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时恩祥 《考试周刊》2013,(19):43-43
<正>明代的李贽说:"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可见小学生作文的先天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见解或说法并没有得到弘扬,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  相似文献   

2.
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  相似文献   

3.
明代文学家李贽曾写过一篇《童心说》,文中讲:“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天下所有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没有不出于童心的。如果心如枯井,感情麻木,童心泯灭,虚妄不实,是难于为文的。  相似文献   

4.
李贽说过:"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题记  相似文献   

5.
“童心”说的核心就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即是禅宗所说的“人性本净”,也是美学中的自然美。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天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也就是具有个性和真情实感的文学。李贽追求的具有个性和真情实感的文学激起了当时文坛风气的巨变,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李贽《童心说》提出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理解"童心"最根本的关键点在于"无本之末"和"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童心来源于佛家,指"父母未生之时",带有人的生理欲望的自然之心,与"闻见道理"之心相对,以反对"天理"。与此相应,《童心说》中的"真"与"假"也非一般意义的"真"和"假","真"是指未被遮盖、未丧失的人的自然天性;"假"即指丧失自然天性而"闻见道理"主于其内,其形式为真,内涵则因丧失自然天性而变为假。  相似文献   

7.
做个好人     
将来你可能不会成为学者,不会成为名人,但是只要你保持着这份纯洁和真诚,你就会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益的好人。从女儿会说话起,我们做家一长的就耳提面命地教诲她:"要做{个好孩子。"说起来,"好"这个概一念很是泛泛似乎在不同的场景下,  相似文献   

8.
开心时刻     
《少年文摘》2012,(3):108-109
观摩课老师问:"有谁知道台湾主要盛产哪些水果?"甲同学:"凤梨。"乙同学:"香蕉。"学生们把该说的水果差不多都说完了,唯独少了西瓜!老师十分着急,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时,一名同学举手准备回答,老师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安排回答西瓜的那名同学没来。"出于污泥而不染上课时,老师看着一排排的女生,说:"现在一些女大学生,出去都穿得整整洁洁、漂漂亮亮的。但是啊,你们去女生宿舍看看,就知道什么叫做出于污泥而不染了……"  相似文献   

9.
<正>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10.
<正>难得天真有人说,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而我想说,童心则是最美好的人性。童年终将逝去,而童心却可不老。童心之特点就在一个"真"字。明代李卓吾写过一篇《童心说》,声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想起于漪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课或文章,而是一件小事。二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夕,上海某公司为慰问教师举行联谊会,欢声笑语,可是,当部门经理吴小姐举着酒杯向于漪老师敬上一杯酒时,于老师握  相似文献   

11.
李贽说过:“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题记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曾教育他的弟子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做。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宽容。但我觉得不完全对,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那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可  相似文献   

13.
<正>"让野生动物去野!"这是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给游客的告示。让野生动物去野!不要喂它。喂它,就是宠它。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不该被人喂食。小松鼠、小花栗鼠,美丽的蓝悭鸟、大黑熊、灰狼……都那么可爱,游客一念之仁,便不免去施食。然而这施食却成了伤害。"一旦喂食,你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乞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飞翔。总想着做彼此的天使,总想去主动呵护,但不经意时也被呵护着……——题记听老教师们常说:"当了太久的老师会提前变老,做了太久的班主任会变得婆婆妈妈。"就在那么一瞬间,我发现自己早已经不是最初那个青涩的只会流眼泪的小女生,也不再是曾经那个与学生相差不到五岁的"知心姐姐"了……  相似文献   

15.
郑同辉 《大学生》2013,(7):50-51
正作者不可考的网文说:不去支教,不去旅行,不去谈一场恋爱,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开黑LOL(在游戏《英雄联盟》中用实时语音对话),做着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有毛线用。于是我们带着毛线青春去所谓的旅"行",去所谓的"支"教。行前"小算盘"很早之前你就知道"支教"这个词。或许你从小学、初中、高中就开始向往着这件神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一寸寸父爱     
忽然间,父亲开口跟我要钱了。最初的说法是身体不太舒服,要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去县城的医院,想来花不了多少钱,于是我汇了2000元给他。过了几天,他打来电话,说身体不太碍事,但钱花完了,还有缺口。  相似文献   

17.
李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真心,教材《中国文学史》的有关论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正>与未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等我评上高级职称,就什么也不干了。"与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聊天的时候他们常说:"高级职称都评上了,不干了。"意思是说,评上高级职称以后就不用再去努力做各项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各种形式的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高级职称好像一个分水岭,是他们教育教学生涯的最高追求和最终目标,评上高级职称就像船到桥头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本身就缺乏做教师的基本素质及人品。而且没有爱心,就不会从心底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也就不可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小学生像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