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传媒》2002,(4)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介与司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此不应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媒介发表不正确的意见,从而影响司法公正的事件;当然,也出现过司法压制舆论监督的事件。深究起来,矛盾的产生在于二者社会职能和工作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丹 《新闻记者》2001,(10):50-50
如何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西方法律界 ,不论是海洋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 ,都排斥“舆论监督司法”这样的概念 ,因为担心这可能造成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 ,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而对新闻界而言 ,则习惯于扮演与主流政治制度对抗的角色 ,而司法便是主流政治制度的替身。当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媒介与司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 ,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因此不应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确实出现过媒介发表不正确的意见 ,从而影响司法公正的事件 ;当然 ,也出现过司法压制舆论监督的…  相似文献   

3.
刘倩 《新闻爱好者》2010,(2):176-176
近年来,媒介自身的活力增强.对社会新闻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尤其是对司法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在媒介对司法的监督中,媒介通过报道司法活动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法官对某事件的判决.甚至最终妨碍司法公正,出现“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4.
包晨璐 《新闻世界》2014,(1):147-148
网络时代中,许多司法事件、社会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中演变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媒介审判在网络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希望网络舆论可以激浊扬清,避免媒介审判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近年来频繁出现"媒介审判"事件令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的矛盾凸显,媒体报道带给社会与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渐渐占据其主导作用。媒介审判该何去何从?是该彻底杜绝还是适当参与?引发学术界争论,在此,借由案例例证媒介审判可去可取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尹超  尹增刚 《青年记者》2006,3(9):59-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明的进步,法治在社会生活中也逐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勿庸置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手段,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与法治建设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在推动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司法改革(甚至司法公正)、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等等方面,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近年来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事件也日益增加,“新闻官司”(新闻侵权诉讼)时常出现,“媒介审判”①对司法审判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治国的提出,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媒体越位对司法案件定性、定罪的报道影响了司法独立,"媒介审判"现象屡见不鲜。据此,本文根据当下热门的媒介审判事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新闻报道的视角提出如何规避媒介审判的措施,以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众媒介对司法领域翻案事件的报道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浙江高院"张氏叔侄案"的翻案报道为代表,各地法制新闻报道屡有涉及。客观来看,一方面以翻案为主题的司法领域负面报道能够彰显中国司法的进步和自信,有助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媒介翻案报道的偏差和误导又可能引发民众对于法律、法规的怀疑、藐视,对司法公正信仰和程序公正理念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当前,翻案报道中理念、策略和方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亟待规范,其负面效果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戴佳 《新闻记者》2003,(3):57-59
在过去不久的2002年,媒介道德无疑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五胞胎事件、歌手高枫病逝事件、《东周刊》事件,一件接一件,就像一个个放大镜,将媒介的行为一次次地放大。媒介似乎还从来没有在这样集中的时间段里经历如此多的道德拷问。岁末,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事件的出现,媒介的表现再一次遭来质疑。而这一次,部分媒介似乎已经意欲走到道德的边轨之外,这不能不令每一位传媒人反思和警醒。众“媒”鼓噪由于新闻资源有限,由于事件本身的敏感性,由于“世界艾滋病日”的即将来临,媒介在这次事件中一如既往地蜂拥而至,这本来不…  相似文献   

10.
规避媒介审判是国内外新闻学界的共识,移动互联网时代更要时时关注和警惕。本文通过分析徐玉玉事件新闻报道发现,媒介审判除了之前的表现形式之外,借民意调查干扰司法成为媒介审判的一种新形式,因其鼓励和塑造的不理性的公众主体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1.
黎杰 《新闻界》2004,(2):42-42
传统看法认为,媒介事件由大众传媒制造,但在马加爵事件中,国家权力的积极介入使媒介事件呈现全新面貌。本文旨在通过受众最初接收信息和接收落网信息的传播渠道比较,推断国家权力对此次事件的预先介入以及事件发展过程中大众媒介的强势传播效果,从而论证马加爵事件是一个特殊的媒介事件——国家权力和媒介效力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媒介介入事件,有必要与媒介策划事件区分开来。后者是指由记者参与设计、促成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事件,媒介所报道的事实不是客观发生和存在的,更是由媒介主动“制造”出来的。比如有的媒体以救助弱势群体为由头,牵头组织募捐活动,并且不失时机地大肆进行自我表扬,把自己当作报道主体。在这种媒介策划事件中,事实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媒介有意安排的。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构成威胁,已成为公众关注的敏感话题。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报道中媒介却出现一些负向作用。本文力图探讨媒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媒介能够积极引导舆论、彰显人文关怀,有效发挥媒介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女周岩毁容事件"过去不久,在惋惜之余,媒体的报道也引人注意。很多报道中都有"富二代"、"追求未遂"这样的字眼,更不乏"拒绝求爱惨遭毁容"这样带有倾向性的标题。加之近些年媒体对司法案件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媒介审判"正在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现象。虽然媒介审判对司法会有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引导舆论、监督司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杭州飙车肇事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得这起交通事件演变为一起社会公共事件,并对司法审判形成不同程度的舆论压力.互联网信息时代,舆论监督司法已出现了新的局面,一旦事件引发公众"情感沸点",网民就开始自身"设置议程",新的网络民意引发主流媒体关注然后继续在网络上形成更大的民意,这种螺旋式的舆论监督方式已成为近期常态.如何看待这种新的变化并把握其特点,对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喆 《现代传播》2001,(2):7-15
媒体能够通过持续对某一问题的集中报道,使原本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的事件成为一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媒介构建<死亡日记>事件过程中,媒介间议题设置、赋予事件意义、争夺报道的话语权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媒介事件不可避免地涉及媒体的伦理问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和作为普通人对他人私人生活的尊重是该事件中两种起主要作用的价值观,也正是由于两者的冲突,使对事件的评判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作者认为,最高原则应该是尊重陆幼青本人的私人生活;媒体应该如实地报道陆的生活,在巨大的新闻诱惑面前保持克制,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及其私人空间.<死亡日记>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媒介事件,更是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事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不止于有关媒体伦理,更多是对大众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介事件是电视媒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传播形式,最早出现在欧美电视界,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大量采用,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电视媒介事件——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效果》一文对媒介事件产生的历史,电视媒介事件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电视媒介事件”这一传播现象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网络的发展,陈永洲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违法犯罪事件通过网络平台得到迅速传播,这种舆论压力干扰司法的现象成为近年媒介审判的表现形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利于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塑造公众的法律意识以及搭建理性的舆论平台,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以近两年较为典型的"复旦投毒案"为例,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对媒介及其传播熟视无睹应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无论与己与人、与国家与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躲逃不开的.同样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里,司法也已经成为社会广受关注的焦点,书店里涉及司法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各种报刊涉及司法内容的专栏连篇累牍,甚至已经有了专业的电视法制频道,当然这与我们正在逐渐走向法治社会的大环境大格局密切相关.一提起媒介与司法来,人们极易陷入传媒监督司法的套圈,矛盾与冲突仿佛构成了媒介与司法关系的灰色图景.那么,我们能否跳出媒介监督司法的套圈,重新构建起媒介与司法之间科学、合理、平衡的关系框架,使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自由而又不过度,司法对传媒监督的抵触、排斥合理而又不过分,笔者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媒介恐慌是当今媒介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本文在概述媒介恐慌论定义的基础上,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切入点,提出正式渠道的信息不畅、大众传媒的大规模夸张报道、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过高依赖是导致媒介恐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