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成长有关     
杨爽 《河南教育》2008,(5):55-56
所谓成长,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现代教师应该追求的是:让今天比昨天教得更好!学生应该追求的是:让今天比昨天更会学习!我们要创设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求知若渴,欲罢不能,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知学习过程、懂学习步骤、会学习方法、摸学习规律、创学习新路,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创设氛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规律兴趣是学生求知学习的第一位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平…  相似文献   

3.
浮世绘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著名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裘法祖如是说学生如果身体搞不好,就有可能出废品,如果成绩不好就有可能出次品,但心理不好就有可能出危险品。——一位领导干部在“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的感言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有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的人。——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告诉大学生们成功的定义没有做事的成功,生活照样可以继续;但没有做人的成功,生活就会如噩梦般恐怖。道德和美…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  相似文献   

5.
微·言     
问生何所思,问生何所忆。生亦无所思,生亦无所忆。昨夜晚自习,老师大练兵,卷子十二张,张张明日交。阿爷无长儿,学生无长兄,无人替我做,只好开夜车。——某生对眼睛黑眼圈的解释(湖南万鹏荐) 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有慈悲的  相似文献   

6.
“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成长意义的注解。读完韩历的长篇小说《我能长成我自己》,掩卷沉思,不禁怅然:时间如同一只永不停歇的飞鸟,掠过无痕。而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并非戏言     
《师道》2003,(9)
培养一个诚实的人,远比纵容一个欺诈的硕士要严肃且重要得多。——《换一双晴眼看自己——老外侃中国》一书中,美国人马克这样评价诚信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今天比  相似文献   

8.
自己的奖牌     
(6月26日) 同学们,你们想过昨天与今天的距离吗? 有首歌叫《越来越好》,是啊,谁不想今天比昨天更好呢?谁不想自己比别人更棒呢?然而,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摆正心态,明确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自己的愿望是否已经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盛唐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一生的坎坷,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李诗的内涵。读李白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有着怎样不堪回首的昨天、怎样矛盾重重的今天和怎样豪情万丈的明天,伴着诗人一生的追求、迷茫与期盼,一个飘然若仙的"歌者"唱着心曲,走近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数学本质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高考所追求的主要考查目标.传统数学考试注重对知识的单纯形式化记忆的考查,过分地着眼于形式和机械化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体现数学本质的考查,使学生既能熟练、准确地用形式化语  相似文献   

11.
比明天年轻     
乔叶 《考试》2002,(12)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在想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那多么好。现在才知道,长大的同时也意味着衰老。但是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也是比明天年轻吗? 今天,真的比明天年轻。年轻就是去尝试的机会,年轻就是做错事的资本,年轻就是光阴留下的美。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知识向应用能力的转化”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模拟“历史情景”。“历史”是指昨天,今天很难再现,但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不了解昨天,很难把握今天,而要了解昨天,模拟历史情景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历史的“再现”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昨天。模拟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诸如身临其境的演绎“残局”,举一反三式的求异思维,深入浅出中的求同比较等等,都能使学生找到一种置身于“历史”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前提下,更有信心和能力面对现实。在此聊举几堂课案予以说明。1、“西安…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本位",在教学中历史感觉的培养比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在这种理念下,文化史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多样,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使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更使广大一线教师忙活其中。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教学改革,昨天还是"六步教学法",今天就是"杜郎口",明天又是"三勤四环节",如此之快的更换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应接不暇,而且学生也无法接受。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拿今天的我跟昨天和明天的我比,让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有思想、理念更先进、理想更坚定,让明天的我比现在的我文化底蕴更深厚、内涵更广博。我不是最好,但我会越来越好。再现昨天的我我是大山的女儿,做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18岁那年,师范毕业回到大山的怀抱,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初为人师,满腔的热情和啥都不怕的干劲,让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我把他们看成弟弟妹妹,和他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成长。春天,我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思维,指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来整体处理教学内容,了解数学知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并灵活地把握各种教学关系的动态平衡,创新地组织教学,实现最优化实施教材和最大化发展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举一反三是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追求提高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就是追求一种学习的高境界,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重点领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上)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本质规律,积极寻找同类知识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打造国际化的优秀教师队伍,教育将能更好地面向国际化无处不在的未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明天的世界。"这句话在教育界被广为引用,描绘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虽然"明天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可能性,但是有一种趋势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其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那就是教育国际化。当今世界,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已经错综复杂地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因此,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国际视野,是否具备国际  相似文献   

19.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打造国际化的优秀教师队伍,教育将能更好地面向国际化无处不在的未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明天的世界。"这句话在教育界被广为引用,描绘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虽然"明天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可能性,但是有一种趋势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其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那就是教育国际化。当今世界,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已经错综复杂地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因此,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国际视野,是否具备国际  相似文献   

20.
我的第一     
幸福有两种公式,一种是对比过去,一种是对比旁人。自己拿自己当人,自己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的今天就是我的第一,而"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