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月。各地救助贫困学子的活动进入尾声,媒体对慈善助学的报道也逐渐减少。然而,综观今年以来一些媒体对救助贫困学子的报道.却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寒门”在古代指贫寒而且地位低的家庭,在现代演变为贫困家庭的别称.“寒门学子”近年来成为新闻报道的常用词,代指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寒门学子”的说法大约从1997年开始,在此之前,描述同一群体时,媒体和公众惯用“贫困学生”.2007年,媒体对“寒门学子”的报道在数量上达到历史高峰,2011年,“寒门难出贵子”的观点引发社会大讨论,2019年,《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引起大量网民和意见领袖的批驳.这些传媒热点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二十多年来,媒体报道“寒门学子”的内容和立场有何变化?整体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庞春燕 《传媒》2005,(12):32-33
11月19日,为共和国新闻事业培养出7000余名新闻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学子们共同的祝福中,迎来了她的50华诞.同时,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的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任院长.  相似文献   

4.
2016年春节前,《南国早报》发起“爱心车票·让爱伴您回家”大型公益活动。帮助2000多名贫困学子和务工人员获得免费车票。圆了回家梦。这项活动起源于2007年,由南国早报社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予以支持,在每年春运期间进行,已坚持10年。活动开展10年来,共发放爱心车票约1.5万张,运送在南宁务工的贫困人员、困难残障人士及贫困学子等群体回家过年。“爱心车票”的线路主要涉及广西省内60多条客运班线。此外还有发往广东、越南的班线。广西运德集团每天拿出免费车票,由《南国早报》免费发放给贫困人士。“爱心包车”则由《南国早报》联系工会、妇联、爱心企业、个人共同出资。由报社组织包车并免费发放车票。  相似文献   

5.
杨杰  何忠 《新闻导刊》2005,(4):i0004-i0004
8月9日,三峡都市报2005资助贫困大学生圆梦行动拉开帷幕,来自万州、云阳、奉节等地的25名急需帮助的贫困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报社通过让贫困学子上街卖报、擦鞋、当保洁员、做义务交通警察等活动,在劳动中寻求社会资助,也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本次活动共为贫困学生募集到7万多元的捐款。  相似文献   

6.
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为高昂学费所困,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显示了国人扶危救困的可贵品质。最近,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捐资助学的新闻不断见诸媒体,那些寒门学子也随之频繁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上亮相。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7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词中指出:“今天是世界消除贫困日,我们选择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媒体和朋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努力。”毫无疑问,这次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主办的“关注贫困”公益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新华社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媒体的形象,是新华社综合影响力又一次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17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词中指出:“今天是世界消除贫困日,我们选择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媒体和朋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努力。”毫无疑问,这次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主办的“关注贫困”公益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新华社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媒体的形象,是新华社综合影响力又一次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2006年元旦刚过,长沙晚报记者拿着《温暖2006·温暖之旅》的方案走进长沙一家颇具全国知名度的家纺企业,寻求报社与企业共同开展一场为500名贫困高校学子免费送回家过年火车票的爱心活动。纺织产品本以“温暖”他人为目的,该公司领导人一看策划方案,连连叫好,当即拍板:只要能把  相似文献   

10.
初夏时节.当众多的学子历经千辛万苦跨过高考独木桥后.一部分贫困学生“考得起学读不起书”的问题又一次摆在社会和媒体面前。如何开展好爱心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让众多的好心人慷慨解囊.共创和谐社会?武陵都市报今年暑假期间对此进行了新的尝试.即用“青春励志故事”来感动读者、激活爱心,织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纽带.使社会新闻传扬更多的人文精神。从7月底到9月初的短短40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社会新闻版“爱心捐助贫困大学生”专栏上,刊发“青春励志故事”40余篇.收到爱心捐款30余万元.使40多名贫困大学生筹足了第一学年的学费.顺利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1.
晓方 《新闻前哨》2010,(10):75-75
秋季开学前后,救助贫困生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社会各界众多好心人,尽其所能,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贫困学子继续学业。  相似文献   

12.
蒋力 《传媒》2002,(10):12-13
林礼清、雷宇、杨磊、卢臻、张兴柏,这五位青年学子的名字,近来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在常人的概念中,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不该怪现代社会中的众生太麻木、太理智、太冷酷,也不该怪这些学子们行动太草率,去得太匆忙,生命太年轻。当年的狼牙山五壮士、投江的八女、甚  相似文献   

13.
我希望在大众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博士(当然也应包括教他们的教授们)能够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剖析和阐释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也应包括使用评论这种方式。总之,对于新闻学者和学子而言,是要以社会的需要来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用新闻传播知识来说明和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金丹 《东南传播》2020,(4):45-46
CCTV-7《聚焦三农》从2014年开始发起"助力寒门学子公益行动",至2019年已有六年。每年高考结束,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利用其强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以"寻找正在筹集学费的寒门学子"为主题,真实报道农村、贫困地区寒门学子的求学困境,并成功呼吁社会各界对典型的寒门学子群体的关爱和救援。栏目讲究报道叙事策略,发挥最大影响力为寒门学子助力学费的同时彰显了国家对教育扶贫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落实,也体现了社会各阶层互帮互助的和谐凝聚力。在主流媒体中树立了对民生议题深度报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暑假是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接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然而,对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喜悦与悲怆共存,高额学费是这个贫困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负。救助这些学生,让他们能顺利地上大学,事关其家庭和个人,也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贫困生报道"助梦起航为了不让学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贫寒学子引起社会关注,新干广播电视台于2012年8月1日在《新干新闻》节目中推出《关注贫困大学生》专栏,每天播出一期,  相似文献   

16.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时,总有许多穷孩子交不起学费,各类媒体加大力度为穷孩子们呼吁,希望好心人提供赞助。这种报道版本相同,都是穷人家孩子;“出身贫寒不坠青云之志”,考的全是名牌大学;都是子女众多,北京某报载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竟姐妹5个(她还是老大);北京电视台报道,记者在河北省寻访贫困大学生,采访两家都是三个孩子。如此家庭负担大学生困难可想而知,自然引起社会广泛同情,众多善良人伸出友爱的手——赞助钱物。此类报道多了,同情孩子、尊敬献爱心人之余,引发我的思考,他们为什么贫困,谁该对他们贫困负责?媒体在此类宣传中是否忘了计划生育国策?尤其后者始终未成为舆论关注的“眼球”,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7.
开栏的话工人报、企业报是我刊服务的特色媒体;是我刊在广阔的报刊天空中仰慕的明亮的《双子星座》。《双子星座》表明了我们忠诚服务于两类媒体的心迹。《双子星座》开辟了两类姐妹媒体携手漫步的游乐园;架设了通向两类兄弟媒体畅行的桥梁;《双子星座》呼唤着两类媒体的同行们真情参与、共同主持这一栏目。能为两类媒体提供有益发展成长的一定助力。《双子星座》心满意足。——本栏编辑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由河北电台文艺频道与乾隆醉酒业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爱心改变命运助学圆梦行动”捐赠仪式在石家庄举行,30名贫困学子受到资助。至此,已有134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河北电台领导杨兴盛、王胜君、刘晓雪及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等相关人士出席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9.
9月5日以"承载希望,感恩社会,传递爱心"为主题,满载着北上求学的1500多名贫困学子的广西"圆梦行动"爱心专列抵达北京。这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的"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号召,在新闻媒体推动下结出的又一个向社会献爱心  相似文献   

20.
政府搭台,企业赞助,新闻造势,共同推动一项活动,已经成为媒体与社会互动的一个良好模式。以新闻策划驱动经济活动,对于媒体宣传自己,创造新闻源和广告源,都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