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用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何节能保温,已成为民用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针对青海省西宁地区气候特征,从墙体节能保温措施、门窗节能保温措施、屋面节能保温措施、利用太阳能节能保温、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技术节能保温、利用地热节能保温等方面对西宁地区民用建筑物的节能保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之一,太阳能路灯技术的推广对促进农村节能环保,降低成本,实施节能减排,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太阳能路灯构成、工作原理、优点、效益分析、节能减排以及应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14-17
自1980年以来,我国有众多研究机构开发了各类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农村能源建设。到1998年,我国农村由生物质能转换与节能技术所获得的能源约达158万吨油当量到2010年,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所提供的能源,将达到1410万吨油当量。通过转换技术利用生物质能源,将获得能源、环境和经济等诸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人们日益提倡节能环保。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太阳能民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它实现了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节能效益显著,初期投资合理,湖北省农村围护结构特性差、设备供热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若在湖北省农村推广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可以极大降低本省的建筑能耗。从国家和湖北省地区建筑节能的政策、湖北省资源优势、技术应用及推广等方面对太阳能民居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湖北省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太阳能民居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李国柱  于歌  卢万合  牛叔文 《资源科学》2012,34(10):1839-1844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不同类型村落之间农村能源利用的差异性,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农村能源政策实施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明显且具有鲜明的组合特征,即丘陵山区以秸秆为主,煤炭、畜粪、太阳能、薪柴和沼气为辅;半山区以煤炭为主,薪草、秸秆、太阳能和薪柴为辅;川区以煤炭主,薪草、秸秆和太阳能。丘陵山区户均消费秸秆最多,川区最少,半山区居中;丘陵山区冬季取暖以煨炕为主,半山区煨炕和火炉取暖并重,川区以火炉取暖为主。本文针对不同类型村落的用能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能源建设模式,即:以"五配套"为主的丘陵山区模式,以"一池三改"为主的半山区模式,以"四位一体"为主的河谷川区模式,从而为地区发展、环境管理提供政策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悦 《西藏科技》2023,(4):30-34
采用抽样调查,对西藏牧区14个行政村的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4个行政村的能源消费平均值为53880.90MJ,其中牛粪占92.36%,煤炭占6.24%,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电力占1.0%,国家电网电力占0.41%.电力使用率达到100%,成为牧区农村家庭必要能源,其中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占据主力,太阳能普及率较高,但仅占家庭能源总消费量的0.67%~1.54%.牧区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依赖度极高,其次是煤炭,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利用模式,对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说明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尚未达到峰值。为掌握西藏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为推动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由高碳为主向低碳为主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西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广西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广西农村使用的适宜性,及在广西农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图时代     
太阳能喷泉6月11日至17日是第十六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是节约常规能源的方式之一。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的太阳能试验示范基地利用太阳能技术制造的太阳能喷泉、太阳灶、太阳能路灯、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太阳能的收集利用技术以及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及其对应的应用方式以及太阳能利用技术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太阳能作为现在热门的洁净的能源动力来源,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全世界面临的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应用带来的污染问题还能解决一部分因为能源短缺给人类带来的经济困扰。同时太阳能收集利用技术与节能减排政策减少废弃物与有害物的号召紧密相连,符合我国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的倡导及基本要求,太阳能收集利用技术的进一步利用和提升,将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为环境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和改变,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的舒适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有建筑供热能耗高,传统燃煤等供热方式污染严重,采用单一清洁能源的供热改造受制于自然条件无法满足人们的供热需求。文章从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和农村建筑供热现状入手,利用北方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地制宜选用“太阳能+”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解决农村建筑的供热问题。针对农村太阳能供热技术和系统,提出了不同供热系统的适用场景,通过对河北地区农村建筑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推动条件适宜地区农村建筑采用“太阳能+”的供热方式可以满足农村用户清洁、温暖过冬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是目前世界上取之不尽的最清洁能源,太阳能光热技术及产品已日趋成熟。本文简要介绍太阳能光热技术在锅炉热水系统的应用,建议烟草企业大力推广使用这一技术,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减少烟草企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探索应用清洁能源实现节能环保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村的自然条件,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太阳能农宅和太阳能温室进行采暖,形成集太阳能房、浴室、厕所、猪舍、蔬菜养殖、沼气于一体的生态家园。通过试点工程表明,太阳能生态家园大大降低了寒冷地区农村冬季采暖能耗,使可再生能源得到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推广建筑保温节能将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本文主要分析外墙保温技术和新型节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迫在眉睫。分析了建筑保温节能的重要性,国内建筑保温节能现状,围护结构保温特点,得出了我国应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墙体保温节能在建筑节能中占重要地位的结论。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墙体保温技术及其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产品的更新都必须以技术作为基本前提,建筑节能的推广普及亦离不开基础性的技术开发与研究。节能的技术体系应该还包括节能的新理论、新标准、新技术、新构造和新工艺等,应涉及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评估、维护等环节。节能的舍义,最初的理解是节约传统能源,而现在广义的理解是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能源和有效用能,以节能为核心技术的节能建筑,其本质特征是,一方面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另一方面是研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地能、天然气等)。建筑节能,就是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把建筑在长期使用中的采暖空调等能耗降下来。  相似文献   

16.
<正>绿色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轨道交通节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潜力。通过融合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智能调度、能量回收系统和精确能耗监控,能够优化能源使用,提高运营效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有望为轨道交通带来节能减排的双重效益,同时提升乘客体验和运营安全。绿色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一)采用再生能源技术采用再生能源技术是轨道交通节能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太阳能光伏板和风能发电系统的应用,为轨道交通提供了新的能源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技术能有效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的不断减少,我们不得不探索各类节能技术,在建筑方面,节能技术的正在广泛应用,墙体保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一般采用各种能源的锅炉作为辅助热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泵中央热水系统形式,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以及工程应用实例。太阳能-热泵中央热水系统以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太阳能系统的辅助热源,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运行可靠稳定,全年综合节能率85%以上,是一种实用的环保节能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意义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有:节能建筑规划设计、增强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新发展的节能技术措施,如蓄冷技术和冷却塔供冷技术等、及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节能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到: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而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内容主要有:外墙保温隔热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和地面、楼板及楼梯间隔墙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等。一、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基本情况(一)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应用与发展。我国建筑以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体系为主,由于这些结构形成的建筑自身特点,在实施建筑节能时通常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