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舆论"作为名词来理解已经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共识,由此诞生了以之为基础的舆论功用观.但笔者认为,名词化的舆论是一种"既成的静止状态",是对"已经完成了的"舆论的研究,这种研究缺乏对"形成过程中"的舆论的涉及,舆论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社会各种思想和力量的竞争.所以,本文拟从舆论的形成的角度,对舆论功用进行研究,也就是研究舆论"动词化"下的舆论功用观.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网络舆论不等于公众舆论.本文以探讨网络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对负面网络舆论的产生及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作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晓来  李劭强 《传媒》2021,(5):77-79
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新闻舆论的"四力"构建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根基.其具体路径包括:在议程精确设置中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在事件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在受众黏性增加中扩散新闻舆论传播力;在共识有效构建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论坛(BBS)中的"舆论领袖"是大学生网民中的"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形成集传播的重要信息集合点.本研究在聚类分析得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以实证得方法,对"交大发展论坛"版面中的虚拟群体成员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舆论领袖",并对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虚拟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5.
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是每一张有理想、有抱负的报纸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一张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十几年来,半岛都市报秉承不断创新的办报理念,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提升,可以说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并依托这种影响力,实现了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势变事亦变.当前,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兴媒体来势汹汹,纸媒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竞争趋势日益显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普及,读者的审美标准和阅读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舆论环境下,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是传播技巧的改善,而应统摄于传播理论体系的创新之中,置放在思维模式变革当中.离开对政治经济背景和新闻传播格局的准确把握,没有对公众心理和信息规律的深刻洞悉、理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就可能是句空话.笔者以为,提升舆论引导的高度、精度、温度、速度、角度、深度、广度和维度,才能实现引导能力的建构与释放,创立有效舆论引导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7·5"暴力事件中,疆独分子直接利用互联网实施舆论煽动,增加了暴力事件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控性,给我们实施舆论引导带来了困难:一是网络管理者难以同步过滤并监控所有的网络信息,使得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舆论煽动有机可乘;二是网络舆论煽动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使得网络管理者往往丧失最佳舆论反制与反击机会.为了争取抑制暴力事件恶化的网络舆论主导权,必须根据暴力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别进行网络舆论预防、网络舆论反制和网络舆论反击.  相似文献   

8.
徐敏 《传媒》2017,(23):75-77
近年来,"舆论反转"现象频发,这与新闻媒体的报道或相关信息的公开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总结典型的"舆论反转"事件,可以发现一般事件的"舆论反转"往往与初期报道的失范有关,而突发事件的"舆论反转"则多由信息披露不当导致.从更深层次分析,"舆论反转"现象频发是新媒体环境催生的.为此,可以从加强媒介监管、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视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等举措入手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适应性,扩大主流媒体的受众规模和影响力,是媒体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10.
"四方格理论" 辨别究竟是舆论创造了媒介还是媒介创造了舆论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常常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研究分析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中处于怎样的地位,1995年,美国学者普赖斯(V.Price)和奥斯哈加(H.Oshagan)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理论(简称"四方格理论")并列出图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的"舆论场"和主持人需要把握的"场控制"能力.从而阐述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所应该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舆论引导的方式也面临着诸多的转变,但学界的研究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多有侧重,而对舆论引导的关注则较为薄弱.同时,传统舆论引导形式单调、宣教意味浓重,已远远落后于媒体发展的需求.文章结合当前媒体融合过程中媒体舆论传播的特点,深入分析舆论引导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并结合当前媒体舆论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提出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水军"操作舆论的背景下,目前的舆情监测机构很难甄别出哪些舆论热点话题是由"网络水军"制造出来的.诸如"贾君鹏"、罗玉凤等事件、人物均为有意炒作策划,是商业味道极浓的他生舆论,可无一例外地成为年度热点事件、人物,并荣登权威部门的舆情监测年度报告.然而这些都是与事实存在模糊关系甚至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4.
吕怡然 《新闻界》2001,(5):22-23
作为社会主义的大众传媒,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己任,这都是毫无异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以"正确的舆论"去给人导向,怎么让受众由衷地接受这种导向.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流行文化的语境下,传统媒体应如何介入并组织舆论,使其保持舆论领袖地位的努力不流于口号化和形式化?笔者认为,处理好舆论"异化"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6,(3):140-141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用"48个字"概括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第一位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做到"四个牢牢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的这"四个牢牢坚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指导性,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四个牢牢坚持",自觉担负起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公开监督,它比起一般的内部批评监督、组织管理监督和纪律检查监督等有其特殊性.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是党报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然而,运用新闻媒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还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地市党报所处地域小,上上下下都是熟人,左左右右关系网,记者去调查就有人来说情,舆论监督可谓举步维艰;有些群众为了个人私利,告黑状、提供假情况等,给新闻舆论带来麻烦.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就必须走出舆论监督工作的误区,改变新闻舆论单枪匹马"作战"的局面,把新闻舆论真正纳入民主监督制度的总体框架内,使其与群众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等有机结合,建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监督运作机制,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才能获得保证.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国家政治体制中舆论监督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其存在和实施的监督态势来分,可分为以舆论自在状态为特点的热舆论和以舆论控制状态为特点的强舆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民众的权利觉醒及新媒体对民间舆论的承载和表达,使舆论监督形成民意与新老媒体的合流,进入了民间舆论发力、新兴媒体强化、传统媒体助攻跟进的立体舆论监督新时代.但在可喜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本身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媒体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实效性"是"舆论引导"的关节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能够扬长避短、专业地、创新地有效行使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是传统媒体在繁杂信息环境中,保证其权威、主导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舆论风暴是一种具有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力,且具有巨大冲击力的舆论现象,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强调互动性的微博平台的出现,给舆论风暴的积聚和爆发提供了一个条件良好的场域.本文以2017年伊始于微博平台发生的因"丽江打人事件"而产生的舆论风暴为案例,并结合相关舆论学理论,尝试探讨微博平台中舆论风暴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