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团聚在一起了。我提议:全家一起来做猜成语游戏。大家都同意了。我高兴地准备好了游戏的用具。我拿出一块小黑板,宣布游戏规则:“猜成语,先把四人分成两组,爸爸、妈妈一组,爷爷、奶奶一组。然后一组里的一个人背对黑板,另一个人面对黑板。我在黑板上写一个成语,面对黑板的人做动作来表现成语的内容,让背对黑板的人猜出成语的名字。”游戏开始了,爸爸、妈妈这一组先猜。爸爸转身背对黑板,我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只见妈妈左手捂住耳朵,伸出右手拿下挂在大吊周29灯下的风铃。爸爸脱口而出:“掩耳盗铃”!“…  相似文献   

2.
一、游戏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听老师的口令,你们做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让你举左手,你们就举右手。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教师发出简单口令,如举右手、抬头、闭眼睛、站起来、左手摸左脸、右手摸左脸等,学生做与1:2令相反的动作。)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而将音乐知识、歌曲演唱、舞蹈创编融入音乐游戏中。如我在教授一年级《理发师》一课时,开始采用了游戏导入,我拿着一个色彩绚丽、贴满卡通人物的盒子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起来,我接着邀请一位同学上来抽出盒子中的纸条。按纸条上的要求表演劳动动作,让下面同学猜动作的意思。班里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跟着节奏愉快的做着各种劳动动作,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个名为"责任者"的活动游戏,其游戏内容是两人一组并相距一米的间距,一个人背对向另一个人的正面平躺倒下去。整个游戏要求在黑暗中进行,保护人站在原地不动,要确保能扶住倒下同伴的双肩,并说:"放心吧,我是责任者"。游戏的寓意就是要让每个人意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让每个人体会做一名责任者的光荣与使命。2014年1月,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国平教授应邀来校做《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职教工作者》的专题讲  相似文献   

5.
传表情     
正适合人数:11人。游戏规则:1.选出1个小朋友当主持人,其他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5人。2.第一组小朋友排成纵(zònɡ)列,背对主持人。另一组小朋友则坐在一旁当观众。3.主持人在纸上写一个有关表情的成语,如"吹胡子瞪(dènɡ)眼"。游戏开始,主持人让背对自己的第一个小朋友转过身,看成语,然后让第二个小朋友转身,由第一个小朋友对他做出"吹胡子瞪眼"  相似文献   

6.
苹果的味道     
<正>苏格拉底的学生向他请教如何才能保持自我。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拇指和中指捏起一个苹果,慢慢从每个学生的座位旁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堂上,晃了晃手中的苹果,问:"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道:"我闻到了,这个苹果很香。""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苏格拉底又问。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从每个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执教人教版"一分钟"一课时,我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全班35名学生全体起立站好,两臂伸直平举,我开始计时,和学生一起数数,一秒、两秒、三秒……一直数到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有的同学早就坚持不住了,坚持住的长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简介 在一节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课上,为了活跃气氛,我带学生们玩起了一个趣味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由我任意喊一个学生的名字,他左右两边的同学要迅速站起来,站得慢的同学到讲台旁边来,手扶讲台做两个俯卧撑,男生做完后面向全班大喊:"我很强壮!"若是女生,则大喊:"我很美丽!"听完规则,全班都兴奋起来,性格外向的学生手舞足蹈,巴不得马上到讲台前表演一番;文静的学生则悄悄地抿嘴笑.  相似文献   

9.
张飞穿针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叫做"张飞穿针"的游戏.何老师说,这个游戏源于一个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这次他要让我们做一回"张飞",体验一下大眼瞪小眼的滋味.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每一组中一个同学拿针,一个同学拿线,两个人分别站在桌子的两旁,以最快速度穿好针线的那组为胜.  相似文献   

10.
拷贝游戏     
你们知道拷贝这个游戏怎么玩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让一个老师或同学来做动作,另一个同学就把那个人的动作给记下来,再让第三个同学来听所记的动作,并且表演。今天早上,我来到了作文补习班,老师让我们玩拷贝游戏。一听可以玩游戏,全班都沸腾起来了。开始玩游戏了,我和林可新当表演者,张文俊当记录者。我和林可新被请出教室,我隐隐约约地看见张文俊正认认真真地记着笔记。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心里还是十分担心,因为如果他粗心,将会导致我和林可新表演错误。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张文俊写错了好几个字。本应该是用右拳碰…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这样做学生喜爱的幽默教师冯纲老师的体育课多变而灵动。"多变"表现在他善于观察和研究学生的细小变化及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而"灵动"则表现在他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技术动作融入游戏,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自主学习,并获得施展才华的空间。一次,冯老师给五年级上课时,有几个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动作不用力,手臂也不伸直,他看到后幽默地说:"当年日本侵略者就是这样离开的中国。"边说边把手举成了投降姿势,引起了一片笑声。他又说:"咱们看看谁的动作最标准、最认真,才  相似文献   

12.
无声的路标     
平日,我走进教室就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但今天,课堂仿佛有些躁动。我的目光投向骚动的地方,刘浩正在对一个平日与他"臭味相投"的同学"动粗",他的拳头举得老高,有点像电影上黑老大动作的野蛮。他察觉到教室气氛有点不对头,停止了动作,看到了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表情。我以为故事应该停止了,但还是又从他那儿传来不和谐的动静。他的拳头还是落在了哆嗦得很厉害,向我求救的同学郑顺脸上。我怒视,大部分学生察觉到了我的神色,包括他,于是课堂火药味趋于燃点。  相似文献   

13.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14.
最近学校安排班主任必须监督学生做操。在做操的时候总有不少学生“偷工减料”,动作极不到位。甚至有同学趁我转身或房神的工夫嘻嘻哈哈打闹。我反复强调课间操的重要性:调节大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班级争光。但仍有不少同学依然我行我素。不得已,我拿出其他老师埙用的“杀手锏”——做不好的站到队伍的前面“亮相”。于是,师生关系极为紧张。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游戏     
今天,杨老师带我们玩了反口令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语,我们做出跟词语意思相反的动作。采用淘汰制,做错动作的同学在旁边当观众。游戏开始!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等老师发号施令。我们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自己出现错误闹出笑话。杨老师突然说:"坐下。"我们都"唰"的一下站起来,杨老师微笑着点点头。"举左手。"杨老师又一次发出口令,我立刻举起右手。有几位同学乖乖举起了左手,大家哄堂大笑。那几位同学很不好意思,脸红到了脖子根,坐到了观众席上。游戏继续,杨老师快速说出"大西瓜",我们立刻用手拼成一个小西瓜,这次没人出错。我心想:哈哈!我成功  相似文献   

16.
授完单位互化内容后,我让学生做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1070毫米=()米()厘米.批阅时发现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错的.第二节课堂上,我在黑板上出示了大多数学生出现的统一的错误答案"1070毫米=1米70厘米",然后问:"同学们,看黑板上这道题老师做得对不对?"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上节课这道题做对了的同学很快举起手,做错的同学大部分也随着举起了手.我有意识地点了一名做错题的同学让他谈想法,想了解一下他们做错题的根源.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能作出十分正确的分析:"1米=1000毫米,1070毫米中有一个1000毫米是一米,剩下的是70毫米,不是70厘米,70毫米应化为7厘米."  相似文献   

17.
情趣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学生一旦对写作有了情趣,就会乐写、爱写,写出的习作才会富有生命活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情趣作文之路,让学生品尝到作文带来的乐趣。探索之一:创设情境。激发作文情趣1.游戏作文每一个孩子们都喜欢游戏,可是学生由于对过去玩过的游戏不会有太深的记忆。因此,有时想写也写不生动,写不细致,往往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对游戏活动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乃至整个过程的记忆非常模糊。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时先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导学生实时实地观察,体会,目的是让孩子们对生活有真实的体验。游戏有“拷贝不走样”“画鼻子”“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比如。请孩子们做“画鼻子”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可爱的胖头娃娃。只是不画它的鼻子,选出一个画鼻子的同学,让他站在讲台前的空地上,把他的眼睛用围巾蒙上,手里拿一支粉笔,大家一起喊:“小熊小熊你转一个圈,转两个圈,转三个圈。”转完圈,让他给胖头娃娃画鼻子。游戏之后,让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过程,注意这个同学东倒西歪摸索前行和画鼻子的动作,看看鼻子画上了没有,画得准确吗。还要注意周围同学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等。孩子们说得津津有味,气氛热烈。通过游戏,学生兴趣有了,说话的内容有了,不用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写作自然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8.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渗透责任感"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十来岁的男孩子,安然自得地坐在座位上,而他年老体弱的奶奶却站在一边,手里还拎着装东西的包,身子不免颤颤巍巍的。"老师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道:"你太没礼貌了,应该让老奶奶坐……"对同学的发言,我有意识地说道:"面对这样的事情,你应该怎样去做呀!"有的同学又纷纷举手说道:"我应该拿重的东西,并且让奶奶坐着……"面对同学的发言,我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9.
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了,可是,我们班的石磊、黄双泽、韩健聪还不会做广播操,老师十分着急,那几位不会做的同学更是心急如焚,老师说:“谁想帮助那几个同学?”我主动站起来说:“我教黄双泽。”放了学,我把黄双泽留在操场上教他做广播操,我先让黄双泽把广播操从头到尾做一遍,我仔细观察着他做每一节操的动作。做完了,我对黄双泽说:“你的第二节跑跳步和第六节全身运动,还有第七节跳跃活动做得不太准确。”接着,我把这两节操的要领讲了一遍,又给他做了示范,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一边做一边讲,做完了,再让他学着我做,结果,黄双泽把第六节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随教育局督导团到一所初级中学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其中一项活动是观摩"生态课堂".说实话,对于所听的两节"汇报课",尽管有不少亮点,但我还是感到有些说不出的不自在,总感觉两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假成分,课前安排的痕迹较为明显,学生在课堂上就好似被授课教师捉弄的"木偶".听课结束后,我到校园里随便转转,想看看校园文化建设.我一边走一边品味、思索着刚才的两节课.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操场的围栏旁,在靠围栏大约两米处,一群学生正在进行课外活动,我停下脚步,想看看学生们做的是什么游戏,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得如何?可我一停下脚步,几位靠我较近的同学突然也停下正在进行的游戏并立正着向我问好:"领导好!"其中一位同学说:"欢迎领导到我们学校指导工作!"另一位同学:"领导辛苦了!"做游戏的其余同学也不时地看着我,手中的动作是那样做作和生硬,好像就是做给我看似的.我猝不及防,赶紧回了声"同学们好"就匆匆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