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对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的超越。目前,中国式现代化受西方国家的挑战,认为现代化是它们独有且根植资本主义制度的,并用“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否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从人的解放和大历史观视角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涵,厘清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从政党保障、民主建设、经济奠基、群众基础、共同体建设方面协同推进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既是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性总结,又是未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核心推动力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定向和路径规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各领域建设的原则性要求,并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起建构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原则和方式,即“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历史逻辑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于中国实际,是在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从显著特征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是“属于人民的民主”“依靠人民的民主”“为了人民的民主”。新时代新征程,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方向,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智慧,巩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批判、反思与超越西方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追赶型到自觉性的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人民逻辑、以实现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从价值指向、发展理念、实现方式等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兼具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探索贡献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构建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础和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美好愿景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总结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中国式民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对于人们深刻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优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是基于“社会改良—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一社会变革逻辑脉络进行的历史性嬗变,取得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及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人本、民主、法治、文明和共富等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彰显了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放置在世界现代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进行考察,建构古今、中西、内外等多个维度坐标的融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与时空超越,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永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文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视角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建构,从政治领导力量、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探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要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追求“五个文明”相协调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既为后发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又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的特色民主思想结晶,是政治民主的新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且能办成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坚守服务师生员工的初心、以师生员工发展为中心、保障大学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升、点燃师生员工的创新火种等基本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民主新形态:有助于大学“牢记使命”,永葆中国大学底色;有助于根治大学师生员工为“工具人”思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德性建设;有助于消除大学行政化和“一言堂”现象,形成同舟共济促发展的和谐氛围。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委总揽全局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检视学校制度德性,培育有利于“大师、巧匠”成长的沃土;运用大数据技术,保障民主协商机制有效履行;通过隐性淘汰和容错机制,保障想干事者将事做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以民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超越,是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表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思想源流、生动实践、发展脉络,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必然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形成,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它所蕴含的合历史性、价值性、科学性特质,必将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前提和历史前提。西方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走自己的路的重要镜鉴。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突出了重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理念,进一步调整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与步骤。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现代化突飞猛进,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弯道超车”,但积累出来的问题严重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切中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及时调整现代化发展航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2023年高考命题政治与法治方面的情境关注点和考查切入点。民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要科学认识和评判。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民主新形态,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遵循重要原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是多层面的社会变迁过程,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而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以法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法治保障人民分享现代化红利,依规治党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百年奋斗史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特点,洞察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身陷现代化发展困境的突破。这种超越和突破源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政治保障、理论优势、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超越性,对于突破“现代化即西化”的固有思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重构世界现代化体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党中心主义”三种理论范式分析了近代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发现近代中国“弱国家—弱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状况决定了“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转型道路行不通。基于“政党中心主义”逻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结果是:国民党由于自身局限性,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成功组织并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实现国家转型。这样也就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视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阐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基本立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现代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人文特质和价值取向展现其人学意蕴。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为目的,以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为核心彰显其人文本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人文取向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重建“新国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是德性和理性、国强和民富、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文明传承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道路不仅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还重塑了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拓展了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重估了人类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战略部署。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政党领导民主”的发展逻辑,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遵循逻辑起点、掌握历史主动、贯彻战略要求”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领导人民民主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大势,掌握领导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主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开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相统一,探索民主新路和勇于自我革命相结合,健全制度体系和提升民主效能相促进,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精神追求,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价值观的超越,引领着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人民共享共荣的现代化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接续性奋斗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跨越式赶超,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统筹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之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