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曾经轰动一时的“欺实马”事件也就是杭州胡斌飙车案事件,一经报道马上红遍网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2009年5月7日晚8时5分左右,杭州青年男子胡斌驾驶浙A60820号三菱牌小型跑车.撞到横过马路的男青年谭卓,造成谭卓受伤,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
“杭州飙车案”的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菲 《新闻世界》2009,(12):134-135
2009年5月7日晚上8时许,25岁的杭州青年谭卓在越过斑马线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超速行驶的三菱跑车当场撞死。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学生,年仅20岁,当时正在与朋友玩飙车游戏,结果撞上了谭卓。事发后.肇事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7日,杭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人行道上被正在飙车的胡斌当场撞死.继而引发社会舆论狂潮,一起交通事故迅速上升为公共性事件."杭州飙车案"发生后,相关部门的语焉不详和暧昧态度,各种小道消息的真伪难辨,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再加上诸多报道内容的相互冲突,使得事件本身迷雾重重,解性报道呼这欲出.  相似文献   

4.
程远州 《青年记者》2009,(16):50-51
2009年5月7日,杭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人行道上被正在飙车的胡斌当场撞死。继而引发社会舆论狂潮,一起交通事故迅速上升为公共性事件。“杭州飙车案”发生后,相关部门的语焉不详和暖昧态度,各种小道消息的真伪难辨,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再加上诸多报道内容的相互冲突,使得事件本身迷雾重重,解释性报道呼之欲出。在这起公共事件中,解释性报道究竟要解释什么、如何解释,才能还原事实本质,对读者有个“完满的交代”?  相似文献   

5.
5月7日。几个年轻人在杭州文二西路的城市道路上飙车,其中年轻人胡斌驾驶的一辆红色赛车撞死正在穿行马路的行人谭卓。事发后,肇事年轻人及其伙伴还在说笑。这一交通肇事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网络论坛上,因为,赛车、“富二代”都是容易引爆话题的题材。且不论这些含糊不清的社会背景猜测,这一事件所暴露的整个社会驾驶伦理的匮乏,似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辞典里,杭州总是和“天堂”唇齿相连。 而2009年5月7日往后的日子里,“天堂”被赋予更多的解读。在浙大毕业生谭卓遭遇车祸后,一则黑色幽默滥觞于互联网,“70码速度,来杭州感受天堂”。  相似文献   

7.
谭卓的死,打破了西湖边原有的生活速度,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一时间也消弭了。 警方在事后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胡斌与随行的两辆跑车事发时是在飙车,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早已认定,那都是飙车惹的祸。2006年4月发布的《杭州市公安局关于禁止机动车飙车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认为,飙车“是指以竞技、追求刺激、娱乐或者赌博为目的,机动车在道路、广场、校区等地方超速行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7日晚上8点,年仅25岁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走过杭州城西繁华路段,过斑马线时,不幸被一辆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身亡.因事发闹市区,目击者众多,惨案发生之后,社会舆论非常强烈,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上还是网络媒体上,社会公众积极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终引起相关部门对此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的新闻引起杭州市民公愤,在网上亦引来大批网民声讨。5月7日晚8时,杭州城西繁忙路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年仅25岁的浙大毕业生谭卓在走过斑马线时,不幸被一辆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围观者称,肇事小伙态度很差,一脸无所谓的表情,撞死人还不当一回事,而他那些开着英菲尼迪、保时捷、法拉利等豪华跑车的同伴更是有说有笑,声称“用钱可以摆平”。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与舆论引导——以杭州“70码”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4日晚,在杭州市第一条爱心斑马线附近,一辆保时捷车主酒后驾车撞死一名17岁少女,这一交通肇事案让杭州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肇事车主的身份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月7日的70码——胡斌闹事飙车案,因为8.4案几乎就是70码的翻版。富二代、名车、无辜的生命、斑马线这些敏感字眼儿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两起交通事故,让全国都谈杭色变,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觉得杭州的交通状况很差,到杭州没有安全感,给杭州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7日晚,25岁的谭卓在杭州市文二路南都德嘉西区门口走斑马线时,被胡某驾驶的三菱跑车撞飞,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悲剧发生后,社会舆论反响强烈,目击者纷纷通过网络等途径声讨肇事者。杭州当地一个网络论坛出现一个题为“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的帖子,并附有现场照片,引来大批网民发表对飙车族的留言,  相似文献   

12.
倪昕 《新闻世界》2010,(4):136-137
"人肉搜索"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事件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笔者以胡斌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人肉搜索"中的虚假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遏制虚假信息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应对社会上突发的热点事件把握舆论导向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网络作为一种舆论平台,也反映了这种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理网络热点问题也就是在处理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依法办事。在2009年杭州飙车门事件中,造谣出庭受审的人并不是肇事司机胡斌的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作品名称作品类别作者著作权人登记号老公你辛苦了音乐作品马荣辉马荣辉29-2006-J-093今世的约定音乐作品马荣辉马荣辉29-2006-J-094守望2008音乐作品胡斌胡斌29-2006-J-095超级钟声报时广告文字作品(策划案)李革升李革升29-2006-I-096生命的篇章地球的旋律新年音乐会文字作品(  相似文献   

15.
8点30分,美国人朱利安跟着高铁人湘走出杭州车站。这次他想骑车去逛逛杭州运河,到美食街吃饭,找个咖啡馆坐一下午,当然还可以坐坐船,晚上再去看夜景,朱利安的行程其实不算特别,骑个车,看看景,进逛城,正是时下流行的杭州玩法,如果说以前的杭州是"旅游城市",那么现在改称"城市旅游"更为贴切,为这一前一后的换位,杭州奋斗了十年。这场变革的起点是2002年杭州西湖的免费开放。杭州旅游从此进入了快车道。2012年杭州旅游总人数达到85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9%。是2002年的四倍多。"很多地方到杭州来学习免费开放,但像杭州这样的结果很  相似文献   

16.
八百多年前,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造成杭州一百五十年的繁荣局面。几经修葺的西湖,比前朝更美。统治者带头游乐,使民风奢靡。每年春游,几乎倾城而出,以至堤上无插足之地,湖上无行舟之路,其热闹景象,不难想见,难怪当时爱国诗人林升作诗叹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却把杭州当汴州!"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杭州先后涌现出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等一系列"最美杭州人物"。这些典型人物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后,迅速成为社会公众争相学习的平民楷模,并在全国范围产生巨大影响,使得"最美现象"从最初的一株株"盆景"扩大成为杭州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道"风景"。"最美现象"的产生与传播,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杭州市委近年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杭州各大主流媒体发掘道德楷模,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真善美的丰硕果实。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道出了诗人对杭州的无限眷恋之情,而宋代词人柳永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则绘声绘色地勾画出了宋代杭州繁华富庶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档案局郎建华根据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李强副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局提出的"两个推进"发展战略,今年,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两个提升"上。一是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提升杭州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水平。要立足杭州文化特征,实施杭州城市记忆工程,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反映杭州城市发展历史的档  相似文献   

20.
王星记扇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许多制扇名匠和书画艺人云集杭州,杭扇生产更为兴旺,到清朝中叶,杭州营纸扇者总计有50余家,工人达四五千人.当时的杭扇与丝绸、龙井茶齐名,被誉为"杭产三绝". 有"东方瑰宝"之称的王星记扇是杭扇的杰出代表.杭州王星记扇庄创建于清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创始人王星斋自小随父学艺,20多岁就成为杭州制扇业中的砂磨(制扇中的主要工序)名匠,他的妻子陈英,也从小学习贴花技术,做得一手好泥金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