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快乐主义——当代教育的另种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和幸福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的当代教育却过分强调理性教育和功利教育,从而使得受教育者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快乐主义是希腊化和罗马时代的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其快乐主张值得被引进我们的教育,用来思考我们的当代教育。  相似文献   

2.
快乐和幸福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的当代教育却过分强调理性教育和功利教育,从而使得受教育者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快乐主义是希腊化和罗马时代的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其快乐主张值得被引进我们的教育,用来思考我们的当代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古今哲人都曾对幸福作出过精辟论断.快乐主义幸福观代表人物伊壁鸠鲁曾指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而完善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则表示,幸福除了追求快乐之外还应追求自我的实现和发挥,同时,他把幸福定位于"一切其他东西或是它(幸福)的必然附属品或是为它的本性所需的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讲提升教育的幸福指数,不是要把有形的知识、技能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而是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去铸造孩子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信仰.精神追求和精神信仰支撑了个人的发展,也给个人提供了不懈的动力.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教育的过程就变得快乐而充实.接受教育的感觉也变得分外的快乐和幸福.面对当下浮躁和功利的社会现实,如何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如何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心灵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刘昕 《教学与管理》2010,(12):26-27
21世纪,是追求幸福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追求幸福的教育.用幸福的教育价值观来完善教育,给老师一份幸福的生活,给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把学校建设成为幸福的乐园是我们的理想与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活即教育就是要不断适应新的生活,接受新的教育."这一思想对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们率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效而快乐的探索,真正把我们的校园打造成了一个快乐的语文天地.  相似文献   

6.
快乐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生幸福不能仅仅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来自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而当我们沿着快乐经济学的视角去思考幸福教育问题时,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感知幸福、获取幸福、创造睾福的能力.因此教育必须努力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幸福;让教师学会实践幸福.  相似文献   

7.
《河北教育》2011,(11):45-45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所有目标中,幸福是至高无上的。虽然以前并不知道这一理论,幸运的是,从教伊始,我便把"追逐教育的幸福,创造教育的幸福,享受教育的幸福"作为目标,自己追求工作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也追求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正是在这样的不懈追求中,实现着我作为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伦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杨丽娟也不例外.她用13年青春时光去追逐她喜爱的明星.也许杨丽娟认为她是快乐的,也许她很享受这13年追星的过程,所以对此人们似乎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但是杨丽娟所追求的"快乐"却是以带给家人痛苦、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家破人亡的结局为代价的,这样的"快乐生活"我们还是不必追求的好.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明星崇拜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应是基于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幸福.面向人生幸福本是教育的应然追求,但当代教育往往忽视个体,以社会为目的;忽视个体身心健康,以知识和分数为目的,导致了教育中幸福的缺失.教育以幸福为终极目的,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0.
师者快乐育人,学子快乐求学,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我们要为低年级的小朋友构建一个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让他们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让快乐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土,让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幼儿幸福是学前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增进快乐、享受自然、促进健康,是幼儿园幸福教育的密码。在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和教师都将享受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的使命是舒展生命,培植德性,净化心灵,创造幸福人生。民主小学60年的建校史,是一部追求学生幸福成长的发展史。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深怀感恩之心,长行善良之事,始终不敢忘记我们的职责:成就孩子快乐童年,奠基孩子一生幸福。为此,我们提出了"明德致善、乐学致远、健体致美、修艺致雅"的办学目标,并努力拓宽培养渠道,拓展培养空间,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他们生动、快乐、幸福地成长。培育审美素养、提升身体素质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涵,更是民主教育人的自觉追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能让"三乐"教育仅仅停留在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的情感、阳光的表情等这些外在表现上,也不能只关注当前的目标。作为教育理念,"三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一种幸福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幸福的儿童,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三乐"教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稳定的、深层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儿童充满阳光,充满幸福,一路有"乐"。  相似文献   

15.
梁福金  黄勇明 《师道》2012,(10):35-36
教育的法则就是追求幸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将“幸福”当作教育的第一要旨,确定“幸福教育法则”,即把幸福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要帮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自信阳光的人生观,让孩子在成长中找到快乐,享受幸福。为此我们认为,和谐校园是学生人生的美好、幸福的获得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要用幸福观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幸福校园,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拓宽体验幸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7.
童年应该是"属"儿童的,是快乐的。承担构筑儿童童年生活与经验重任的小学教育理当将儿童是否做主和是否快乐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我们主张"快乐做主人"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命题。"快乐做主人"重申小学教育是人的教育,凸显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关照儿童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快乐做主人"以自主、发展、关爱、创造为内涵,追求儿童真正做了主人之后自我实现的快乐;"快乐做主人"积极推动主体性教育话语范式的转变,并对具体的教育情境提出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幸福,就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所引起的愉快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肯定评价。教坛二十载,春夏秋冬、寒暑易节,从中感受到了无比欢欣和愉悦,下面就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生活,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打造快乐课堂是幸福教育生活的核心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你自己,同样快乐也是一种感觉,快乐不快乐也全在于你自己。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快乐和烦恼全部源于自我,正所谓:"心若喜,看万物皆  相似文献   

19.
于青 《人民教育》2011,(5):28-30
我们是一群年轻的教师,共同的教育追求使我们相识相知. 我们是一群普通的教师,炽热的教育情怀使我们悄然成长. 我们是一群幸福的教师,快乐的教育体验使我们乐此不疲. 馨雅之居,牵手你我 万物有情,情生爱,爱生和,生命因爱而精彩.为了让爱变得更真实、更具体,让团队成为爱的家园,我们学校一直重视和谐团队建设,为教师创设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培养幸福的人."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校长的使命是要把学校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使教师健康、幸福地工作,使学生快乐、积极地学习."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幸福,教育过程本身也应是幸福的.怀着对教育本源的追求,交大附中执着地走上了"幸福教育"的研究之路,努力去打开教育的幸福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