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苏孝宝  苏孝莉 《中学生物学》2006,22(8):11-12,18
婴儿死亡率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卫生水平。根据2000年科学家的统计,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为7%,日本为4%,而我国是32%。目前在发达国家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意外伤害位居第一,肿瘤位居第二。在北京市7岁以上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恶性肿瘤则排在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增的肿瘤患儿可能有6万~28.8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发病率已增加了25%。过去,人们认为癌症的发生与衰老有关,因为老年癌症患者多,如今癌症已不是老人“专利”了;过去人们认为儿童肿瘤多以良性为主,而今鼻咽癌、食道癌、肝癌、肺癌、脑瘤等也在儿童中检出。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浸润周围组织或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种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肿瘤病人致死和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其中以肿瘤的转移最为严重。在已知的恶性肿瘤中,除皮肤基底细胞癌、某些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增长和转移依靠肿瘤微血管的生成为其提供营养和途径.研究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许多恶性肿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有关,bFGF表达越高,其肿瘤组织中MVD也越高,表明bFGF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正> 恶性肿瘤是一直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标志物实验诊断方法越来越多,我院近期主要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50(糖链蛋白-50)和AIF(酸性铁蛋白),通过检测、临床观察,大大提高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现将162例恶性肿瘤病人的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癌症是20世纪世界医学界需认真对待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约70~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主要年龄段为35~55岁的。每年新查出的肿瘤患者达100万人以上,使肿瘤病人总数达几百万人。从细胞水平看,肿瘤是遗传的,即肿瘤细胞的子细胞也是肿瘤细胞;从个体水平看,肿瘤则不一定遗传,但肿瘤患者的后代可因其遗传背景而易患多种肿瘤;某些癌基因的发生具种族易感性和家族史,其遗传符合孟德尔规律。因此肿瘤的发生与遗传背景有关,特别是恶性肿瘤,往往与多种原癌基因的损伤有关。当然也不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面仅从分子遗传学角度介绍癌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机理及其蛋白质产物,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我院28例卵巢恶性肿瘤,均做了CT平扫和增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本文详细描述了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总结卵巢恶肿瘤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5年~2008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种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四年间在本企业中心医院所有住院的885例恶性肿瘤病例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从某企业中心医院四年中接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情况看,恶性肿瘤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3.45%.在885例恶性肿瘤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43∶1.各种恶性肿瘤所占比率以56岁~75岁年龄组所占比率较高.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占总住院人数比率的首位,其次依次是胃、肝、结肠、直肠、食管等部位的消化系统肿瘤.结论:某中心医院四年中恶性肿瘤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3.45%.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占各恶性肿瘤与住院人数比率的首位,其次是消化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临床非常罕见的肿瘤,年轻女性多见,病理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属低度恶性肿瘤。文章综述目前临床关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研究现状和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靶点.survivin是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而不表达于终末分化组织的一种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在于抑制调亡和维持有丝分裂,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有关键性的作用.该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治疗耐受性、预后不良和患者总体存活率下降相联系,干预其表达对肿瘤有重要的治疗意义.RNA干扰技术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组保护机制——基因组的免疫系统,是siRNA以碱基配对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在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的防治上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拟以广泛表达的肿瘤抗原survivin为靶,设计特异的siRNA,构建表达质粒,选择胰腺癌和肺癌为模式肿瘤,将质粒转入细胞及荷瘤小鼠,观察该质粒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和荷瘤小鼠中抑制survivin的表达,以及预防、治疗肿瘤的效应,寻找高效特异的策略,为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建立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普勒与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78例卵巢肿瘤分别经多普勒与CT检查,48例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结果卵巢恶性肿瘤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密度不匀,CDPI和CDFI示肿瘤以内部血流为主.结论多普勒能完整地显示肿瘤内部的血管网,CT能完整地显示肿瘤的密度,二者结合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所谓肿瘤 ,是指 (人 )机体某些部分组织的细胞在一定内在因素或外界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产生病理改变 ,出现病理性异常增生的一个不正常的组织块 ,医学上称之为肿瘤。人体除了毛发、牙齿和指甲外 ,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肿瘤。根据肿瘤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 ,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 ,不转移 ,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又叫癌肿或癌瘤 ,人们习惯称之为“癌症” ,其大部分发生在上皮组织 (如皮肤、粘膜、腺体等 )。该类肿瘤生长迅速 ,呈浸润性生长 ,可破坏周围的组织 ,这就是癌。癌症是机体组织…  相似文献   

12.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高居各病之首 ,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人达 5 0 0万以上。肿瘤分为实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和鼻咽癌等在我国患者中属多发癌症。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人类对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体细胞与生长调控有关的基因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结构与功能异常 ,包括基因突变、缺失或重排、扩增 ,都会导致细胞无节制增生 ,从而引发肿瘤。肿瘤的基因治疗 ,首要任务是要了解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致病原因 ,采取相应的对策。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 ,科学家已…  相似文献   

13.
肿瘤疫苗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疾病。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传统方法。手术虽然可以切除肿瘤 ,但无法保证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被清除 ,也不能排除肿瘤发生的原因 ;放疗和化疗除了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外 ,许多肿瘤对其不敏感或产生抗性 ,这些治疗的方法有其局限性。综合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免疫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肿瘤疫苗的研制也成了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疫苗指的是灭活的自体瘤细胞 ,提取的瘤抗原或人工合成的肿瘤抗原和核酸疫苗。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是20世纪世界医学界需认真对待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约70~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主要年龄段为35~55岁的。每年新查出的肿瘤患者达100万人以上,使肿瘤病人总数达几百万人。从细胞水平看,肿瘤是遗传的,即肿瘤细胞的子细胞也是肿瘤细胞,从个体水平看,肿瘤则不一定遗传,但肿瘤患者的后代可因其遗传背景而易患多种肿瘤;某些癌基因的发生具种族易感性和家族史,其遗传符合孟德尔规律。因此肿瘤的发生与遗传背景有关,特别是恶性肿瘤,往往与多种原癌基因的损伤有关。当然也不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面仅从分子遗传学角度介绍癌基因,原  相似文献   

15.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很低 ,无特异临床表现 ,诊断困难 ,本文对 2 9例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79~ 1999年 ,我院外科共收治2 9例小肠肿瘤患者 ,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2 7~ 76岁 ,平均 5 9 5岁 ,其中 5 4岁以上 2 4例 ,占82 75 %。小肠恶性肿瘤最常见部位是回肠占 12例 ,肿瘤病理类型和病变部位见附表。1 2 临床表现 腹痛或腹胀、消瘦、黑便为主要症状。腹痛或腹胀 2 1例 (72 4 1% ) ,…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肿瘤流行病学近年来的资料表明,儿童肿瘤的发生与父母从事何种职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子宫是女性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直接影响人类繁衍发展的器官,可是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在女性所特有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唯一一个已经明确病因,并能经过体检、很容易检查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肿瘤。而且,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  相似文献   

18.
睾丸疾患比较多见,但恶性肿瘤少见。约占男性肿瘤的1%—2%,多发于青壮年。本文总结了本院住院20例患者,均需住院治疗,手术病理证实,B超符合率85%,恶性肿瘤占25%。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恶性肿瘤那样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恶性肿瘤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更加重了患者的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如果肿瘤患者能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积极地配合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21):53-54
以毒攻毒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近年来毒性中药在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毒性中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及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等,探讨毒性中药作为抗肿瘤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