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三个等级和三级会议;攻占巴士底狱. 要求学生认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法国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与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2.
第六章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十八世纪的法国状况和启蒙运动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当时,封建制度已日益崩溃,封建专制王朝面临着严重危机,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正日趋成熟。在封建躯壳中产生的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十八世纪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它不仅  相似文献   

3.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与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相比,他的政治思想更为激进。卢梭高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旗帜,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后来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民反帝反封建情绪日益高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纷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所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最彻底;资产阶级在革命前所作的舆论准备,也以法国为最充分.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反对宗教神学权威,反对封建专制,做了许多工作,从而在法国兴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法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指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发生的那些埋葬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其中,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典型。马克思认为,这两次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因此,“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问题是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革命前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统治地位,法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君主专制国家。而封建制度是建筑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十八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拥有二千五百余万人口的农业国家,但占全人口约百分之一的贵族统治集团(王室、教会高级僧侣及贵族领主)却占有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九(包括世袭租地农所占用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就不能有革命形势的到来;农民如果不积极参加革命,革命的胜利也就难以想象。因此,在讲授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时,除了阐明城市人民运动外,也要分析农民运动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否则,就不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成熟,可是它还没有成为法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法国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运用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猛烈冲击了封建蒙昧主义,不仅为法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指导理论,而且也成为鼓舞和引导欧洲许多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号角和火炬.卢梭作为激进民主派的思想代表,一投入启蒙运动的战斗行列,就因其强烈的革命性而引人注目,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并从根本上动摇西欧的封建统治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为代表。准确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既有利于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又有利于深入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各自的特点。一、准确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启蒙思想的充分动员革命发生之前,英、法、美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但经济越发展,旧制度对它的阻碍就越明显,在英、法是封建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1.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是以法国革命为开端世界近代史以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是因为法兰西资产阶级革命澈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所加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正式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为支配阶级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之前,在中古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也曾有两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是十六世纪发生的尼德兰革命(一五六七——一五八一),另一是十七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一六四一——一六六○,一六八八)。所以不以尼德兰革命或英国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为原因,不仅在其范围、规模及影响不如法国革命之大,且在其封於封建制度的摧毁不如法国革命进行得澈底。  相似文献   

13.
一从1789到1794年,法国进行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大革命。列宁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很高的评价:“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进程中,1793年革命达到了高潮。这一年,革命者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的政权。另一方面,“1793年初,在法国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对革命极为不利。在  相似文献   

14.
雷慧清 《新高考》2008,(3):29-33
一、主题知识整合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似文献   

15.
《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它诞生在法国大革命中。十八世纪晚期,法国资本主义势力获得迅猛发展,但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王位后,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益成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之后,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义,法国资产阶级从路易十六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来说,程度虽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欧洲的规模和世界的意义。“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基本上是由于两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即英国和法国的革命开始的”马克思在总结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写道:“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他指出:“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州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因而,它们不仅为欧州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两次革命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还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史学界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土地问题处理的不同方式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笔者不同意英国方式是革命保守而法国方式是革命彻底的标志的观点.文章指出:两种不同方式是两国各自经济、政治关系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英国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法国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却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资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从历史的阶段性看问题,他们的阶级利益体现了当时社会前进的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只能以资产阶级而不是以农民的利益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来作为衡量英法革命是否彻底的尺度;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和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要问题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关系的变化。 3、清教运动 4、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英国革命的特点 (请参阅第一个问题) 1、革命前资本主义深入农村。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 3、革命披着宗教的外衣。 4、革命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使革命沿着下降线发展(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 名词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历史上,有三个国家发生的大革命,使各自的皇宫变为博物馆。 1789年7月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又称“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92年9月成立了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共和国政府将昔日故宫——罗浮宫(又译“卢佛尔宫”、“鲁佛尔宫”)辟为国家博物馆。这是法国的第一个国家公共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正>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将其称之为“大革命”。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