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话语垄断格局,使传者与受者位置变得模糊,个人可以自由发表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实现互动交流。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并提出规范网络媒介环境、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措施。自媒体及其传播特征2002年,美国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他的文章《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到来》中明确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他认为自媒体是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是来源于大众的"草根"新闻媒介,必然会成为未来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的提出及其定义 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首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  相似文献   

3.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三个阶段.在危机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自媒体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也给流言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的5月11日是西方节日母亲节。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上,很多年轻人在网络上向母亲表达爱意和敬意,绝大多数"妈妈"们并不能看到。母亲节期间的网络传情被普遍解读为"作秀",本文试从微博、微信的自媒体性质角度加以分析。"自媒体"概念源于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他在2002年提出了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即"个人媒体"或"自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最初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很快被真正将其特性发扬光大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代替。一、自媒体的交互性特征,是"作秀"行为的前提交互性是自媒体的基本特征。自媒体是一种集信息制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一词,来源于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所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ja(自媒体)"进行了明确定义,即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敏 《青年记者》2016,(23):27-28
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冲击.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与周期短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会被自媒体取代吗? 什么是自媒体 2002年,美国学者丹·吉尔莫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也译作“公民媒体)的概念.2003年7月,美国学者肖恩·鲍曼和克里斯·威尔斯发布了专题报告《自媒体:大众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新闻和信息》,提出:“自媒体是大众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全球信息及知识系统连接后展现出来的大众如何提供、分享他们自身的信息、新闻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将我们带进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受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和谢因·波曼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的启发,本文提出如何通过自媒体的发展来更好拓展传统媒介的发展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来阐述地方电视台的自办栏目如何结合自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和宣传.  相似文献   

8.
正当我们超越自媒体研究主体视角,以全新的自组织研究视角来看自媒体时,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的规律性。正如自组织理论的著名学者约翰·霍兰所言:"只要问对问题,十有八九的难题都能解决。"过去的一年里,无论PC端还是移动端,单个自媒体与自媒体平台均获得快速增长。除去既有的微博、微信两大自媒体平台,2013年,互联网大佬持续发力,营造自媒体阅读平台。8月,网易继UGC精选栏目"真话"之后,云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自拉萨"3·14"事件以来,海内外的中国人经历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西方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的歪曲报道,让一向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再一次暴露于世人面前。西方媒体极力鼓吹的"新闻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58-61
<正>7月18日,在"自媒体与企业红利——2014中国企业自媒体(广州)峰会"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南都网联合发布了《中国企业自媒体影响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如《蓝皮书》所说,中国企业自媒体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建设自媒体并提升其影响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需求和战略。企业自媒体影响力主要表现在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一系列自媒体相关的媒介传播和营销策略,获得外界的关注及认可的程度。而如何建设、如何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段然 《传媒》2018,(2):41-42
自媒体是指大众化、自主化、私人化的传播主体,通过信息化传播手段,向普泛化或特定化的受众传播个性信息的新媒体类型,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都属于自媒体范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渠道接收信息、传播信息.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做了概念界定,认为自媒体是社会个体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后,开始理解大众如何生产与传播自身事实与新闻的一种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完善与日益壮大,"打赏"这一功能作为一种鼓励方式逐步发展起来,甚至成为自媒体人收入的一大来源。本文以期借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检视网络打赏的内在机制,并对网络打赏的社会影响做出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加拿大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旧媒体、新媒体和新新媒体(New New Media)。他认为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当媒介系统发展到数字时代,呈现出高速进化的状态,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邮件、报纸网络版、聊天室等是互联网第一代媒介,也即保罗·莱文森所界定的新媒介。当代最热门的媒介如博客、微博、脸谱网等则属于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而自媒体无疑就是新新媒介中最为典型的媒介样态。"自媒体"一词由硅谷著名的IT专栏专家丹·吉尔默最早提出,在一篇题为"News for the Next  相似文献   

14.
刘玥 《新闻世界》2022,(2):46-51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六届(2019)年会,于2019年12月1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主题是"共产党·新中国·党报"。论坛自2004年举办首届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作为研究党报的专业平台,被业界、学界誉为"观察党报的窗口,宣传党报的讲台"。本届年会上,学界业界百余人共聚一堂,梳理新时代党报主题报道的创新策略,总结媒介技术变革语境下党报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的转变,对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走向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江霄 《青年记者》2016,(32):58-59
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使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媒体的发展变革,普通民众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变成传播者,自媒体由此诞生.自媒体诞生后对影像的表现方式产生的最大影响便是微视频诞生.2003年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由美国新闻学会出版,两位专家对自媒体做出了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①也就是说,公民或受众不再是单纯地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出现,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发布他们亲身经历的事件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国内学者谭立立认为:"自媒体是那些可以促使普通群众生产、创造并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介,并且自媒体的受众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7.
王珺 《青年记者》2021,(2):61-63
本文以中国书评媒体(报纸读书版)的发展作为背景,观察大众阅读趣味、阅读习惯的变化,探讨新媒介时代"浅表化""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成因。并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微观分析,思考"浅阅读"时代书评媒体如何引领"深阅读"风尚。  相似文献   

18.
西藏拉萨"3·14事件"发生后,英、美、德、法等国的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其中有些因基本事实错误或观点严重辱华,引起我国政府和公众的强烈批评、质疑.本文以金融时报为个案,辅之路透社、泰晤士报、经济学人、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其他媒体,试图对英国媒体报道"3·14事件"的概况、特征、原因等做简要分析.同时,也希望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西方媒体的报道框架、新闻价值观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选取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术共同体建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议题的研究自2012年以来有了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也经历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借船出海—建构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路径"等内容的迭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1):18-27
"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国策之下最基本的法律原则之一,但是"江歌日本遇害案"(下称"江歌案")中所表现出来跨国"舆论审判",充分暴露了国内新老媒体和网民自媒体法律意识的欠缺。本文以"江歌案"中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表现为出发点,梳理司法案件报道应该遵循的基本专业需求,探讨这场涌出国门的"舆论审判"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以及不佳的域外反应。本文认为,"江歌案"警醒业界及学界:当下公民(包括媒体)信息素养和法律常识亟待普及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