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明皮 《考试周刊》2013,(32):64-65
<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阅读与思考、体验观察与探索,学习运算与运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这是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由模仿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由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地学习再到积极探索,由不会学到会学再到"我要学",这是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时间特点和英语学习内容的特点使碎片化学习成为中职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新型方式。从确立目标到建立体系再到知识输入,碎片化学习有其有效的操作方式。但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时教师仍需关注学习内容筛选、学习成果检查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内因作用的有力措施.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大致是:由模仿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积极探索.即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规律和方法方面予以指导,在理念和意志方面予以磨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陈海军 《考试周刊》2013,(10):21-22
<正>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以上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开展语文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物理中的小实验能够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带来的枯燥乏味缓解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压力。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加深记忆更帮助学习理解巩固和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实践自己学习到的内容,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作文是学生表达数学学习主张和数学发现的平台。它利于学生将学习思维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提供交流平台,给学生质疑、展示提供分享渠道。它保证了学习过程的愉悦,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结果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既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享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是从”乐学”到”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良性循环过程。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8.
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深度学习是高阶思维的认知重构过程,是深度参与的交往互动过程,也是积极投入的主体成长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演进经历了接受学习、参与学习和创造学习三个阶段。从认知内容、学习动机和社会互动三个维度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机制和发展价值是:从原理记忆到项目实践的认知内容高阶化,促进学生文化性发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学习动机内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从主客体互动到实践共同体的社会交往深化,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于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为:重视价值观引导和生涯规划、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创建学习实践共同体、打造智慧学习生态。  相似文献   

9.
探究式学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具体问题。本文通过对探究式学习及其相关方法的论述,旨在把探究式学习充分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良泉 《教师》2013,(15):76-76
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由模仿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由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地学习再到积极探索,由"不会学"到"会学"再到"我要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阅读与思考,学习运算与运用。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侯密朝 《学周刊C版》2014,(3):135-135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要经历从数字到字母,从算式到方程,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变到函数变化的思维转变。这时教师如果由浅入深,引导得当,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之,学生会感到数学是那样抽象、枯燥,甚至深不可测,最后失去学习的信心。直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容易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有了一些粗浅认识,现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注重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应充分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现代媒体参与到备课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和各类竞赛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拉近师生的距离,更重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的机制和过程。重视学生学习参与体现出高等教育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质量和效果真正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参与"研究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重视学生学习参与是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大学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支持环境,从而支持有效教育输出,实现个体教育增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享受到生命的自由和欢畅,享受到人性的张扬和人格的尊严。本文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合作学习、全体参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并且建立有效的评价手段,让学生走好了自己的英语学习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97):119-120
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习惯和意识的养成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今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师对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历史学科课堂预习,学习笔记的记录和巩固复习等等基本的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定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最终达到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客观实际,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帮助学生跨过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学习台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多年的口腔职业教育中体会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尤其口腔科更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实验教学更为重要。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验教学的优点和方法包括: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兴趣,把理论教学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去。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总结出实验教学的一些特点:学生实验,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既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力求在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下,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主动学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让其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同.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潜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