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打出“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旗号并取得成功,在业界和理论界成为典型,作为一个公共新闻媒体的典型,本文试图以OHMYNEWS为个案,简要分析韩国网络公民新闻媒体现状,从韩国的政治、国民性格和相关技术发展的角度纵向浅析网络公民新闻媒体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民新闻的发展——以微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是我国微博的发展年,一时之间,"围脖"红遍大江南北。微博作为网络公民新闻的一个平台,对公民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公共领域的升温使得我国的网络公民社会获得很大发展。网民并非就是网络公民,而是在网络参与中渐渐推动网络公民社会的形成,并最终推动了现实公民社会的构建,结合郭美美等热点网络事件,探析网络公民社会形成过程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微博客(Micro—Blog)以其文本碎片化、发布渠道多样化、病毒式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人际网络等特点,迅速在全世界风靡。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正逐渐成为媒体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那么,微博客的兴起,对公民新闻的发展有何独特作用?本文以新浪“围脖”为例.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微博客的兴起推动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新闻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龚学明 《青年记者》2010,(10):31-32
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主体是记者,他们通过通讯员、线人、新闻发布会等传统途径、渠道捕捉并采写新闻。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日趋强势,由普通网民所写的公民新闻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重要品种。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截然不同的公民新闻已经引起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重视,并在尝试着从网络引入报纸版面,改变报纸新闻内容和版面的构成,以更好地服务变化着的读者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扬子晚报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四个经济发达、网络媒体发展较好的城市推出刊登网络公民新闻的《我新闻》专版,探索报纸与公民新闻正面对接带来的突破、意义和应该重视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Web2.0时代,受众拥有着自主生产与传播信息的平台,每一次新媒体革新的出现都推动着公民新闻一次进步。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不仅成为新闻事件传播的平台,其本身也成为事件的一部分,推动着事态的发展。本文选择乐清村委会主任死亡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的生产过程,及其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对微博公民新闻这一新兴平台当前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拥有“公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设备,并且拥有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使得这种以非专业新闻传播为主题的新闻传播模式崛起并盛行,并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种新闻模式已经在众多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闻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民新闻进行了解读:对公民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环境和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公民新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丛容  戴俊杰 《视听界》2006,(3):41-42
为采访而向消息来源付费的做法被称为“支票簿新闻”(check-bookjournalism)。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通过付费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消息来源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得到经济和物质上的回报。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支票簿新闻”的产生有其合理性。但是“支票簿新闻”有可能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败坏信息的品质;有可能对传媒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造成相当大的破坏;有可能损害公民的知情权;有可能导致行贿罪的发生。为此,我国当前应该出台一些操作性的办法,依靠法律法规使媒体市场走向规范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陈晓益 《新闻传播》2012,(6):233+235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公民记者从提供线索到传播信息、从发表评论到舆论监督、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的状况,认为"公民记者"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景象,体现着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将成为我国新闻发展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施红星 《传媒》2012,(3):76-77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并探讨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赛博空间成为一种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依赖于"网络公民"身份意识的明确。网络公民应该在传统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的张力系统中去理解,网络公民也应该作为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新的身份认同来理解。  相似文献   

12.
“互动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发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以上定义里的所谓“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苏红 《报刊之友》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开放、互动、自由、个性的特征让普通民众以公民的身份和主人翁的姿态,拿起手中的拍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着身边的新闻动态,一种“我在场”的主体意识在公民中间蔓延。随着公民精神的不断成长,公民自我赋权的公民新闻运动迅速崛起。“公民身份与主动参与是公民新闻所包含的基本精神,而媒体接近的开放性则是其基础。”①公民新闻不仅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形式与内容,也成为一股重要的解构力量,变革着新闻传播体系与社会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因为微博具有语言简单、门槛比较底以及传播时效性比较高等特征,使得公民新闻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推动力,但是,因为微博信息存有比较明显的私人化、表面化以及娱乐化等问题,使得公民新闻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就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公民新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骏骧 《新闻窗》2008,(3):91-93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今天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至今尚未有一个权威定义。嗵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而以上定义里的“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17.
试析新闻权     
处 于信息时代 ,新闻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随时通过新闻媒介获得各种信息 ,并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得满足自己对外界世界知晓的欲望。但是新闻媒介在满足人们获得信息需要的同时 ,也伴随着大量侵权行为的发生 ,在新闻媒介与公民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商业利益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不论是新闻媒介还是被新闻报道的对象 ,都希望通过新闻获利 ,围绕着新闻发生的各种关系更加复杂 ,矛盾更为剧烈。特别是在我国尚无新闻立法的情况下 ,这些问题尤为明显。因此 ,亟需对“新闻权”进行探讨 ,以便为新闻…  相似文献   

18.
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有别于传统媒体以专业化、组织化的媒介工作团队的生产方式.在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应运而生.非专业公众可借助手机、DV,在新闻事件中发挥“事件记录”的重要作用,其时效性远高于专业媒体.这一特征在突发性事件中得到明显体现.本文以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十分钟生死大营救》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合理利用公民新闻的具体策略,为专业媒体在自媒体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纽约到伦敦,从汉城到东京,“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1]正在海外传媒界勃然兴起,有关“公民新闻”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根据《维基百科》[2]的有关条目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以上定义里的所谓“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公民新闻”涵盖了包括“博客(blogs)”“维客(wikis)”[4“]播客(podcasting)”[5]以及公民网[6]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公民新闻运动”的简略回顾在美国,“…  相似文献   

20.
张羽  赵俊峰 《新闻知识》2006,(11):19-22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纽约到伦敦,从汉城(首尔)到东京,“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正在海外传媒界勃然兴起,有关“公民新闻”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1]在国内,随着媒体对在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和伦敦地铁爆炸等重大事件中博客出色的传播作用以及对韩国OhMyNews公民新闻网站的报道,公民新闻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之为“参与式新闻”,指“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2]也就是说,在公民新闻中,作为普通人的公民发挥了主动和积极的作用,而不像传统新闻时代,新闻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