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呈现多元文化形态的"原生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描绘绚烂的少数民族"族群记忆"。"原生态"既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俗意象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策略。在与"他"民族的文化对视中,少数民族文化往往陷入"被想象"和失语状态,试图穿越"银幕之镜"寻找恰当的身份认同,以消解文化冲突和文化焦虑。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视域,在电影《尔玛的婚礼》的文本中,解读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原生态"现象,发掘文明表象下的现代性危机和民族精神重构。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机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创出历史新高,被中宣部等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被商务部等部委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0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坚持以弘扬民族精神,实现商业价值,鼓励艺术探索的制片思想指导创作,主流影片、商业影片和艺术影片齐头并进,各片种全面发展,创作布局更加合理,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影视创作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故事片16部,协拍片1部,电视剧13部406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4.
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实质是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通过漫长历史上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但汉民族与北方戎狄民族的文化交融同与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交融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和汉族地区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南民族地区以南丝之路为主动脉,形成了交通的网络,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通过南丝路及其带动的这个交通网络,处于强势的汉文化以油迹扩散的方式在西南民族地区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传播,使大量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文化交融而融入汉族之中,只剩下交通最困难、具有封闭型地域特征的地区,因汉文化影响力甚微,原有少数民族才得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5.
《仓颉密码》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回溯中华文明源头,全方位再现了炎黄时期氏族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凸显出厚重的远古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书写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全方位再现炎黄时期原始氏族社会文化;二是塑造以仓颉为代表的文化人格;三是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仓颉密码》率先将仓颉与炎黄文化作为文学表现题材,避免了文化寻根小说的艺术缺失,开拓出独特的文化寻根路径,不仅契合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敬祖情感,而且激发起民族凝聚力,成为远古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有其特殊性,开发规划的思路应区别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区.本文提出了以人类学为学科基础,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为前提,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的规划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全社会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加工、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读者,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进民族地区团结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姿。巴蜀文化是四川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本文初步分析了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艺术业、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  相似文献   

9.
一场“世纪演出”在音乐舞台上,歌剧历来被看世是艺术成就最高的形式,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准。所以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无不建立一流的极其豪华的歌剧院,而那些亨有盛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的影响甚至超过国家政治要员。几百年来,各国歌剧的演出势头不减,而这个趋势也被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在众多的欧洲歌剧中,非欧题材的歌剧其实为数不多。威尔弟创作的埃及题材的《阿依达》、普契尼创作的日本题材的《蝴蝶夫人》和中国题材的《图兰朵》,在欧洲歌剧中虽然是凤毛麟角,但确实极有影响和艺术魅力。把埃及题材的《阿依达》放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在多元交织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身份的觉醒和对诗性探索的艺术实践,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少数民族诗人所表现出的迷茫。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中国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重大项目,旨在创作具有艺术魅力和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该工程启动于2005年初,2007年正式公布入选名单,共106个选题115件作品,其中国画40件,油画55件,雕塑20件。  相似文献   

12.
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当前文化现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是绵阳境内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两支少数民族.2004年6~11月,绵阳市博物馆组织专门人员分别对其进行了6次约两个月的实地考察和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章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把这两个民族目前的真实状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美丽、富饶、神奇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26个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云南省歌舞团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该团建于1950年,是个拥有舞队。歌队、乐队、艺术创作室、舞美队的综合文艺专业表演团体。全团三分之二的人员来自云南各少数民族。在4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云南省歌舞团的宗旨就是继承和发扬我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把各具特议、多恣石彩的昆饬房间习俗风土人情,用朴实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先后创作演出了数十台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绚丽多彩的歌舞节目,其中…  相似文献   

14.
大理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大理文化》2007,(3):57-60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大理——这块孕育着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繁衍生息的聚居地。民族历史深厚、节日盛多,文化璀璨,声像资源丰富,是我们建设少数民族声像资源的摇篮,特别是白族声像资源,有着独特的、潜在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及建设发展的底蕴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大潮滚滚而来.文化艺术,作为时代的精神产品,自然受到大冲击.文化艺术进入市场经济,如何把握自己的特殊性、创造性,作家、艺术家如何创作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处理好文艺与经济的关系,这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我采访了文艺界部分委员,听着他们的呼唤,感到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希望,并为之深思.  相似文献   

16.
王晓云 《大理文化》2010,(8):98-102
王晓云:电影与电视是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十年代的一部《五朵金花》,为大理赢来广泛声誉。今天,请三位就大理影视创作的现状、问题、出路畅所欲言,以期为大理影视创作、繁荣把把脉,找找方向。李江台长,你是影视家协会的主席,请你先谈谈大理州影视家协会的总体情况吧。  相似文献   

17.
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为题材的绘画,代有佳作.历时十年的<水浒>邮票创作,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大胆的创新.作者追求的目标是:在深入把握原著的前提下,画出各个典型形象的神韵,体现水浒文化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艺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已有360多个,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许多改编和移植的传统剧目,创作了一批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戏曲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丰富资源。 在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戏曲艺术格外引人注目。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1992年,中国派出各种纯戏曲艺术团体200多个,占同期整个出访艺术团的20%左右。除此  相似文献   

19.
文化艺术没有地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艺之花,都会在全人类精神文明的领域竞吐芳华.中外艺术史一再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都不是单纯地存在着,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或同化.开展积极的艺术交流可以为彼此艺术的再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养料.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秘书长亚历山大·法格尔说:“让我们架起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梁.”要架起这座友谊桥梁,有什么能比音乐、舞蹈和歌唱更能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又有谁能与那些  相似文献   

20.
《方言》的创作与扬雄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一部方言地理学著作,扬雄创作<方言>的目的是为了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扬雄主张用儒家思想引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进入礼仪文明社会,这一思想是儒家"大一统"思想和"华夷之辨"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