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刘玲  李健 《文教资料》2007,(10):125-126
取什么样的景也就是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取景是第一次构图,通过"取景框"选取客观对象,集观察与构图于一身。这种观察与人眼直接观看客观世界是不同的。为了表现主题、突出主体,通过有限的取景把画面从客观对象中“分离”出来,如何取景就是创造作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现今美术技法课训练大都以应试训练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美术教育专业的风景写生教学中产生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学生对取景写生这一过程的理解。还处于盲目状态。教科书中关于取景构图技巧的说明很多: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上轻下重、上重下轻等等。本文谈谈自己对风景写生教学中取景构图的理解和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王伯敏先生在地编著的《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和《新美术》中先后提及中国山水画观察、透视的方法,他说:“用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把视点‘逐步’往前移,让作者从这座山转到那座山。这样一路看去,一路画去,‘步步看’,‘面面观’,‘前顾后盼’,‘左看右看’,把所画到的景物,集中经营在一个画面上。”这种移动视点来观察、透视和取景的方法即是取移法,它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观察、取景的方法,是中国山水画情与景交融的媒介,因而是激活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使之得以产生的良方。取移法在中国画画史k的应运而生决非偶然的。…  相似文献   

4.
王伯敏先生在他编的《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和《新美术》中先后提及中国山水画观察、透视的方法.他说:“用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把视点‘逐步’往前移.让作从这座山转到那座山。这样一路看去.一路画去.‘步步看’,‘面面观’,‘前顾后盼’.‘左看右看’.把所画到的景物.集中经营在一个画面七。”这种移动视点来观察、透视和取景的方法即是取移法.它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观察、取景的方法,是中国山水画情与景交融的媒介.因而是激活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使之得以产生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张成龙 《语文知识》2013,(3):102-103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而武侠电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早期武侠电影中,女侠形象是十分值得玩味的:这种人物形象一方面表现了电影的商业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时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具到,构图取景在这就体现出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大约从宋朝起,中国画家就意识到了空白的重要性。他们不把画面画得满满的,总是留出大量的空白。马远的构图往往只画一角,人称“马一角”;夏则善用半边取景,人称“夏半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这种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被称之为“计白当黑”。为什么留出大量的空白?是让读画的人可以自己去想象、去思索、去补充、去完成。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是盛行于晚清的一种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在其发展演变的晚清时期,这种文化观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阶段性特征的系统梳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这种文化观本身的认识,同时对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不无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这份工作实在是令那些户外爱好者和游戏爱好者欣喜若狂,可以免费旅游,还可以拿工资,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更靠谱的工作了。那什么是游戏取景师呢?本期我们就来揭开它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现今职业美术技法课训练大都以应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职业院校工美专业的风景写生教学中碰到不少问题,尤其是学生对取景写生这一过程的理解,还处于盲目状态。谈谈对风景写生教学中取景构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语有的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的在语境的作用下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也是诗歌的创作目的。这种情感在语义特征上有明显的体现,读者可以从词语的语义特征来洞察诗人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南宋以水墨苍劲为特征的李唐一系院体山水画风的形成,既有绘画风格变化的画理因素,又有取景角度转换的地域因素,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即南宋国运的变迁、李唐特殊的地位以及画家待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程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传统中国画中,笔墨的程式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笔墨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经营玩味下,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一定的格式,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这种程式化笔墨对于提升作品的品位有重要意义,但如果过早结壳,也会影响作品品位和质量。程式化笔墨对现代水墨人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这种影响力呈退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李冉 《神州学人》2014,(1):46-49
世人都听说过电影取景地,可19世纪印象派画家毕沙罗驻英期间作品中的取景地,你知道都在哪里吗?信不信由你,我不仅知道,甚至还幸运地“住在毕沙罗的画里”呢!  相似文献   

15.
曾经到三峡旅游,当站在白帝城下,放眼向三峡的瞿塘峡望去时,看到这样一个标牌:“新版1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取景处。”我心里一颤。原来跟我们天天打交道的人民币取景于此!由此足见三峡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采风活动是美术专业重要的课程,大量时间用作风景写生.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如何取景构图、如何用色、如何塑造空间等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取景构图.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提醒学生学习基本的构图常识,总结构图经验,强调构图的创新意识,那么对提高学生风景写生构图能力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丽水风物志     
武侠大片的天然取景地。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世界》2010,(10):98-99
5月,《月之恋人-Moon Lovers》万众期待,松田在其中与大前辈木村同台飙戏。剧组一行曾到上海取景,松田翔太在上海拍戏期间,很多中国Fans跟随剧组追星,甚至在他们下榻的宾馆门口死守,近日,Easy也有幸采访到松田翔太的造型师,对他亦是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9.
云惠子 《音乐世界》2014,(11):19-19
写真取景于海滨城市,捕捉了“追风少年鲸骑士”白举纲的精彩身姿。曾多次现场演唱过原创歌曲《乘着破船回家》的白举纲,却从来见过真实的大海,所以这次不仅是他第一次拍摄写真,也是他的第一次观海之旅,出发之前,白举纲就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带上了心爱的滑板。  相似文献   

20.
文水 《初中生》2007,(5):1-1
这位资深摄影师,正在担纲一部贺岁剧的拍摄工作。那次,一个镜头竟然拍了三十多次。平时那个景和那个演员分开来看时,美景美人,没有半点不如意。可是景和人搭配在一起时,在追求完美的摄影师眼中,怎么看怎么不协调。摄影师犯迷糊了:怎么会这样呢?正百思不得其解,手里的相机抖动了一下,取景框中出现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协调得让人惊讶!原来,相机抖动时,取景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人和景居然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呵,换个角度取景,能获得如此不同寻常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