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包括我们用肉眼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他们都有生命。我们人的生活过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要吃绿色食品,你知道什么叫绿色植物吗?你了解我们身边的这些花花草草吗?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学生群体在同样的环境中自身的发展因其个体差异也存在不同的成长差异。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差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那么,面对差生我们怎么办?是“嫌差爱优”,不屑一顾?是不闻不问,打人冷宫?还是千方百计劝其退学?……这些都不是,教育的目的是把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数学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还是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素养等全面发展的一个小天地之一?它在关注学生功利性(如各种考试分数)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为长远可持续性发展而奠基.目前我们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发展的事业,所以它必然应当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获得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与生活张红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始终都围绕“经济”这一课题而展现出多彩纷呈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每一件事都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去权衡。是升学还是就业?是脱产学习还是不脱产学习?是出国发展还是在国内发展?是支援边疆还是安居乐业?每一件事都...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或许曾经闪过你的脑际,或许从来没有。日月流转,我们出生、成长、衰老、死亡,一种生存的习惯早已烙进了每一个人生命的轨迹,让我们忘记世界、生命其实都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妙喻人生     
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开始,注定要为生命付出,人生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精彩。人生是什么呢?有人说,人生好似一局棋。每一步都需走得特别谨慎,走错一步,结果一定是满盘皆输,没有挽回的余地。  相似文献   

7.
当你想起肯尼亚,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非洲大草原?雄狮?大象?还是茶园?这些都是肯尼亚的传统形象,它是一个安静祥和的非洲国家。但是,肯尼亚也有它的黑色秘密。它曾经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一场可怕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刘燕 《广西教育》2008,(7):23-23
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升学率看成学校的生命,忽视了校园安全,直到出现了问题,学校才追悔莫及,不停地检讨。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检讨又有何用呢?能挽回生命吗?安全是1,教学质量、教学声誉、荣誉称号等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据报载全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这是多么令人惊骇的一个数字!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醒来》,其中有一句歌词是: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都有停滞的可能时,这样的日子怎么过?这样的人还能真正快乐地活着吗?而一位乡村教师就在这“呼吸之间”的生死无常里,拽着生命的线,走出了一条长长的一路枝繁叶茂风景摇曳的生命之路。她叫郭自然,现为河间市龙华店乡第三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10.
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结构简明整饬,行文流动婉转,而大量的诗性语言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更给文章增添了深沉的哲理色彩,让人为之感动,并浮想联翩。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四季,这四季如何度过?你的生命正处于哪一季?你正彷徨、迷茫还是坚定、执着?四季的生命是怎样的?她又是如何行走在生命的四季里?张洁为我们打开了她心灵的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她独特的人生体验,对于生命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分享的话题是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和意外伤害。在分享这个话题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经常会问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一个回答大家肯定都没有意见,就是生命最重要。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12.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生命的无奈,为路过的风景,为生命的坐标。 有人说,生命天生是场悲剧,或者说是为了对抗生命意义本身的虚无。是的,每个人最终都将“归零”.这是谁也逃不掉的自然法则。可为什么又要走这一遭呢?只是为了对抗生命意义本身的虚无吗?我问过不少人,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很乐意走这一遭。  相似文献   

13.
钟芳 《老年教育》2013,(11):1-1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不如意呢?一位作家说过:“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何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道理虽然很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生活中,谁都会有磕磕绊绊,谁都会有苦恼忧愁。只不过有人走得平稳,有人走得坎坷,有人走得壮美辉煌,有人走得暗淡无光……无论怎样,生命的精彩不会因平凡而短暂,生命的意义也不会因伟大而延长。人的一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怎样对待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生命的旅程变得美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2,(1):9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面向苍穹,发出的“天问”。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滋味     
生命的滋味是什么呢?是酸、是甜、是苦,还是辣?佛洛姆说: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味追求知识增长,还是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答案是显而易见。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纲要》到《标准》到教材都满怀深情地写着同一个字:“人”。在课改实验中,人的生活意义、生命价值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送蜗牛回家     
徐丽 《班主任》2013,(6):57-57
放学前,我来到班上布置作业,不经意间,发现教室“卫生角”的废纸篓里有许多蠕动着的蜗牛,估计是学生上完科学课后丢弃的。 蜗牛虽小,可也是一个个生命呀!弃之不顾,等于见死不救。一个对生命漠不关心的人,将来能够关爱他人的生命吗?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吗?我的学生怎么能够如此冷漠?  相似文献   

18.
老人的目光     
【拟题】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珍爱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你关心关注过身边的人吗?也许他们很平凡.但你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启示,或者.通过他们。你会发现生命体之间微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追问。现行的教育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大量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教育工作都能清醒地意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珍贵的生命永远鲜活、永远展示生命绚丽的画卷呢?唯有和谐!我觉得只有在和谐的旋律中才能让生命折射出七彩光芒,才能让生命个性张扬,蓬勃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