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党军 《采.写.编》2021,(12):74-7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用平台异军突起,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为顺应大势,传统媒体开启了与新媒体进行全面融合的时代进程.在这一背景下,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门面担当,其自身的角色定位也必须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当前对新闻传播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制作、主持等工作更多地需要主创人员的亲力亲为,所以,打造采编播一体化节目主持人并发挥其作用已经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文章首先对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作用发挥的背景加以明确;其次,对融媒体背景下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的需求展开深入分析;最后,给出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栗宇坤 《今传媒》2014,(6):133-134
随着电视节目在我国快速发展,有些节目主持人也随之参与到了节目的策划和构思当中。节目主持人或是参与采编制作全过程的节目的主要编辑和制作者,或是部分参与节目的编辑制作。我们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含义当中不难了解到其所涵盖的三方面知识:一是策划、构思整个节目;二是把节目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三是把整个节目传播给观众。而对于综艺节目主持人而言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是节目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节目主持人呢?<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电视台中以个人的身份在摄像机前主持某个固定节目的播讲者.其特征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具有创造性的临场发挥才能.节目主持人或是参与采编、制作全过程的节目的主要编辑和制作者,或是部分参与节目的编辑、制作.从主持人发展的趋势来看,将来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主持人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听众的口味在不断变化,也就意味着听众对广播节目的要求在逐日递增,当年全才(采编播合一)主持人,现在已不能满足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现在不仅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会采编播这三种基本技能,更需要他们同时还要具备策划、营销、后期制作、推广、维护等全方位的多种技能。此文从多角度来论证当今优秀的全能型电台主播应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申炜 《新闻窗》2012,(4):114-114
现代传媒的发展需要采编播一体化的播音员主持人,“一专多能”早已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它拉近了受众与主播的心理距离,使自己主持的节目和谐统一,流畅完美,具有灵魂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浅谈节目主持人的配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各地市的广播电台的节目中采编播合一形式的主持人节目比较多,但也有许多节目是主持人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主持人、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等相互配合、共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也要讲究相互间的配合艺术。配合艺术体现在各种行业之中,一首美妙的歌曲需  相似文献   

7.
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节目负责制是当下电台节目制播的主流模式,采编播俱佳,技能全面发展,成为电台主持人人才标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持人的努力方向。但在现实中,主持人采编播合一的工作方式尚未达到理想境界,利弊皆为明显,采编播合一机制在叫好声中,仍需修正完善。本文着重分析采编播合一的利弊,探讨扬长避短、在重点专业和特长中寻求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采编播一体化”曾经是广播电视界讨论和实践了很久的话题。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采编播一体化”的概念被提出,并诉诸实践。而在实践中,被人普遍认为是形式化的技术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突出明星式的记者,可以节省采编人员,因它居不少高知名度的栏目中被使用而显得较可信赖。确切地说,“采编播一体化”是广播电视制作运作的一种机制,而绝不是简单的采访、编辑、播出(主持)的三者相加。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采编播一体化”的全面认识而造成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人为地把“采编播一体化”拔高,让人…  相似文献   

9.
赵正夫 《新闻世界》2014,(7):108-109
记者与主持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记者的职责是去采编新闻,而主持人的职责是通过用播报的方式把记者采编的稿件播报出来。企业电视台由于受到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较少,采编播难以实现分离。这就要求其新闻节目主持人一专多能,具备记者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拉近了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适应了企业电视报道多样化的需要,他们往往成为一个企业电视栏目的品牌,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和青睐。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式在我国运用后,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主持人和节目,已经涌现,这为今后我国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更高的要求来说,要建立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电视主持人节目制作系统,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更大的努力和改进。造就素质全面的主持人节目“制作群体”节目“制作群体”指参与节目制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作为节目主编,参与采编播全过程,并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持人,显然是“制作群体”的关键和核心人物,理应是采编播全能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已有的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路晓燕 《新闻传播》2010,(5):115-115
县级台的新闻宣传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局限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专题、广告、文艺等各种广播电视节目应有尽有,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相对匮乏,这就要求每位新闻工作者,既要当“专家”,又得当“杂家”,人人成为一专多能、采编播摄制全能的多面手。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胜任新时期县级台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戴亚琼 《新闻窗》2014,(1):91-91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的必要性 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要求较高,重视主持人的综合素质,选择使用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保证一家电视台的正常运转,需要一大笔资金,而且电视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消耗、高投入、重装备和多兵种的行业。电视台一旦对职工疏于管理,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现象。因此,电视台一般都会“三思而后行”,对主持人的选用非常谨慎,对于资金的运用也会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广播电视采编播合一的趋势与广播电视教育采编播分离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主持人节目的好处已经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相当多的电台、电视台适合设主持人的节目中,主持人这一形式却不能大面积推广。对此,第一线的同志慨叹:“不能设主持人的原因是缺少采编播合一的人才!”“主持人节目成绩不大是因为主持人缺少综合能力。”电台和电视台对能胜任主持人节目的人才的需要可谓千呼万唤,求之切  相似文献   

14.
“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方向吗? 现在一提起节目主持人或主持人节目,就首先要想到“采编播合一”。采编播合一,这曾是许多主持人的追求,可是追求多年以后才发现,所谓“采、编、播合一”并非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理想境界。何有此说?根据有二: 其一,必要性不足。 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电视节目正是分工合作的产物,它涉及采访、拍摄、写稿、播音、制作、音响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技术性的,也有艺术性的。分工合作的好处就在于综合利用和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电台主持人如何确立自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闯 《中国广播》2010,(1):58-60
目前,绝大多数电台采用的都是采编播一体的方式运作,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便于打造个性主持人及品牌节目。但某些主持人对编辑的长期依赖,在节目中缺乏个性和观点。本文拟从主持特点、频率类型及受众分析的角度展开论述,希望帮助电台主持人明确定位,确立自我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采编播一体的广播形式下,如何运用广播语言,讲好人物故事,是很多广播节目主持人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例子阐述了广播人物专访的编辑主持技巧。  相似文献   

17.
采编播一体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主持人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大约经历了播音、模拟主持、主持三个阶段。在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人员,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处于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很多的广播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通过采编播来单独进行的,但是新闻播音节目却需要记者、编辑以及主持人共同来制作播出,因此新闻播音的制作依旧采取的有稿播音的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新闻播音中如何有效避免机械念稿,并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工作在一线的未成年人教育节目主持人,要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贴近同学们的心灵。作为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为了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编辑思想,要认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成为青少年心理研究领域的专家,才能在节目中树立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未成年人的知心朋友,进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成功地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20.
节目主持人采编播合一这个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主要理念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除了在镜头前主持节目之外,还应该是节目的采访者和编导者。这个理论曾经非常流行,甚至有过“不会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就不是合格的节目主持人”的提法。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