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ozhe 《乒乓世界》2006,(4):99-99
内能就是一个概念 内能就是内在的能量,或者分子,或者原子的能量,可能套胶内能主要指分子能吧,内部分子的形变释放的能量。如果是这样,什么套胶都有内能、都有形变、都有能量的释放,夸张地说,即使球打在铁板上也有能量,只不过铁板的形变和能量释放不是那么明显,肉眼看不到罢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观点     
《乒乓世界》2006,(4):97-97
既然内能套胶已是遍地开花,为什么我们还要对纳米套胶这支冷不防斜刺里杀出的新军青睐有加呢?这就好比问,既然德制内能套胶已经足够优秀,为什么日制内能套胶还要层出不穷呢。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6,(4):96-96
今天,想找出一款不标榜内能的套胶,似乎比找一款标榜内能的套胶更难。在这个内能满天飞的年代,你是否感到自己正在对内能渐渐“退烧”?是否急需新的理由来唤回你的热度?现在,我们就给你一个充分的理由——跟我们一起进入套胶的纳米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9,(1):123-123
16年间,有机胶水的“保皇派”与“改革派”,已然乾坤大挪移。内能套胶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和职业选手,不再灌胶成瘾。日本蝴蝶在一片混沌中,更是显出了“世界第一”的专业范儿,本部楞没卖一罐膨胀剂,加速Bryce,力捧Tenergy,高唱绿色时代新赞歌。  相似文献   

5.
李克非  李晋 《乒乓世界》2005,(10):106-109
什么是“内能套胶”?“内能套胶”这概念问世已有六,七年,繁衍出的品种五花八门,在国际乒联即将禁用有机胶水的推渡助澜下.大有彻底取代传统套胶之势.粘而在这热热闹闹的繁华中,如果静下来问一句。“到底什么是内能套腔?”你或许会发现,答案并不那么好给出,无论是德系内能技术TENSOR的发明者ESN,还是日系内能代表HighTension的所有者Butterily,都未就此发布过明确的定义,而仅仅是对其优越性能作出了些许描述。  相似文献   

6.
资讯     
国产内能 井喷在即 赛事与装备总是如此密不可分。1995年,天津世乒赛,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国球"的"第二次浪潮",是年,世界一流品牌YASAKA、STIGA、BANDA大举进入内地;2005年,上海世乒赛在即,国产内能套胶的井喷亦在即。斗转星移,演员从底板变成了套胶,卖点从进口变成了国产,只有导演没变--依然是秦皇岛金棕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传统套胶往往需要经过“灌胶”才能发挥最大潜力,但“灌胶”耗时耗力,为了顺应消费者简化操作的要求,一种所谓“内建快速胶效应”的新型套胶,即“内能型套胶”被研制出来,在毋须灌胶的情况下,同样能拥有传统套胶“灌胶”后的共性——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5,(3):79-79
内能套胶.无疑是2005年乒乓专业用品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从 “7 29”第一代胶粒产品到现代 “729”系列套胶,“729”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用全新的理念解决了乒乓运动中的“提高球速,旋转不强:加强旋转,球速降低”这一矛盾。 在传统理论中,套胶的软硬往往是指海绵的软硬,而“72扩人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套胶整体的软硬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海绵软硬度。从前期“729”套胶到现在的“729一4了套胶,在性能上取得了长足的改进,尤其现在的“猎豹”系列套胶及日本海绵系列套胶都是用非常优质的胶皮与非常优质的海绵合理搭配,从而得到的性能优异的套胶。 “猎豹”套胶系列,借助德国海绵的独有特性及“729,,胶…  相似文献   

10.
李克非  赵晖 《乒乓世界》2005,(11):94-96
炸弹内能套胶是由原炸弹海绵系列衍生而来的,整体而言,其做工在本土品牌套胶中属于上乘,胶皮美观通秀,尤其是日本制造的霸王Rex和魔法Mopha,表面更有细腻的磨砂质感。美中不足的是,套胶左右两侧的切割有轻微的孤形余边,略欠平整,另外部分黏性胶皮的保护膜在揭开时有些许粘色。  相似文献   

11.
套胶单元SYNERGY TECH多年以来,品牌套胶广告语的基本公式就是"更快的速度 更强的旋转 更好的控制"。现在,STIGA 又在其后加上了"更响的声音",并认为这四项同时更佳是套胶的至高境界。然而,怎样令其"同时"增加呢?STIGA 捧出了 SYNERGY TECH(协同技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杨天睿 《乒乓世界》2013,(9):116-116
当蝴蝶推出Innerforce系列,当STIGA的CC5、CC7陆续大放光芒,当红双喜的天弓套胶只做到37度硬度,当多数进口套胶都改厚度max为2.1mm左右,就在这时,无机时代的乒乓装备出现了转折点——整体形变。  相似文献   

13.
闲云  边玉翔  张凡 《乒乓世界》2008,(1):120-123
无机时代,我们的选择并不只有一种。前文,各大品牌无机胶水已经纷纷亮相;这期,我们来尝试一下无机胶水的新搭档:一些最新的内能免灌套胶。  相似文献   

14.
套胶和底板一样,是乒乓球器材中具有高技术水准的产品,套胶性能对选手的技战术应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开发的“大自然”细节套胶(包括“雷电、“云雾”、“狂飙”三个品种),在适应和控制40毫米球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雷电”套胶最显著的特性在于力量和速度方面对40毫米球的作用。“雷电”正胶对传统快攻型进行全新诠释,通过橡胶成分分配的调整,来调整胶粒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在击球瞬间,将套胶中产生的弹性势能迅速转化为球的动能,并大大减少了其中的能量损耗,使球速提高20%。 改用40毫米大球后,球速与旋转的减…  相似文献   

15.
新品速递     
《乒乓世界》2010,(10):119-119
蝴蝶的TENERGY上市后,反响异常强烈,其新品T05FX已经上市,而据蝴蝶公司的官方通知,11月份还将要发布T25FX套胶。以前蝴蝶凡是成功的型号,都必将分化成一个系列,SRIVER系列不例外,BRYCE家族也不例外,看来TENERGY也是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0,(1):120-124
虽然老外对正手与反手分得不是那么透彻,但对进攻与防守的区别,却是毫不含糊的。因此,当世界乒坛还沉浸在对削球时代的恋恋不舍时,以进攻力著称的Sriver自然有了开天辟地的动静,与弧圈球技术一道成名、树碑、立传。作为今天已家喻户晓的经典套胶,Sriver的面世甚至还要早于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诞生,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既没有内能、又没有盖胶的年代,这样一块套胶会给它的对手带来多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7.
“729”第一代胶粒产品到现代“729”系列套胶,“729”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用全新的理念解决了乒乓运动中的“提高球速,旋转不强;加强旋转,球速降低”这一矛盾。在传统理论中,套胶的软硬往往是指海绵的软硬,而“729”人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套胶整体的软硬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海绵软硬度。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0,(5):88-88
标靶的包装称得上是食品级的保鲜水准——真空包装!此好处在于不开封的情况下,可将胶皮存放很久时间,而不用担心空气接触后胶皮老化。保证了套胶在未开封前内能效果的持久化。  相似文献   

19.
成品拍玩够了吗?从这期开始,赶紧进入专业球拍DIY 的阶段吧。球拍 DIY 涉及的范围可以扯的很广,貌似深不可测,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将初级 DIY仅仅看作是把球板(光板)和套胶(胶皮与海绵已由厂家粘合)变成球拍的过程。而怎样把单胶皮和海绵变成套胶,就留给厂家去考虑吧。  相似文献   

20.
李克非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106-107
SYNERGY TECH多年以来,品牌套胶广告语的基本公式就是“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旋转+更好的控制”。现在,STIGA又在其后加上了“更响的声音”,并认为这四项同时更佳是套胶的至高境界。然而,怎样令其“同时”增加呢?STIGA捧出了SYNERGY TECH(协同技术)的概念。试用的感觉是,响声比速度增加更多,随后是控制和旋转。尽管海绵显得更柔,但弧线却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