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全国共青团的各级青年报刊已经发展到五十家,仅省一级的青年报刊就有三十七家,每期的发行总量在二千万份以上。这是一支重要的队伍。共青团的青年报刊既是党的喉舌又是共青团的喉舌,这个基本性质是不能含糊,更不容置疑的。在这个前提下去“做朋友”,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2.
由共青团甘肃省委主办的《青年晚报》于1984年10月在兰州试刊.1985年元月正式出刊,为周二刊,向全国发行。目前,全国有青年报刊近四十家,但以晚报形式出刊的报纸,《青年晚报》还是第一家,著名书法家舒同为该报题写了报头。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有几十种青年刊物。我认为,半月刊《辽宁青年》是其中办得较好的一种。《辽宁青年》是由共青团辽宁省委主办的。多年来,这个刊物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指导方针,积极向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进行“四有”的教育;努力宣传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报怎样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和青年成长的需要?这是近几年来读者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整党中,为了搞好报纸工作改革,我们多次研究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最近又认真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我们感到,中国青年报要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共青团中央的喉舌的作用,加强党同广大青年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怎样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和青年成长的需要?这是近几年来读者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整党中,为了搞好报纸工作改革,我们多次研究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最近又认真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我们感到,中国青年报要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共青团中央的喉舌的作用,加强党同广大青年的联系,反映广大青年的呼声,就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团结教育青年的一贯宗旨,坚持复刊后提出的“跟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指导性放在第一位并尽可能加强可读性的办报原则。同时,还要根据新时期的任务和青年的特点,在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6.
论文运用“报刊阅读史”视角,从微观叙事立场考察百年来在一定文化裹挟下共享着相似模式、又因个人所处时空环境和时代使命不同而呈现千姿万态的青年读者的报刊阅读审美变迁。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论文分析高校学子面向报刊阅读的媒介接受、满足形态、实然困境与情怀本色,深入探究作为信息有生力量的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优化情报服务链、创设微阵地、借力趣缘群体、呵护纸媒等路径中使青年学子超越“个人空间”而进入到“公共空间”,通过价值引领,公共情怀、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的涵育,助力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是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大军,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组织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也是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最大的报刊出版发行单位波兰最大的报刊出版发行单位是工人出版合作社。它是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的出版机构,直接受波党中央管辖。这个机构的前身是两家出版单位和一家发行单位,于一九七三年合并而成。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所有报刊以及大部分政治、新闻、社会、文化、青年和妇女报刊,都由它出版。此外,它还负责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内报刊和全部进口报刊的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央宣传部门最近要求报刊广播电视和出版单位,要特别重视、认真改进对学生和青年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承担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责任。学生和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教育学生和青年是全社会的责任。报刊广播电视和各种书籍对青年的影响尤为显著。去年年底一些高等院校发生的学潮,诱因固然是多  相似文献   

10.
马洪 《青年记者》2003,(6):53-53
大众报业集团是山东报业的领唱者,是省委领导下的舆论喉舌,青年思想工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笔者就以大众报业集团为例,谈谈对报业集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报业集团青年的特点及思想现  相似文献   

11.
你好,青年朋友,我是你熟悉的朋友雪梅。在这次《听众信箱》栏目里,我想回答几位机关青年的来信:怎样看待机关青年下基层、转行业这个新课题。最近,两位机关青年小赵和小孟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政治体制改革以后,机关结构和干部结构要发生变化,自己有可能下基层,干自己并不熟悉的工作。从客观上来说,这是有利改革、有利人才竞争的好事。但是  相似文献   

12.
杨鹏 《新闻记者》2001,(1):51-53
上海青年是媒介的积极消费者 ,能够对新型传播方式作出热情的响应 ,因而是媒介受众市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群体。那么 ,上海青年在媒介接触动机上有什么规律呢 ?2000年7月~10月 ,共青团上海市委进行了“当代传媒与青年”调查 ,使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上海青年 (限于城镇职业青年和在校学生 )媒介接触动机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次调查的目标总体是14~35岁的上海青年 ,分析单元为个人 ;采用异比分层抽样法 ,即先根据身份和工作单位性质将总体抽样单元分层 ,然后按不同比例(针对在校学生的特殊性 )在各层抽样框内随机抽样 ;共发…  相似文献   

13.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独辟蹊径重振青年报刊雄风评《青年心理咨询》月刊■单澍铭80年代初,青年报刊曾火爆全国,那时,刚刚从文化荒漠走出的青少年,求知心切,读书热潮席卷神州大地,众多的青年报刊应运而生,一份青年刊物,发行上百万份不足为奇。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入,...  相似文献   

15.
沈实  杨宏 《传媒》2023,(10):61-63
<正>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河北广播电视台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联合河北省文旅厅以及共青团河北省委共同推出了一期时长为2小时的全媒体大型直播特别节目《青春之约》,收获了全网超过2000万的总播放量。节目在策划、落地、直播以及后续活动上都紧扣河北青年研学旅游这一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的杂志。自1923年创刊以来,她始终是我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纪录,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健康成长。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正在竭力探索新时期办刊的规律,着力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措施上,特别在切入现实生活、依靠青年、服务读者上下了些功夫,也收到一定的实效。在青年报刊如何面对青年读者的问题上,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唐燕  舒竞 《新闻知识》2023,(6):33-39+94
《青年呼声》是《新中华报》的常设副刊,也是全面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青年的唯一“喉舌”。为了顺应抗战形势新变化,配合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打破青年宣传舆论“真空”,《青年呼声》应运而生,并在宣传动员的内容主题、编辑策略、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广泛动员边区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了党的青年宣传工作的另一个面相,对当前党的青年宣传工作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07,(13):27-27
山东《青年记者》是我国两家具有革命斗争历史传统的新闻学刊物(另一家是上海《新闻记者》)之一。在《青年记者》诞生65周年之际,祝愿这个刊物永远保持青年人的心态,为青年记者服务,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今天的知识分子中,还有秉承五四传统且身体力行者,那钱理群先生便是这不多的人中的一个。这个深染五四遗风的鲁迅之子,多年来一直坚持用演讲同青年朋友面对面交流。《致青年朋友》一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的演讲和书信结集。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1952年来青年团中央任第一书记。他一到来,就十分重视青年报刊工作。他主持的团中央书记处会议,常常讨论团的思想工作和报刊宣传工作。从1953年秋天起,他在每个星期日晚上,召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出版社、团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到他的家里开会。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