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生活教育理论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它仍对现在的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吕宝芬 《生活教育》2014,(22):87-8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独创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笔者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中寻找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真谛,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精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为深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如何摆脱这种影响,让语文教学更有效地进行,是目前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论,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新的课程改革潮流中,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融,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艺术课堂。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来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城 《中国德育》2011,(8):14-16
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他,"为一大事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将生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他,"爱满天下",最大的愿望是"知识化成甘霖,使大地处处受到润泽;知识化成太阳,使所有民众都得到照耀"。他的教育思想和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他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他教育情怀的感召下,仍在探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本期集中刊出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以表达对陶行知先生深切的怀念,彰显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刘敏 《教师》2011,(15):45-45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我们的教学需要扎根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赵霞 《山东教育》2010,(7):91-9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念,这启示我们:生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育中感悟生活的意义,在生活中实现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宝库。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深刻的影响。作者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展开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以睿智的目光指出并实践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郭志强 《生活教育》2012,(19):31-3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把脱离生活的学校教育称为"鸟笼子式的教育",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把鸟儿放到天空中去。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我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我校地处京郊重要蔬菜种植基地,这里的"绿色蔬菜"远销到国内外,学校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菜农家庭。而学校所开设的现有课程却无法满足本,  相似文献   

15.
吴太明 《考试周刊》2010,(31):165-166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语道出了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在各种情景中都能适应的教条,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重要的教育理论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启发教育者们无限的思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深。随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培养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生活即教育"应当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使日常的英语教学变成日常生活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乐远 《考试周刊》2012,(49):68-6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作为教育家,陶先生著述丰厚,言论精妙,他的许多观点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当前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交相辉映。品读他的论著,联系目前身处其中的培智教育工作,我深感大有裨益。一、爱生活,做自己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本原。一个人,一旦走上教育岗位,他的工作与他的生活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20.
刘仲 《小学生》2010,(11):52-5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牛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侣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