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来,全国为数不少的电视台都纷纷仿效相继开办,近两年“老百姓的故事”已深入人心,连街巷里的家庭妇女也知道有一种让人很容易明白的电视片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此种电视片之所以引起电视界专家同行的重视,受到群众的欢迎,是因为:第一,它选择了普通老百姓做为表现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所做所为容易引起大多数的普通群众的心理共鸣,具有亲切感。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在同一位资深的老记者聊天的时候,很有兴味地听他讲述当年深入老百姓中间,采写“满是露珠”的老百姓新闻的往事。从他的言谈表情中,我发现,那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时候,他们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矿山,同普通老百姓交知心朋友,及时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老百姓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跟记者谈,记者由于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经常有鲜活新闻发表,当然地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金华日报》于2001年开始创办了“百姓话题”专版.由群工部“群声工作室”预先用现实中老百姓遇到的难题或具体事例.引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但在思想认识上不尽一致的热点话题,然后请广大读者就这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开展讨论。这个专版开办以来,由于选题准确、讨论活泼、信息量大,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多次在《金华日报》读者问卷调查中获得非新闻类版面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老百姓的代言人左安龙□王恬在上海,我问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左安龙。”“为什么?”“他替老百姓说话呀!”左安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的主持人,也是第二届全国广播“十佳”主持人。左安龙的长相极具...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12)
《今古传奇》:“老百姓的故事”讲得好文/范军大型通俗文学期刊《今古传奇》,从今年第3期起新开辟了一个专栏——“老百姓的故事”,并计划以后每期推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百姓故事。该刊第3期的百姓故事题为《磕头》,说的是全国劳模、原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的“审稿”,就是将稿子送给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审核,而很少会想到请老百姓审稿。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新闻工作中,有些稿子写好后,请老百姓审审稿,把把关,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许陈静 《新闻天地》2011,(10):13-14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朱镕基讲话实录》上市两天,销售火爆,这只是笼统的陈述;未来的销售总量,也只是抽象的统计数字;而随处碰到的老百姓,提到“朱镕基”3个字时脸上进出的光彩,是对这套书最形象、最生动的注释。  相似文献   

8.
来东晓 《今传媒》2013,(1):115-116
会议新闻作为新闻信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做好会议新闻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和学者应当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以"老百姓关注度的高低"作为衡量标准,来判断一条新闻的价值大小,从老百姓关心的角度用心用技巧去做他们看得懂、喜欢看的会议新闻,那么会海不仅能淘金、炼金,还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8):70-74
"七七事变"后,为了发动西部落后省区广大农民参加抗战,西安的一份民间报纸——《老百姓》报(1937—1940)提出"以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要说的话"这一办报理念。它大胆尝试从内容、形式到联系群众的各种"通俗化"手段,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不仅后来延安《边区群众报》受之影响、它也带动了一批报纸走向"通俗化",在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方面取得极佳的传播效果。《老百姓》报是现代中国报纸"通俗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0.
“宁给一个馍,不舍一口水”。这是山西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老百姓多年吃水困难的真实写照。对于严重缺水的山西来说,连年干旱、采煤漏水、水质污染、工程老化等现象的不断加剧,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多少年来,老百姓一直饱尝着缺水的煎熬与困苦。缺水,不仅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直接威胁着许多乡村和山区人民的生存。据统计,1999年年底全省农村饮水困难人口近600万,其中严重缺水人口240万。且绝大部分分布在贫困县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季羡林说,多少年来,中国新闻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威信不是越来越高,而是每况愈下。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报喜不报忧,没有完全对老百姓讲实话。往往是领导定一个调,报纸就跟着合唱。我绝不是说,报纸要脱离领导而独力,那是办不到的。但是领导决策绝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绝对正确,或者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正确。这就需要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2.
与我国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基本成为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现在,全国蔬菜种植业年总产值达2500亿元,在农业经济中高于林业和渔业的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 我国城乡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基本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烂”,价格平稳。如今,家庭主妇们到就近的蔬菜市场想买什么、什么时候买都可以买到,已不像以往把菜窖、冰箱塞得满满的;菜篮子里的颜色也不再那么单调了:鲜红的西红柿、碧绿的扁豆、脆嫩的黄瓜、紫色的茄子  相似文献   

13.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国新闻宣传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台州晚报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主角定位为百姓,从去年年初开始,推出"改革开放30年·民间叙事"特别报道,让百姓成为报纸版面主角,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讲述老百姓亲身经历、见证或感受的事,读者普遍反映这组报道"可亲、可信、贴近".胡舜文,台州晚报总编辑;陈向阳,台州晚报周刊部主任  相似文献   

14.
“百姓话题”是1999年《丽水日报》版面改革中新增加的一个栏目,从1999年1月7日在头版头条与读者第一次见面,到年底共刊出36期,36篇文章,其中上了头版头条的有18篇。在开栏的话中,“百姓话题”就提出了办这一栏目的宗旨,即“让老百姓说,说老百姓自己的事;为老百姓说,说老百姓难办的事”。设置这一栏目,“就是对老百姓普遍疑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提出我们的观点,表示我们的态度,努力为老百姓释疑解难。”  相似文献   

15.
我主要想讲三个问题。第一问题,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我们都是主流媒体.当然要做好主流新闻.但是我个人觉得.在一些地方媒体.包括电视媒体上,在这个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对主流新闻有一种很机械和很片面的理解.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报道一些政府的会议、领导的活动.有一些是需要的.但是量已经大大超过。生搬硬套地摘要一些政治口号和公文语.对老百姓关心的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也仅仅是片面的介绍.应该说老百姓看这些新闻犹如嚼蜡。另一个偏差,是将主流和老百姓对立起来.他们认为老百姓不爱看主流新闻.所以他们少做.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记者,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提高素质包括增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心中要装着老百姓,树立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的服务意识。要把电视新闻办进老百姓心里,贴近老百姓生活,满足老百姓需求,只有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电视新闻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新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一、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是电视新闻记者应自觉履行的职责。 1.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人,新闻的采播者则是受众的公仆,新闻工作者是以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新闻摄影永恒的催化剂,是“酶”。没有这个“酶”,新闻照片就无“情”无“味”,就无法打动读者,打动老百姓。  相似文献   

18.
一、克服不良倾向,是让老百姓走到新闻报道前台的前提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我们党报的一大特色.总结近几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要贯彻好党的新闻工作方针,让老百姓走到新闻报道的前台,必须克服以下“三重三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26日,《大众日 报》在一版头题发表了我采写的《长岛干群关系新景象──县大院无门岗挡驾 老百姓无越级上访》(以下简称《县大院》),第二天,新华社就全文播发了大众日报这条消息,大家都觉得这是抓了个焦点热点,爆了个冷门。其实,这个“县大院”,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次报道成功,是厚积薄发的一个必然。 “县大院”这个新闻事实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临时凑成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一贯这样。据记者调查;长岛县自1963年重新设县以来,县委大院就在这个地方,就是这样无门岗,无警察,老百姓找县委书记,如同进自…  相似文献   

20.
程茂苏 《声屏世界》2011,(10):69-69
前不久,不少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海淀、大兴区24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办校被“关停、拆除”,涉及1.4万余名学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尽管北京市教委信誓旦旦,“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但许多老百姓仍然心存疑虑.这上万名外来打工子女在新学期能顺利上学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