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俊杰 《青年记者》2017,(14):120-12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2月22日,《申报》复刊,陈训悆为总经理兼总编辑,《申报》完全被国民党CC系(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国民党内势力)所控制.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强迫史泳赓出让《申报》51%股份,以此实行官商合办,这就彻底改变了74年来《申报》的民营性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申报》董事会进行改组,当时政府委派杜月笙任董事长,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陈训念继续出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而史泳赓则转任副董事长.在此背景下,《申报馆内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于1947年创刊,由上海申报馆编辑并出版,该刊目录写道:“本刊为非卖品,专供同人阅读,一切材料对外概不发表.”  相似文献   

2.
问题由来:质疑另一个史量才爱国报人史量才在75年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沪杭公路畔的翁家埠。史量才遇害原因是其坚定的抗日主张与行动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历史已证明:‘九一八’事变是《申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①而《申报》的转变又源于总经理史量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汪伪集团活动的基地之一。在这里,汪伪建立了一系列新闻宣传机构,成为殖民地新闻事业的一个标本。一、汪伪新闻宣传机构的概况汪伪在上海的最重要的新闻宣传机构是《中华日报》。《中华日报》原创刊于1932年4月11日,系国民党改组派的报纸,林柏生任社长,总编辑赵慕儒,总主笔许力求。抗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4.
《申报》两记者延安之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知道,抗日战争前,《大公报》名记者范长江曾经访问过延安;却不甚知道上海《申报》有两位记者也秘密地访问过这革命圣地.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抗日条件以后,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爱国抗日的情绪普遍高涨.可是,中国共产党的陕甘宁边区,一向被国民党当局封锁,怎样进入"禁区",了解共产党对抗战的态度,帮助读者提高对抗战的认识,鼓舞人民抗战的热情,这在上海《申报》馆内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该派记者到延安采访,派谁去呢?《申报》总经理马荫良认为,要无党无派的,思想进步,有正义感的,会摄影的,最好懂得一些外文的.再三考虑之下,由《申报》记者孙恩霖和《申报.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 ,为强化对沦陷区新闻事业特别是报纸、通讯社的控制 ,宣传汉奸卖国理论 ,扼杀进步舆论 ,麻醉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意识 ,汪伪统治集团曾制定了严格的新闻检查政策 ,并先后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设立了新闻检查所 ,作为新闻检查的具体实施机关。一汪伪统治集团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早在汪伪集团叛国投敌不久 ,即开始在上海等沦陷区内创办报刊 ,为其叛国投敌辩护、鼓噪。 1939年 7月 ,汪伪集团将原国民党改组派在上海创办的《中华日报》复刊 ,该报即成为伪政权建立前汪伪集团的主要舆论工具。194 0年 3月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 ,又…  相似文献   

6.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解放日报》社接受了原上海《申报地图》,其任务是继续进行《申报地图》的重编工作。当时《解放日报》舆图部共有十多位工作人员,原《申报地图》三位主编之一的曾世英是该舆图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最早刊载新闻电讯的报纸是《申报》,时间是1874年1月30日,内容是有关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系报馆根据当时外国洋行的往来电报存底而采写。1881年12月,上海与天津之间敷设了有线电报线路,通讯事业的发展也为新  相似文献   

8.
从1927年北伐军到达郑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在河南建立其统治的10年,河南新闻事业在此时期,继续有所发展,其间可分为冯玉祥统治与蒋介石统治两个阶段。 一、冯玉祥主持豫政时期 1927年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自陕西出潼关东进,响应北伐。5月与武汉北伐军会师郑州,把张作霖的奉系势力赶出了河南。6月,冯氏到达开封,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一时军阀统治时期的汴郑各报刊通讯社均告停刊。省政府将《新中州报》接收,改出《河南民报》,作为自己的机关报。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宣传处在郑州出版了《革命军人朝报》。随后,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改组成立,也出版了机关报《新中华日报》。与这三家报纸同时,还创办有三个通讯社,即同《河南民报》一起的中州通讯社;《革命军人朝报》附设的中华通讯社;和《新中华日报》同属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的河南通讯社。  相似文献   

9.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在此之前,上海华文报纸只有《上海新报》。《申报》创刊不过八个月,便把已有十年历史的《上海新报》挤垮,取其位而代之,成为上海当时独家经营的华文报纸;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旧中国报业界的巨头。  相似文献   

10.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家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一带人们常叫报纸为“申报纸”,把它当作中国新闻纸的代名词;它的影响,不仅遍及上海及东南沿海地区,而且扩展到海外。研究这样一家有代表性的报纸,既有价值,又有必要;宋军新著《申报的兴衰》一书,便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该书有三个特点: 一、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申报》的历史很曲折,从1872年4月30日创办到1949年5月27日终刊,经历过英商办报(1872~1909)、买办办报(1909~1912)、民族资本家办报(1912~1941)、汉奸办报(1942~1945)、国民党办报(1945~1949)等几个阶段。本书突出的是英商美查办报与民族资本家史量才办报;在史量才办报阶段,又突出  相似文献   

11.
《申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创刊于1872年,是我国近代社会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的办报理念闪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芒,对今天的报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申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保守方针,积极促成民主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以后,采取军事进攻和经济侵略相结合的手段,史量才面对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不再保持沉默,抗日倾向日益明显,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也日益不满。在《申报》总管理处顾问陶行知的建议下,《申报》改变了言论不触及时弊的保守态度,发表评论抨击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主张国民党改变“剿共”的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8):52
今春,中国近代公认的第一大报《申报》将迎来创刊140年。同时,今年也是报业巨擘史量才收购《申报》100周年,"史量才时代"被认为是《申报》影响中国的最重要时期。1872年,《申报》在上海英美租界的山东路197号创刊,其创办方针是"此  相似文献   

13.
王进珊(1907~ )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也是贡献卓著的文艺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几近30年的编辑工作中,先后主编过十多种文艺报刊,其中以在重庆主编《文艺月刊》、《文艺先锋》半月刊和在上海主编《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和《文学》周刊影响最巨。由于王进珊所主编的各种文艺报刊,多为当时国民党官方所办或具有官方背景,因而其在编辑领域的有关活动,在大陆报刊史学界长期不为人所知。这里摭拾其编辑文艺报刊的几则佚事,以飨读者,或可补报刊史研究之未及。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上海望平街(今山东中路自福州路至南京中路一段),由中外商人合组私人公司,公推华盛纺织厂英人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民国五年,改组为美国公司,汪龙标(汉溪)任总理。在汪汉溪的经营管理下,《新闻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报。虽然比《申报》晚创刊21年,但是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当时的老牌报纸。《新闻报》创办时日发行量仅300余份,到汪接手时日发行1万余份,行销江浙及长江流域一带。此后《,新闻报》  相似文献   

15.
早期《申报》与近代大众阅报风习浅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申报》对中国近代大众阅报风习的深刻影响,是在《申报》兼容并蓄的经营理念基础上,通过与各社会阶层受众的分层融合,在对近代报业的行业示范性中得以体现的。《申报》本土化的用人机制、综合性的体例模式和政治保守主义,体现了其现代企业精神和成熟的商业理性,是保持基本受众群体的前提;《申报》对上海城市平民阶层、各类官绅、新旧知识群体的逐层渗透过程,是其打破传统阅读方式、培养现代报纸受众的过程;《申报》的报业示范性由其行业坐标角色、对上海市场的开拓和对现代新闻权益的维护所决定,并通过上海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典范性,对中国近代大众阅读风尚具有启蒙、培养、深化三层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1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梁酉廷同志文章《首先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指出《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知识出版社)与《近代中国八十年》(人民出版社)中,都说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首载俄国革命成功的消息。次日,《申报》等皆报道十月革命消息。其实,《申报》的报道实与《民国日报》为同一天,不过《申报》未加标题,而《民国日报》则加了比较醒目的标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7,(12):52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建立。1926年6月北伐前夕.国民党出版的报刊有近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国民党机关报刊名义出版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政治周报》就是当时较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浅析《申报》早期经营活动中的营销思想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2年4月30曰(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英国商人美查等四人集资1600两白银在上海创立《申报》。《申报》创立初期,美查在《论本馆作报本意》中以“新报之开馆卖报也,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但亦愿自伸其不全忘义之怀也”之说确立了“义利兼顾”的办报方针。秉承这个原则,《申报》从报纸的内容,发行,价格等方面与当时独占上海鳌头的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惟一的强敌挤跨。  相似文献   

19.
从《申报》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美查办《申报》是其商业活动的继续。戈公振说:“美查虽为英人,而一以盈利为前提。”言外之意,《申报》不是宗教政治报刊。《申报》自己也坦称是为谋利而开办的行业。广告是营利性报纸的重要收入来源,自然也成了《申报》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为此《申报》人倾心设计广告形式,完善广告内容,从广告的图画文字到排版色彩到措词创意皆精心完成,效果在众刊中首屈一指,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正如徐铸成所言:“在我幼年的穷乡僻壤,都  相似文献   

20.
李宁 《青年记者》2016,(27):113-114
《申报》本是英国商人美查为谋取商业利益而创办的一份中文商业报纸,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于上海英美租界内。1912年,老《申报》在时任老板席子佩的经营下收益大不如前,销量日渐下滑,史量才就此接管经营《申报》,开创了《申报》辉煌经营的22年,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并尝试建立报业托拉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