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海娜 《世界文化》2012,(11):28-30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深刻的作家之一。他所处的19世纪俄罗斯是一个“成问题的时代”:传统的东正教文化信仰正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文化语境下,当时俄罗斯人普遍面临着一场生命神圣性逐渐消解的精神危机。陀氏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担当,用文学创作肩负起为人类灵魂寻求出路的重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菩与恶、罪与罚的撕扯中历经磨难并最终复归神圣的“人神”形象,并通过他们传达了作者为人的拯救而“重建生命神圣性”的创作理念,也揭示了神圣对人类精神的意义,这对我们21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义 《东方文化》2000,(3):11-16
20世纪中国学研究。基本上实现了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型。这是由于借鉴了欧美、日本的近代学科体制和“实证思辩”方法的结果。面对新世纪的中国学学术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①全面深入地总结20世纪学经验;②气魄宏大地拓展21世纪学术空间;③创立具有大国风范和充分现代意识的中国学学术体系。三相辅相成.在基础、主体和核心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记者:有人说,21世纪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世纪。在这个漫长世纪的开始之初,您认为中国应以一种怎样的姿态与世界交流?孙家正:应该说,关于“21世纪是人类进行全方位交流的崭新世纪”的观点,早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说到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我认为首先应该清楚当今中国的基本态势。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眼中的中国,我会说,我古老的祖国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少年。若说得再全面些,有三个词最能够概括当今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改革”。改革和开放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新时期中国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改革开放的中国。正是改革开放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像少年一样生机勃勃;第二,“发展”。发展早已成为中国建设的一个主题。我这里说的“发展”,除了经济外,还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稳定”。新时期的中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密不可分的。“改革”、“发展”、“稳定”,应该说是当代中国最本质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中国对外方针的根本宗旨,即江泽民主席高度提炼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两句话,就可以完整地概括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形象和中国的内政外交方针。以此为宗旨,...  相似文献   

4.
殷国明 《东方文化》2002,(5):20-23,39
如何从整体上理解20世纪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这不仪是对历史的一次认真检索和回顾,更是对我们的文学价值观念和所面对的理论现状的一次重新理解和认识.如果历史是一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姑娘的话,那么这种“打扮”也必然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某种设想和期望。  相似文献   

5.
闫立璋 《世界文化》2009,(12):14-16
“愤怒的青年”是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英国文坛的一群青年作家的总称。更确切地说,它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因为它既无明确的文学纲领,也无固定的文学团体或文学主张。“愤怒的青年”这一名称最初来自新闻记者莱斯利·保罗的同名传记,后来评论家借用该名称指称那些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生态批评?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文学、语言与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思潮。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文学批评历来关注文学作品中如何表述、再现自然和环境,“田园诗”、“地域文学”、“文学中的动植物意象”、“文学中的风景地貌”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名目,但长期以来,这种研究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的名号,规模和影响也非常有限,谈不上成气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吕克特首次使用“生态批评”这一术语;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学会倡议以“生态批评”取代之前沿用的“自然文学研究”;1991年,影响广泛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将生态批评作为年会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日本迎来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日本文学随着本国经济攀升后,趋于“平常性”的经济视角开拓出一批独特视阈的个性作家,其文学进入80、90年代以来,新的文学势态异彩纷呈,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吉本芭娜娜[“芭娜娜”即英文“香蕉”(banana)之音],这朵香蕉奇葩跃身文学界,如同一颗明星粲然升起,流光溢彩地照耀着整个90年代直至新世纪的日本文坛。芭娜娜文学中没有愤世嫉俗,没有仇怨出世,却以哀婉营造温暖,大度里给予宽容,通俗性中糅合着人生意趣。日本文学评论界甚至出现了“芭娜娜现象”,她与前辈作家村上春树一样,成为日本当代文坛新宠儿,二人并驾齐驱,分别被冠以日本当代文学的“天后”与“天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部文学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文学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通俗文学,成功地再现了美国社会和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它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为背景,把誊与恶的冲突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描写在“天高皇帝远”的边疆地区牛仔式的英雄“替天行道”,与匪徒追杀、格斗,保护受欺凌的弱者。  相似文献   

9.
“雅学”考     
“雅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小学家中常用的一个词。然而,一般辞书均不把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即使像《辞海》、《辞源》之类的大型工具书,也难觅其踪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词典》才予收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雅学”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封存记忆     
男人和女人认识三个月了。说认识,其实就是相互记住了昵称。他们都觉得对方和网上的许多人不一样,很多上网的人用假名说假话,他们是用假名说真话!每次说起一个话题,他们总会有聊不完的话。说到时政、文学、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12.
崭新的开端     
当21世纪那一束阳光静悄悄地铺洒在地球上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百年开始了,新的千年开始了。2001年的春天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全世界的人们都欣喜地表达着同一个心愿:和平、吉祥与幸福。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指欧洲,也包括18世纪以后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文化”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习俗等等。“西方”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欧洲人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将地中海东岸一带和亚洲西部称为近东,将亚洲东部则称为远东,他们自己所处的位置自然成了西方。但是,这个概念现在巳包含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内涵。譬如,“西方”曾经一度就等于资本主义列强;而“东方”则大体上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预言今后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但是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看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将促进人类文明的新的繁荣,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论和同》)。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有按照孔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来引导,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不同的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互补的一面。21世纪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看到矛盾的一面,看不到互补的一面,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误导。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着重强…  相似文献   

15.
薛伟 《世界文化》2011,(7):36-38
彼得·B·海在《美国文学掠影》一书中这样总结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的创作:“60年代作家却沉湎于一个簇新问题:‘什么是写作?’他们着手用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6.
距离21世纪不到一个月的2000年12月13日,在中国南部美丽的海南岛上.“2000年全国社会化重点工程会议”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厅(局)的领导和社会化处的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及人民团体的有关负责同志共计百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与研究中国历史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学经历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文学到近代史学,从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我国广泛传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的这个发展变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发展变化。回顾近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面对21世纪的即将到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第一.着力开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  相似文献   

18.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McCullers,1917—1967)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推动美国南方文学复兴的主力作家。她小说中描写的人常常性情古怪,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却在复杂多变、充满暴力的世界中寻求爱并希望被人接受。人们常把她与田纳西.威廉斯、尤多拉.威尔蒂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相提并论,称她是“描写20世纪南方哥特风格的当之无愧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1995年8月4日.是安徒生逝世120周年纪念日,同时,1995年也是他诞辰190周年。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史上的巨人,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被尊为“世界童话之王”。  相似文献   

20.
巍峨华夏有5000年的文明史,她不仅卓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令人艳羡堪惊的贡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其绚丽多姿而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不竭源泉。不管民族命运如何兴衰荣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学总是滚滚向前,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观,特别是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百花齐放,空前繁荣,令炎黄子孙欢欣鼓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举世掀起“华文热潮”,可谓“中土文化海外花,万紫千红发奇葩”。不难预测,21世纪将是华文文学新世纪,前程似锦。海外华文文学与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