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康熙七年春陈维崧北游京师,至康熙十一年春末离商丘,四年中陈维崧虽曾北游京师、数次往返江南,但其行踪主要在河南。这四年在陈维崧的创作生涯中相当重要,应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作阶段。结合陈维崧的诗及其他献,可为该期部分词作系年。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乡愁》一诗,余光中用四个独特的意象、四段相同的句式抒发了自己思家念国的愁思;节奏回环。一唱三叹。感情真挚、深沉,音调低回、婉转。学生非常喜欢读这首诗,  相似文献   

4.
四季乐章     
,巍嫩礴拚 奔尹五线谱, 典才 家仃字 酬 [读诗提示1 这首小诗就好像一串冰糖葫芦,看似山检颗颗独立,实则一根 竹签贯穿其中。虽然春、夏、秋、冬各自为篇,却始终围绕一个“乐” 字,如“五线谱”、“指挥棒”、“丰收之歌”、“乐章”等,使本诗具有整体 性,形散神连,实为妙笔。诗中比喻、拟人手法用得也都恰到好处,体 现出了四季不同事物的特.点。 (连自《少年文摘镶》)四季乐章@蔡云梦~~  相似文献   

5.
《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歌之一。据今人考证,这首诗后而署的写作时间“一九二五,四.”应是“一九二六.四.”之误。这首诗不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的前夕,而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之后。诗人的好友饶孟侃在《诗词二题》中回忆说:“《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  相似文献   

6.
彭蠡波心弄明月,诗星入肠肝肺裂--试论白石的诗与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宋初,词还是被视为诗的辅助,传统的诗言志、词谴兴的分工俨然分明,而到北宋中后期直至南宋,随着词的地位逐渐提高,它成了与诗并驾齐驱的独立文体,这种分工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诗、词表达寄托功能开始倾向互渗互补,这一点在南宋文人姜夔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唐儒释道三教融合不断加深,而生活在此时期的皎然早年习儒入道,后终归于佛门。皎然在《诗式》中提出“文体四变”这一重要命题。其将“文体”定位于儒家风雅诗教,而“诗道”则被理解为作诗之道。因此,在这一理论支撑下,“文体四变”应该分别为《古诗十九首》、齐梁诗、俗律诗与大历诗。这一方面正合当时儒者重振文道关系的潮流,另一方面也为皎然借阐诗宣扬佛法提供了便利。而于思想史上,尽管皎然以佛教为宗,撰《诗式》也意在彰显佛法之高妙,但客观上依然促进了儒释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袁枚六世祖至四世祖皆为官,且多能诗;自祖父始式微,祖、父辈以游纂为生,家境盆困,皆具合资义之风,这对袁枚都深有影响。有妻妾五六人;一嗣子一摘子,孙子辈多人, 乏诗才,在袁氏家族好诗之风谓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9.
微型诗略论     
微型诗是从短诗、小诗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诗体,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并逐步以微型诗的名称取代和统一了原先的小小诗、超短诗等。经过近年的创作实践,微型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诗体。  相似文献   

10.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颜富声望的一位诗人,他最具个性的诗作是“入狱诗”。本文将宋琬的入狱诗分为系狱实录、亲情诗、感怀诗、赠答诗四类,分别予以了探析。文章并讨论了以“怨怒”为典型风格的这部分诗作在清初诗坛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四个赶考的秀才,在一家酒店相聚,喝酒行令。他们约定每人先吟一首古诗.但必须有意漏掉一个字;然后再吟一首诗.诗中必须有一句说明前一首诗漏宇的原因.不然就罚他饮酒。这特殊的酒令引来了不少的围观。  相似文献   

12.
“词别是一家”的词体观念是对词这一艺术形式本体特征的理论概括,它强调词体作为一个独立、有机的整体以与诗、相区别,包含了对这一艺术形式各个层面和构成要素的分析和要求。在李清照《词论》中,这一观念为:声诗并:阐述词体的本体特征;评论作家:强调词体的艺术规范;主情致:揭示词体的形成功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时正值人们反思“文革”中人性扭曲、人格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女诗人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爱情为题材也反思了这一现象,所以该诗既可以看成一首爱情诗,也可以看成一首哲理诗。在对该诗的赏析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新型的教学目标。 在执教中我设计了两个目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致橡树》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领悟诗中的情…  相似文献   

14.
易经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2):150-153
列举并评析了五位学大师对“诗的可泽性”这一问题的观点。接着分析四个失败的译例,说明我国古诗英译的艰巨性。然后、通过对四例我国古诗英泽的典范的赏析,从实践上证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可行性。最后简要总结了译诗的方法和目标、阐述了我们的“诗可译”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品鉴了四句写月极具代表性的诗句,挖掘了诗中“月”这一意象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谒春山     
4月17日 晴 四月人间芳菲尽,桃李山中著花未?那天午后,忽收到你一纸素笺,小楷写了这十四字的一句诗,不禁喜上眉梢:正想着近日去山里赏花春行,便有你解我心意,寄诗相邀,甚好,甚好。于是觅一晴日,相约洛浦,同游西山。  相似文献   

17.
简单道理     
诗歌作为一大独立的文学样式,以其高度凝炼的语言或抒情、或述志、或言理。“诗贵含蓄”,主要是指诗的主旨表现含蓄,恰恰是这可贵的含蓄,给广大考生制造了难题。所以,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旨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根据诗的不同类别来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张开瑰 《甘肃教育》2003,(10):24-24
这是一首题画诗。所谓题画诗.就是根据绘画所题的诗:题画诗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广义的题画诗,即是观画者根据画面的内容所赋的诗。其诗可以离开画面而独立,一般不题在画面上。严格来说,此类题画诗是属于赞画诗,它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题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的风格而议论绘画理论等。例如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就是一首广义的题画诗.  相似文献   

19.
魏晋赠答诗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存在于魏晋诗坛,创作之富,不亚于其他类型的诗。它有自己的写作模式和特征。其抒情诗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颂美诗写得雍容典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断章》一诗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全诗共两节、四行,仅35字,却成为卞之琳最富盛名的一首小诗,也是新诗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人曾云"这首短诗是我生平最属信手拈来的四行,却颇受人称道,好像成了我战前诗的代表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