有的给自己打工,有的从一家企业打工到另一家企业,但他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艺术之梦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打工者自己的沙龙——步行者沙龙。  相似文献   

11.
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一个神神叨叨的室友忽然迷上了心理学,她的拿手好戏是给我们催眠和解梦,并且往往准确得让我们叹为观止.后来,我知道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巴纳姆效应.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认为这精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拟出一段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准确至极.  相似文献   

12.
某报登出一则消息:山东某市一位副市长在庆祝环卫工人节上宣布,让该市每一位环卫工人节日里免费洗一次桑拿。报道是赞扬该市尊重环卫工人,但我却并不因该市此举感到振奋。让环卫工人洗一回桑拿,哪有让他们平时在一天的劳累之后能洗上一个热水澡,更能让他们感到温暖与解乏!环卫工人们是实实在在劳动的人,对他们的关心也应实实在在。无庸讳言的是,尽管环卫工人干着最脏累的活儿,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并不高。歧视、瞧不起他的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甚至肆意侮辱、殴打他们。刘少奇与时传祥的合影让每一位看过它的人忘不了。一个是国家主…  相似文献   

13.
有音乐梦想的人不少,却大都坚持不了,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我喜欢有梦的人。却更欣赏坚持的人。“我型我SHOW”让我们认识了俞思远,知道了一个认真的乐队——B.i.Z。B.i.Z的三人说,只要喜欢的就会追求和坚持到底,在音乐的路上,他们无怨无悔如今,第一张专辑的诞生。令他们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究竟会不会成为那些少数,现在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4.
春日的暖阳     
又是一个暖春,芳草碧连天,桃花笑春风。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洒进我的心里。父母离异后,我变得沉默寡言,还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我的冷淡让同学们渐渐地远离了我。于是我越发孤独,一个人静静地吹笛子,听忧伤的曲子。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2007,(4):54-56
2006年的4月8日,也就是清明节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六,这位16岁的少年带着4岁的弟弟来到母亲和妹妹的坟前。他坐在坟前吹响了竹笛——《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妈妈生前最爱听的曲子,也是这位少年一直最爱吹的曲目。而此时这悠悠扬扬的笛声却让所有人为之掉泪。  相似文献   

16.
思源 《河南教育》2013,(11):8-13
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召下,我们需要激活高校青年老师的智慧和活力,让他们从容地奉献青春,真正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最不应该纠结的群体,在现实中,很多人却纠结了。毫无疑问,他们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多年求学奋斗,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大学里为人师,从此拥有一个光鲜而令人尊敬的名字——大学教师。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在宽松自南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7.
“玉米人农庄”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电视栏目。我校建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因地处农村,所以也叫“玉米人农庄”。农庄建设过程中,我们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每一位小主人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实践课中分担责任,体验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稚笔涂鸦——人人为农庄画一个“梦”通州市石港小学为了给学生一个“撒野”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许多中国孩子的语文课本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贝多芬月夜散步,听见一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鞋匠的妹妹——在弹自己的曲子。他进门,看见月光与大海,便即兴为鞋匠兄妹弹了一首曲子,二位陶醉后,他自己跑回去,花一夜时间记录了曲子,名曰《月光曲》。在另一个现实世界里,贝多芬从没有写过《月光曲》这玩意儿。31岁那年,他写了《升  相似文献   

19.
设计课前导语,为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当然,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前导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看下面一例。一位教师教学《月光曲》的课前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月光曲’是一首世界名曲。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感情强烈。世界各地每一时刻都有人在演奏这首曲子。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20.
一、欣赏:让写作欢欣起来 师: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多,有的人能将简单的汉字组成不简单的句子,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这一次,谁像个高明的魔术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