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科技风》2011,(18):245
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产业内贸易为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产业内贸易与经济;中国与各国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2.
产业内贸易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一种贸易现象,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和产业竞争优势.采取正确的对策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莹  耿心怡 《科研管理》2014,35(7):27-34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采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不同角度测度和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运用面板数据对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大而不强,产业内贸易结构不均衡,急需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产业。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差距、技术差距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距和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因素根据贸易伙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贸易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海关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基于HS六分位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九大领域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并采用Greenaway方法进一步测算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我国高新技术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结果显示:(1)高新技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产业内贸易则体现为典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2)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几类产品;(3)高新技术竞争力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外资;(4)高新技术产业收入贸易条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对不同类型经济体的行业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刚 《中国软科学》2003,114(3):45-50,121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寻求对外贸易发展协调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重要。本文从行业内贸易视角,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发现该贸易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对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型出口国家尤其如此。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内贸易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各产业中行业内贸易发展与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为出发点,结合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产业内贸易,研究产业内贸易的测度指标的状况对我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明确了我国机电产业整体、内部各部门均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模式,及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集中度较高。我国企业要尽快适应这一贸易模式的转变,就要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大量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涌现备受瞩目。基于2001—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澳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和趋势,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中澳人均收入水平、服务行业规模、货物贸易紧密度、服务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差异以及FDI等影响中澳主要服务贸易项(运输服务贸易、与教育无关的旅游服务贸易和其他商务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是影响中澳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产业内贸易的最重要因素,而影响中澳其他商务服务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服务规模差异。  相似文献   

8.
杨婧  周发明  兰勇 《软科学》2010,24(6):20-26
运用GL指数和GHM法分析了1992~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发现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贸易方式,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运用Eviews5.0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同样存在这种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给出了两者之间交互影响的具体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9.
分别就中韩两国制造业对主要贸易地区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国不同行业的产业贸易水平,而两国的贸易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最后指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将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分为商业存在、软件外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四种形态,构建测度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设计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综合指数,并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对2008-2014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之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总体上呈现直线稳定上升状态,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超常规发展,2014年以来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并超过了稳定区间,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