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四年时间成效斐然。2008-2011年,北京市科协与市财政局联合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每年投入1300万元.共奖励优秀科普社区358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3.4%.奖励优秀基层科普场馆90个、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820名.户外科普园184-.涵盖了社会参与、支持社区科普工作的各个方面,市财政局委托的绩效考评专家对益民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绩效考评.结果评定为优秀。北京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奖补经费70%以上用于科普设施建设,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2.
陈爱智 《科协论坛》2008,(12):29-31
近年来,苏州市科协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既有基础性的创新或特色工作,如科普放映车在社区的巡回演出、苏州科普之窗开展的科普擂台赛、魅力科技人物的评选活动等,也有大型活动的承办,如第28届国际科联大会、院士论坛、计算机大会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离不开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市政府加大科普投入力度,到2010年财政对科普经费投入达到人均5元以上。更重要的是苏州市科协紧抓机会,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1,(11):15-16
通过科普资源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盘活科普资源,对于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意义重大。杭州市科协从整合和集成长三角主要城市现有科普资源入手,以杭州地区的现有科普资源为着力点,以江、浙、沪10市1区(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上海浦东新区)科普资源为共享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中国科协、浙江省科协的关注和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反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基于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站、主题公园和专题科普基地等四类基地,明确了绩效考核的内容重点和各项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设计出两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适用于各类基地,包括传播成效、保障机制、创新成效和现场得分,二级指标根据基地不同情况而各有不同。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将对天津市及其他省市科普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和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普工作统计是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制定科普政策、实施科普工作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山州2011年度科普工作统计于2012年3月中旬展开,对167个单位进行调查,通过对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活动等多个方面工作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要努力提高科普人员的总体素质、加快科普场馆建设,增加科普经费的投入,形式多样地开展科普活动等4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科普能力的内涵,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结合静态和动态研究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2014-2017年科普能力进行测度,得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发展呈现出四个明显区域特征、科技经费和人才投入是衡量科普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等结论。最后提出促进湖南省区域科普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科技经费各子项情况,着重分析我国科普经费投入的结构和特征,发现当前我国科普经费存在投入水平低,财政科普投入在科技投入中的占比较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科普经费投入规模、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科普经费筹措渠道等建议,从投入角度为推动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8.
(五)、关于科普投入和场馆建设 1、关于科普投入。科普经费投入是加强科普工作的必要保障和基础条件。科普活动作为公益事业,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为此,我省科普条例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二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当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用于科普事业;三是财政要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9,(1):25-25
为适应苏州外来人口聚集,满足“新苏州人”科普教育需要,2008年以来,苏州市科协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构建全市科普公平普惠网络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05,(4):55-56
为了配合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提供充足的科普资源.实现科普事业的新飞跃.江苏省苏州市科协正式立项由苏州市老科协承办了编写科普题库的工作.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于2004年10月基本结题。这是一项创新工作。而且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46名老科技工作积极参与编写与审稿,共撰写9259道题.经专家多次筛选、审阅定稿。录用8477道题,计110.3万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普经费、科普人员和科普设施三个方面研究科普投入对中国科普能力的驱动作用。选取科普投入方面18个指标、表征科普能力的科普产出方面10个指标,采用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横向分析。主要结论:经费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员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设施投入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8年广东省科普工作统计的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等5个方面对广东省的科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4,(12):24-24
目前,科技部发布201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数据表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92.25亿元,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3.41元。 统计显示,科普经费投入稳定增长。2013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132.19亿元,比2012年增长7.57%。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拨款92.25亿元,占投入总金额的69.79%,比2012年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丽江市科普事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科普人员和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类形式的科普作品不断涌现,以科技活动周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丽江市的科普工作也存在着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科普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普活动与科普场馆等硬件设施链接不够、基层科普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文章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按照省级财政部门统一要求,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科普项目经费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拔付各市区。为了做到年度科普经费及时到位,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工作,省科协通过强化项目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在保证项目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凸显科普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陕西省科普统计调查数据,从不同科普投入力度,即科普经费、科普人员及科普基础设施等研究了陕西省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现状,指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科普工作时,存在着科普经费投入有差异且筹资渠道单一,科普人员投入有区别且分布不均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同等问题。并针对推动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科普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努力适应现代科普新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积极构建科普社会化、群众化、多元化的新格局,全方位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2002年,苏州所辖的吴江市在成功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的基础上,开始申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随后,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和沧浪区也积极参与创建活动,2003年,全部被中国科协正式列入创建单位,2004年,“五市一区”通过创建验收,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广东省开展了2003年度科普统计调查工作,范围包括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直属单位。本报告根据统计调查数据,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传媒等方面对我省科普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科普统计的调查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5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普现状,总结了三地科普事业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日前,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科普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普人员数量有所增长。2017年全省共有科普人员101955人,比2016年增加12.4%。其中,科普专职人员11765人,比2016年增加2803人,科普兼职人员90190人,比2016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