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文京 《科技广场》2014,(8):231-236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走清洁化和节能化道路,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的技术保障与政策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南昌市作为我国重要地方区域及工业城市,应抓住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机遇,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路,即政府与企业间、技术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应用的现状,提出了继续优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提倡新能源汽车"公交先行",以项目示范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化促进市场化进程,提升消费需求刺激技术创新等相关建议,以推动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应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然而,与一路狂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相比,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却相对滞后,这一现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庞大的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严重,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节能减排的兴起,使得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热捧。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我国钠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剖析对钠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新能源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可行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产业的研究目标,发展方向,在环保和能源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汽车行业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国家调整了汽车消费和生产政策,使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在世界上也是令人瞩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节能减排和技术的进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向可持续方面迈进。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登峰  王丽萍 《软科学》2010,24(2):14-18
在回顾美国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和评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环境及服务体系四个部分,并认为这四个部分作为一个体系结构,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同时认为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完备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峻和"低碳经济"的兴起,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中国能源与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来推动和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任务紧迫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曲线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分为"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国外等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战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读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海彦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9-32,41
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出发点,详细梳理了党中央在各个时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导向和连续性,以此提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而认为核心技术的突破、制定行业统一标准、完善融资渠道等措施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