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常见部位,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发病年龄多是20~30岁的青年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如诊治不及时,极易累及椎管,产生脊髓、神经压迫,由于脊柱结核致残率高,患者多是儿童及青年,故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可造成沉重的负担。因而全面、规范、科学的护理尤为重要。我区是脊柱结核的高发区。我院骨科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48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进行手术治疗13例。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PDCA)循环在脊柱结核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手术治疗的经NRS2002筛查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与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术后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的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实验组干预后血浆白蛋白在术后第7天、第3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30天前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率和食欲不振情况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具有营养风险的脊柱结核患者营养情况,促进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结核是脊柱结核中最易累及的病灶椎体,椎体结核病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易造成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截瘫.手术治疗是胸腰椎结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针对不同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椎体病灶的破坏程度以及结核病椎的数量等因素,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入路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另外,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应该遵循个体差异化,这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对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为未来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结核所门诊2013—2014年登记的12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病例基本信息,分析耐药原因,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法对2013—2014年本所门诊登记的疑似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病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核杆菌培养。结果显示12例患者均为耐药病例,其中一线药物耐药10例、占83.33%,二线药物耐药2例、占16.67%。单一药物耐药12例、占100%,两种药物耐药11例,占91.67,三种以上药物耐药7例,占58.33%。结论从12例患者耐药情况分析,我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高,而且耐多药病例所占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规律治疗,占66.67%,其次是因患者服药期间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后,自行停药,占33.33%。因此,做好对结核病患者确诊时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患者对规则治疗、完成治疗和彻底治愈等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降低耐药的产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林雯  徐国兴 《学会》2000,(9):46-47
目的 研究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确诊的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 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 结果 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与成年发病者临床特点不完全一样 ,易误诊。幼年脊柱关节病常未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全身药物治疗 ,导致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 结论 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并不少见 ,容易误诊 ,需引起注意。临床上对儿童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应考虑幼年脊柱关节病的可能 ,争取早期诊断和全身药物治疗 ,防止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6.
刘毅 《大众科技》2013,(9):91-9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入本院的81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显效66例(81.48%),缓解9例(11.11%);无效6例(7.4%)。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而血糖控制情况与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关系极为密切。应监测患者血糖定期做胸部X线检查,以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全身性化疗血液中药物浓度低.而副作用大.1965年Vialaonte等开始应用支气管动脉选择性药物,随插管技术的发展.在国外已广泛被采用,国内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近一二年才有个别报告,我院自1986年8月才开始应用.Selde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对5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0次支气管动脉插管(其中一例因病情变化而来进行治疗).插管成功率100%.化疗成功率90%.  相似文献   

8.
赵娟 《西藏科技》2013,(9):60-6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2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体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本组42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体位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躯干皮肤压红3例,颜面部肿胀1例,术后若干小时均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科学的安置手术体位,不仅能够满足手术需求,还可有效避免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对这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80例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可行性。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有29例病死患者,6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昏迷、伤口感染、器官功能减弱以及肺部感染,病症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11例28例。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特别要注意控制患者血糖,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丽月  潘兆雄 《学会》2001,(9):42-43
晚期肝癌,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下降,各种理化指标进一步恶化,预后极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我们对20例晚期肝癌患者应用金克槐耳冲剂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脊柱结核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行PICC置管术的脊柱结核患者83例,以入院时间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和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FMEA方法分析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并通过选择失效模式RPN值125的8个高危因子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评价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所得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8个高危因子经改进措施实施后,其RPN值分别为12、42、0、24、36、90、60、24,均低于对照组(210、432、160、478、144、576、336、180);观察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χ2=5.42,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FMEA运用于行PICC置管术的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RPN值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护理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再发作的例数是8(13.34%),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4例(45.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与降压药联合的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3.
普布卓嘎 《西藏科技》2014,(2):50-50,52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的结核耐药情况。方法对呼吸内科2007~2009年所收的1000例结核病人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000例住院患者中,总耐药率为40.1%。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6.5%,获得性耐药率23.6%,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单耐药率26.4%,多耐药39.8%,耐多药23.8%。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作为全国结核发病率最高的区域,西藏的结核耐药情况不容忽视,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临床医师关注,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Addison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至2012年收治的8例西藏藏族Addison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结核性Addison病。8例病例中,3例伴有肾上腺外结核,2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8例肾上腺CT检查均有肾上腺钙化,其中4例伴有肾上腺增大。结论肾上腺结核是我区Addison病的主要病因,肾上腺CT扫描可以提供病因诊断方面的线索,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藏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为预防及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藏六个地区作为调查点,采用统一调查表,于2000年1月~2011年1月,对结核病防治所的门诊结核病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取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常规分离培养病原,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600例肺结核患者中,216例临床分离株全部为结核分枝杆菌。对2000~2011年分2个时间段的病人菌株的药敏记录作统计分析,总耐药分别为60.34%、72%。初治期的耐药率分别为53.6%、53.57%;有上升趋势,而复治期的耐药率有反复走高的趋势。在我所结核门诊实验室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4种抗结核药物中,利福平和异烟耐药率较高,而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耐药率较低。这表明肺结核对抗结核药敏感性较高,以耐单药,特别多耐药引起造成严重影响。总体耐药高达65.74%。结论西藏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5)
目的:分析和研究脑血管畸形血管造影阴性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8.5-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例脑病变患者,对这5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详细诊断,最后进行手术检查。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脑血管畸形,应进行手术治疗,5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调查结果较好。结论:对脑血管畸形血管造影阴性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手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相关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以便及早识别并进行治疗,以减少母胎死亡率。方法 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APIP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因、严重程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最终妊娠结局,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4例患者中,病因方面,胆源性为10例,不明原因性为4例;均提示为轻症急性胰腺炎。最终2例在妊娠晚期进行了剖宫产手术,胎儿存活,其中1例因胎膜早破进行剖宫产术,并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在妊娠晚期进行了引产,其余病人均好转出院,妊娠早期者建议后期行人工流产术。结论 西藏地区APIP主要病因为胆源性,治疗方面应按病情、孕周等情况需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经不同的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小,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引流量明显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另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RBP、PA均明显较优,以上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郭喜荣 《大众科技》2015,(3):111-112
观察保守治疗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胸腰椎MRI、腰椎CTQ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保守治疗组30例;B组:椎体成形术治疗组30例。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分组,无神经损伤、大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半年后,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在A组、B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终末随访VAS评分,住院时间在A组与B组方面对比,提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方面,两者均能起到满意治疗效果,但椎体成形术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术与短节段内固定术之间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的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综合骨科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80名资料完整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段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平均15.5个月),以及对两手术组的术中时间、手术前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最后一次随访矫形丢失度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观察的80名患者均得到随访且无受试者死亡或者失联,其中长节段内固定有38名患者,短节段内固定有42名患者。但有1例出现断棒(长节段组),1例出现断钉、有6例出现螺钉松动及移位情况(短节段组)。术后立即透视及术后1周拍片检查显示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再次对手术的80名患者逐一随访发现,长节段内固定与短节段内固定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矫正度丢失情况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后方入路短节段内固定与长节段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术中均能得到很好的复位及畸形矫正,但短节段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容易出现矫正度丢失、螺钉松动或移位、椎体前缘高度(%)再次发生丢失以及Cobb角(°)再次增加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