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过去的土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清代中晚期,曾在长乐县(今五峰)任职的文人墨客们,对土家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向往无比,用大量诗篇对土家人的农事习俗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这是我们了解土家习俗最原始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的祭祀音乐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传统音乐文化,以"跳丧"和《廪歌》为代表。它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反映了土家人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图腾文化、祖先崇拜、日常生活和爱情追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柯云 《湖南档案》2009,(7):43-43
土家人说话生动有趣在平时语言交流中有几种稀有的语言,即歇后语、诙谐语、颠倒语、惜生语。  相似文献   

4.
土家人说话生动有趣在平时语言交流中有几种稀有的语言,即歇后语、诙谐语、颠倒语、惜生语.  相似文献   

5.
过去,土家人的饮食习俗以俭朴著称,它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土家人的民族气质相融合的产物.清代长乐(今五峰)县训导潘炳勋有一首七言律诗,是这样描述的:"深山饮食勿拘墟,天地施生美可茹.露邑黄粱春酿早,雪翻白溢米饮初.晚菘待买峰头菜,新釜留烹洞里鱼.更有高田洋芋熟,也堪宴客伴嘉蔬."  相似文献   

6.
土家人的岁时习俗,有其独到的特点,经过晚清土家族著名诗人田泰斗《竹枝词》的一一描绘,使得这种民俗更富有淳质,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易继兴 《湖北档案》2001,(10):37-37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土家人民以自己特有的淳朴厚实、粗犷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古老文明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8.
龚万幸  肖萱安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I0002-I0003
“撒叶儿嗬”是一句土家语,来源于一种.家族民间舞蹈音乐中出现频率最高一个号子。久而久之,土家人就称跳这种舞蹈叫做“撒叶儿嗬”了。  相似文献   

9.
土家薅草锣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薅草锣鼓,是土家人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劳动艺术形式.毫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在整个人类活动中,把劳动形式同艺术形式结合得最紧密、最完美的,当首推土家薅草锣鼓.  相似文献   

10.
土家人勤劳朴实,民风淳厚.在他们生息的这块土地,古有"世外桃源"之誉,为世人所向往.清代长乐(今五峰)县训导潘炳勋,有一首[七律]<长乐风俗>赞道:"人情亦在五伦中,习尚由来略不同.婚礼隔霄宾济济,丧家三日葬匆匆.鬼迎新故初秋半,墓送香烟一岁终.岂但野人怀古意,更欣士类尚淳风."  相似文献   

11.
胡用琼 《新闻爱好者》2010,(11):142-143
文化意象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活积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民族文化的特质。甘茂华的散文突破了风俗风情展示民族精神的视阈,以文化意象为经纬结构全文。折射了土家族民族文化精魂和土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现代意识下对民族文化的执著守望。  相似文献   

12.
跳丧舞揭示了土家人独特的符号化生存状态,在人与人之间隔膜日益加深、文化缺乏历史纵深感的“类像时代”具有独特的符号反思意义:跳丧的主体符号促成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跳丧的客体符号促成自我精神与身体的内化,跳丧舞的行为模式符号体现了个人支配与社会支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瑜儿 《湖北档案》2001,(10):36-37
土家族是一个纯朴的民族.土家人待人真诚热情,极富人情味儿,家中每有客至,只听得幺姑娘一声:外面客来哒!这时,无论来的客人是亲是疏是远是近,男女主人都会赶紧放下手中的话计,笑脸相迎:"您儿是稀客、稀客."接下来少不了装烟、泡茶、做饭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刘学雄 《湖北档案》2001,(12):29-30
我国的山系中有一座武陵山,西南--东北走向,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乌江、沅江、清江、澧水环绕其周,自古就以世外桃源驰名,为土家族人的生息之地.武陵山脉东北尽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山寨,巍然鹤立于鄂西群山之中,在其云雾缭绕、瀑布飞泻的悬崖绝壁之间,栖息着数千名朴实的土家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张峰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这枚沉甸甸的奖章,凝结着张峰为武陵源支行金融事业贡献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智慧. 张峰是农民的儿子.这位四十出头的土家汉子,以土家人敢作敢为的精神,将全部精力倾注到工作中,打造出一支"勇于进取,善于攻坚,敢于超越"的优秀团队,在平凡的岗位上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一) 2001年12月18日,县委组织部一纸任命将李育欣从县外经委党组书记的位子上调到县档案局任局长.在外人眼里,李育欣的职位越调越差.可他自己却没有从米萝跳到糠萝里的感觉,他认为工作调动是正常的,是组织上的需要.李育欣是抗美援朝烈士的后代,他发扬父辈的光荣传统,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坚持要去.表现出土家人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7.
向鑫  周漫 《新闻前哨》2005,(8):29-29
获得2004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永不消逝的撒尔嗬》,在15分钟的新闻中,笔者以“进山——遇一土家族老大娘去世众多乡亲为她跳撒尔嗬守灵——采访——出山”为主线,向听众展示了这一藏于深山的神秘的土家习俗。在清江流域流传了3000多年的土家人悼亡歌舞“撒尔嗬”,可以说是个千古之谜,也是最具土家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过去不为人知。作为一名生长在土家苗寨而且常驻恩施  相似文献   

18.
电视记者郭耀华的镜头,指向了鄂西山区的土家。这儿称得上是湖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了。对土家的来历,当地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洪水泛滥,整个大地淹没了。世上只留下兄妹两人。在观音菩萨的敦促下,他们结为了夫妇,繁衍后代。因为生下的孩子竟是血坨坨,他们伤心极了。观音菩萨叫他们把血坨坨剁成十八块,用泥巴包住,放在十八根树丫里,后来长成了活人。土家人的这个传说,倒很容易让人想起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来。“是的,土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4,(Z2):153-154
<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湖北留下了丰富的山川自然风景,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名胜。当我踏上荆楚大地,无论是那具有悠久历史的楚剧荆舞,或是那古编钟中奏出的悠扬汉乐,还是土家人的氏俗风情,都能让我感受到悠远而浪漫的楚文化无处不在,在那山川形胜中,永远灿烂着悠久的荆楚文化。一、电大教育湖北率先1980年前,我国档案教育仅有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一家,别无分号。然而,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专业教育远远跟不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的灵魂在于创新.从选题策划、编辑手段、发行手段和管理体制四方面对&lt;电瓷避雷器&gt;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认为,选题策划应标新立异,不断推出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在编辑手段上,利用网络技术彻底改变编辑工作的传统模式,实现编辑过程现代化;在发行手段上,应扩大交流范围,提升影响力;在管理体制方面,编辑应具备持续不断勤奋学习的能力,做到“编著全能“;结果表明,&lt;电瓷避雷器&gt;的期刊影响因子从2002年的0.122上升到2005年的0.2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