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新年伊始,新华社就以《新载体不断涌现,"全民围观"时代到来》为题发表中国网络文化生态观察,文章称:"2010,网络文化进入‘全民围观'时代。"然而,"围观"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现象,其深层的意义更是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即:不是因为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而传播,而是因为第一传播本身导致的围观,赋予了事件被重视和报道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一则新闻在前一秒会令公众驻足围观,后一秒就可能因其真实性受到质疑而令人唏嘘不已。2015年十大反转新闻的出现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之所以被人称之为"新闻反转剧"并不是因为它报道了新闻真相,而是随之而来的让人们无法预料的一出多幕的新闻发展趋势会变得扭曲,甚至颠覆着伊始的报道,吸引着舆论的一次又一次的沸腾。本文以15年发生的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件为例,来详细剖析新闻反转剧的成因,并据此寻求方法来捍卫新闻真实,杜绝"新闻反转剧"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伟  常征 《视听界》2013,(1):106-108
微博正通过“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鲜事儿”(新浪微博宣传语)的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方式与生活方式。方舟子打假、微博打拐、日本地震、郭美美事件、马云支付宝风波、动车追尾事故、李萌萌高考招生事件等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无一不体现了微博的媒体价值。“围观的力量”正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微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围观可以呈现事件的某些事实,但并不是所有微博围观都能构建事件真相。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传播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还需具有实证精神。  相似文献   

5.
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言论生态.前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是神圣的,言论便是“报纸上的宝塔尖”;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工具、载体,新闻言论无处不在,人们相信围观可以改变世界;“互联网+”时代,媒介即生活,新闻言论的分享价值决定着一切,人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由此建构着这个时代独有的言论生态.  相似文献   

6.
杨乘虎 《传媒》2011,(11):67-68
2011年9月12日,山东卫视推出了新型法治新闻栏目《围观》。作为一档在电视荧屏驻守了25年之久的法治节目,其经历了从《道德与法制》(1986~2009年)到《说事拉理》(2009~2011年)的演变,堪称中国社会法治进程的实践者与见证者。此番,以"围观指向公平,围观改变中国"为定位更名的《围观》栏目,不仅是在原有栏目多年积淀与培育的品牌资源基础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而且是山东卫视"情义山东,公平中国"全新频道定位的承载与体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来到我们面前,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网络时代到来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其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新闻采访速度,新闻采访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对待报纸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决定着新闻的质量,新闻的质量又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创新出版内容和板式,提高业务素质等途径来提高新闻的质量。在当前的新闻制作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新闻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阻碍着新闻的发展,亟须有效途径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刘洋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29-13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的泛滥,已经使新闻渐渐地失去了"生命"。虚假新闻如猛虎般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如何遏制虚假新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的事!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新闻真实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代新闻传播领域,传统的平面、广播媒体依旧占据主流,而新兴网络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影响,甚至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的传播行为,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11.
曹林 《新闻记者》2003,(10):32-32
有则新闻来自中新网:一青年遭遇车祸倒在了卡车车轮下,一名中年人用自己有力的双臂小心翼翼地将青年从血泊中抱起,让自己的司机火速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市长!救人的是张市长!”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名救人者是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记者在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渝 《新闻世界》2011,(9):145-146
现如今,网络媒体在许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它作为媒体,改变着我们对传统新闻的看法。本文将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相比较,试分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化浪潮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社会,并将新闻界信息工作的同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信息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对于我们新闻信息部门而言,重新研究网络时代新闻信息流的特点,反思我们业已形成的传统工作方式,寻求新闻信息工作新的工作规律、新的突破口和新的生长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不是简单的关注,更不是集体"围观",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蜻蜓点水。新闻是易碎品,也是易忘品,曾经热热闹闹的新闻,如果不是有心人翻拣出来,人们很快就会忘得干干净净。最近,新华网刊登一篇文章,提醒人们在关注当下新闻的同时,别忘记了那些曾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新闻,别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短视频目前已成为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标配,也逐渐改变和影响着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习惯。本文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尝试探讨配乐在新闻短视频中的作用以及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站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网站新闻信息的生产、呈现与传播渠道等发生重大变革,网站编辑作为新闻信息的直接把关人,其工作方式也发生着改变,集中体现为对新的数字化技术工具的使用.文章以美国网站新闻编辑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为视角,考察数字化工具在新闻搜集、新闻核验、新闻呈现和大数据新闻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网站新闻的编辑过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也必然要发生改变,以适应人们新的生活习惯。因而,新闻编辑的职能也随其发生着改变。本文结合新时代下新闻编辑的某些特点来研究关于新闻编辑的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孙韵 《新闻世界》2014,(3):89-90
“注水新闻”的出现影响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价值以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想要解决“注水新闻”带来的问题,应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优化工作机制,努力改变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环境;强化管理标准,重视加强新闻采编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9.
龚学明 《青年记者》2010,(10):31-32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主体是记者,他们通过通讯员、线人、新闻发布会等传统途径、渠道捕捉并采写新闻。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日趋强势,由普通网民所写的公民新闻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重要品种。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截然不同的公民新闻已经引起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重视,并在尝试着从网络引入报纸版面,改变报纸新闻内容和版面的构成,以更好地服务变化着的读者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扬子晚报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四个经济发达、网络媒体发展较好的城市推出刊登网络公民新闻的《我新闻》专版,探索报纸与公民新闻正面对接带来的突破、意义和应该重视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0.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在新闻传播领域里一种新兴的新闻呈现方式,具有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代表着新闻传播的一种可能的未来,而这一形态的出现对于传统记者而言则面临着新的角色改变。本文试图对数据新闻做一简要勾勒,并介绍其对公众、传媒、新闻记者的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