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例举了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被……”的现象,即上课伊始“被开心”、情景中“被设计”、评价上“被物化”、互动间“被应答”、活动时“被参与”,并对这些现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松廷 《文教资料》2007,(1):125-126
本文首先讨论了get-型被动态的语法结构及其用法,其次比较了get-型被动态和be-型被动态的异同,最后通过对get-型被动态语义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两种被动语态结构含义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2007,(5)
正如一个朋友所说,天生劳碌命的我们习惯了天天满负荷的工作,天天被责任驱赶着,被义务重压着,被名誉牵扯着,或者被痛苦煎着,被麻烦缠着……从1985年至今《,科学课》经受了太多的波折,一直在执着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QQ乐翻天     
《中学生电脑》2010,(4):32-33
沙和尚的台词 沙僧在《西游记》里最带说的四句话:1.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2.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3.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4.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广义"被"字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被"字短语的句法功能出发,分析了由"被"字短语构成的几种"被"字结构的句法分布和语义特点,分别描述了"被"字短语及由"被"字短语构成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的"字结构语法特点,探讨了"被"字引进的动词不出现在谓语部分这种广义"被"字句式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继承和发展了近代汉语中的"被"字句,在"被"字句的特点上,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有着一脉相承性.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发展演变,揭示了现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加深对现代汉语"被"字句发展的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红楼梦》中的4类特殊"被"字句:零主语"被"字句,"被……所"式"被"字句,否定式"被"字句,"被把(将)"同现句,并对其源流演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祝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旧中国被摧残,被凌辱,被吞噬的妇女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被就业现象的语言学代称是被就业式,这种句式继承了被字句表被动的语义特征和"主语+被+动词"的结构形式,使得"被"字的"遭受"义及语体色彩得到部分回归,它在主语施受同体、谓词绝大多数为非及物动词、施事者无法引进和感知困难、所表事实虚假等方面突破了被字句的固有特征,并使得被字句重新分类有了可能。被就业式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对语言的要求和语言系统自身调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考指挥棒指挥着千千万万的师生,广大师生唯命是从,陷进了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漩涡。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人文性被淡化了,其美育功能被抹杀了,其德育功能被架空了,而强化了的智育功能也被扭曲了,最终,学生连学习  相似文献   

11.
换脑梦魇     
我躺在一张床上被推进了手术室,我看了那主治医生一眼,竞发现他是被移植了许多死去医学家记忆的猩猩。旁边的猴子护士给我打了一针镇定剂我就睡了过去。“嘣”的一声,我被惊醒了。我发现我被关在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网络与媒体频频出现"被××"的句式,初看新鲜,再看令人生畏、担忧,进而引人深思."被就业":某高校虚报就业率,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签订了就业协议;"被自杀":举报人在死因存有多种疑问的情况下,"被结论"为自杀;"被失踪":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拘而不被告知其家属和所在单位,并被认定为失踪;"被代表":网络经常出现的"接近九成或超过九成网民",实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却代表了不知情的你和我:"被自愿"或"被捐款":扣除个人部分工资作为捐款;  相似文献   

13.
被洞悉错觉是指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过高的估计他人对自己内心的洞察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被洞悉错觉开展了实证研究,被洞悉错觉已被证明存在于人际互动不同领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对已有被洞悉错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以便为被洞悉错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你被炒鱿鱼了."有人被这句话吓倒了,可是有人却把它作为超级明星的发射台."我们被炒鱿鱼了--这是发生在我们身上最好的事情."哈维·麦凯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同时他还列举了几位名人被炒鱿鱼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答问被止"?是指回答问题被打断而停止回答的现象。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答问被止"不是个案,为此,我校专门做了一个课题《初中语文课堂学生答问被止原因及影响的研究》。经过一年的课堂观察,案例学习,我们找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答问被止的三点原因,三点影响,并找到了三点改进方法,来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究原因老师是答问被止的直接责任人。答问被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通过记录被试经历的不道德事件、日常交往事件以及使被试身体产生痛苦等方法,探究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对疼痛的承受能力。结果表明:(1)经历了不道德事件的被试承受痛苦的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2)对于那些经历了不道德事件的被试,疼痛处理前后内疚感的变化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结论:疼痛能够缓解内疚感,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被”艳照     
“被XX”是近年来很流行的热词,什么“被增长”、“被就业”、“被代表”、“被幸福”、“被愿意”、“被听证”、“被上市”等等,你想也想不到的,就突然“被出现”了。2009年7月29日《羊城晚报》有文章说:“‘被增长’之后,‘被就业’横空出世。‘被就业’是一个个的案例,‘被增长’则源自公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是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被"的主要用法是做名词和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被"虽然保留了名词、动词的词性,但它的主要用法是做介词,表示被动之意。在"被"字语法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被字式。可以说,被字式的发展与"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被就业"拷问大学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社会也仿佛进入了"被"时代.诸如"被自愿","被代表"、"被自杀"等.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则出现了"被就业"."被就业",简言之,即部分大学生实际上没有就业,但在学校却被登记"已就业",而且相应就业信息,比如就业单位、报到时间、各部门公章等可谓一应俱全.就业材料不差分毫,只是与事实相去甚远."被就业"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闹剧"?  相似文献   

20.
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法中迂回穿梭,我们在一些高头讲章的说教中抽象地构建道德人格,我们被技术包围,被理论湮没,甚至,被虚假的道德伪饰! 很长一段时间了,没有听到过这样用激情讲述出来的来自江南乡村的古稀老太——毛芊老师的故事,在关于爱的真情讲述中,我们深深感到——教师被赋予了灵魂,教育被赋予了意义。毛芊,一名乡村老教师,感动了乡村,感动了教育,感动了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