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阳光或光线中,人一般都 会有一个影子。但我却与众不同。 我有两个"影子",除了光线在我 身后投影形成的影子外。我还有 一个很特别的"影子"。这个特别 的"影子"夜以继日地陪伴在我身 边。刮风下雨,酷暑寒冬,我们总  相似文献   

2.
影子     
黑夜是白日的影子,风是空气的影子,石头是山的影子,山亦是石头的影子。建筑物是空间的影子,神只是人的影子。女人是男人的影子,男人是女人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子是虚无的重复。再生,是影子的力量。影子有时候比现实更能映现真理,隐藏着现实无法触及的广大领域。影子的活动过程甚至颠覆人类执著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3.
影子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影子,但是,你知道关于影子的知识和用途吗?在钟表没有发明以前,人们用它来计算时间;工程师利用影子制造"无影灯",用它来检测复杂仪器零件的尺寸大小;利用影子制作"皮影戏"和"电影",甚至影子还被用来探测未知世界的事物……想知道影子更多的用途吗?那就读读下面的故事吧,你会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丹顶鹤)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认为艺术作品打开并保持大地与世界的争执,而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真理的开端的创建,是一种"源始争执",而这种争执会产生的一种"冲力",把艺术推入历史之中,让历史开始或又重新开始,这正是艺术的本源之所在。然而不仅艺术本身是历史性的,艺术的本源这一问题也是历史性,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将不同。但是艺术需要在开放的历史语境,因为艺术本就应是对惯性之存在的颠覆。这或许正是海德格尔所要展现给我们的艺术的本源。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根基,运用"回到事情本身"和"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从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真理的关联、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保存这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什么是艺术、艺术如何发生、如何才有艺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细致研究追寻艺术作品的本源;同时也论及艺术作品的魅力与生命力等问题,其中浸透着海德格尔对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担忧。本文以上述三个问题为切入点,梳理海德格尔艺术追问的基本思路,探索其新颖独特、立意深远的艺术哲学思想,反思传统艺术观念以及当代艺术与人的关系问题,并对人类如何摆脱生存困境这一难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的艺术本体论涉及了三大基本问题:(一)作品与物的关系,物是作品的屋基,(二)作品与真理的关系,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三)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诗与思均源于存在并达到真理。他的艺术本体论建基于存在论,也是本体论人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阐明人诗意地生存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推销影子     
<正>班级开展了"我是小小的推销员"活动。大齐推销的是自己的影子,这种话竟然还有人相信。相信的不是别人,是大齐的好友李晓果。"嗖",众目睽睽之下,大齐的影子脱离了大齐,直奔李晓果而去。与此同时,李晓果的影子也"嗖"的一声飞离了李晓果——两条影子大调换。早晨。"晓果晓果……起床了!"房间里突然响  相似文献   

8.
点击影子     
一 "月亮走,我也走",是歌. 我走,影子也走,是生活. 二 追求光明的人生,一生都被影子所追逐. 影子是光明的女儿,是光明的另一种化身.  相似文献   

9.
真理问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个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真理问题被定位于认识论范围,"符合"是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力图为真理奠定-个存在论基础,揭示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海德格尔前后期对真理有不同的说法,从中可看出前后期思想转向.本文旨在分析这种转向,以及这种转向在海德格尔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历程中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5,(7):26-31
在海德格尔的理解视域里,科技的本质是解蔽,现代科技则是一种"框架"的解蔽,而这一"框架"阻挡了真理的解蔽并使人类陷入极度危险的命运之中。直面当代科技的挑衅与威胁时,海德格尔主张人们采取一种"自由的关系"与科技交往,重塑科技的艺术特征,将科技回归到语言与诗之中;通过对语言与诗的思考,重新发现"存在"赖以安身立命的世界。海德格尔关于科技本质的哲学思考,留给未来教育的启示是:人与科技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教育科技设计需要"存在"指引,教育需要诗意,教育就是解蔽。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曾以凡·高的画作《鞋》为例论述了艺术和真理的关系:艺术的本质是存在者在它的存在的无遮蔽的显现。海德格尔根据画中的那双鞋诗意地描绘了一位农妇和她的农耕生活及日常体验。但事实上,那双鞋并不属于哪位农妇而属于凡高自己。因此这个论据被很多学者指出,非但不能证明上述结论,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恰好证明了它的谬误。然而,根据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和现象学上真理在艺术作品中发生的基本原理,海德格尔是否应该承担这样的指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正"影子教育",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与的课外补习课程,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与学校课程类似,因此被称为主流学校的"影子"。在我国,学前期的幼儿已经被迫开始了"影子教育",幼儿上兴趣班已经成为家长们必不可少的选择之一,或上几门,或专攻一门,很少有一门不上的。各类"影子"般的兴趣班,充斥着幼儿的生活。但兴趣班不等于兴趣,家长为幼儿选择兴趣班必须理性对待,以幼儿的自主意愿为主导,不要让幼儿走进"影子教育"的影子当中。  相似文献   

13.
《艺术作品的本源》以"存在者在其存在中成其本质"的存在主义立场、以"回到事情本身"和"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考察了物、作品、艺术、真理、存在等问题。作为海德格尔思想后期转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与《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一道开启了海德格尔"思"与"诗"的对话,并明确表述了对艺术和诗所进行的本质的思考、本真的追问",乃出自一种思的必然性"。在哲学史、美学史上,《艺术作品的本源》有着重大的"事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点击影子     
一"月亮走,我也走",是歌。我走,影子也走,是生活。二追求光明的人生,一生都被影子所追逐。影子是光明的女儿,是光明的另一种化身。面对着太阳,我们的影子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熟稔而亲切,几乎令我们自己,搞不清站着的和躺着的,哪一个是我们的真身。  相似文献   

15.
影子去跳舞     
<正>影子的主人是舞蹈演员,她每天都有很多场演出。一天,舞蹈演员病倒了。"不行,我还有演出呢……"舞蹈演员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咕咚",又倒在床上。"我去演出吧!"影子说。舞蹈演员吓了一跳,尽管她病得很厉害,头脑却非常清醒,"你去演出?不行不行……这是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行为。"咳,你这样去演出就是对观众负责任吗?"影子反问主人。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浙教版教材中增加了"投影和视图"这章内容后,有关的"影子问题"就经常在测量物体(垂直地面)高度的题目中出现.由于物体在太阳光线下所产生的影子的位置不同,就有了三类不同的"影子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一、影子在水平地面上 例1.(教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校园内的一棵树高AB.如图1,把长2.40m的标杆CD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树的影长BE为2.80m,标杆的影长DF为1.47m,求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m).  相似文献   

17.
"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子教育是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内近些年来才引起学者的关注。相关的思辨论述与实证研究从经济、文化、教育获得层面来论述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社会影响。国际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从市场供需关系、社会竞争、社会公平、人力资本等视角来审视影子教育。这些研究视角都主张政府在影子教育要起到一个规范与监督的作用,积极引导影子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设置入作品,这一观点包括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两方面。其中真理的生成相关于艺术的创作,真理的发生相关于艺术的保存。但是在此文中,海德格尔却是首先以艺术的保存来展开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揭示,然后才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在这一转变中,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的本性就是在者的真理自行置于作品之中”这一重要命题,对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这一西方美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试图继黑格尔之后,把表现真理、预示时代的使命重新赋予艺术。准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海氏关于艺术真理性的思想,对于把握其艺术哲学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设置入作品,这一观点包括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两方面。其中真理的生成相关于艺术的创作,真理的发生相关于艺术的保存。但是在此文中,海德格尔却是首先以艺术的保存来展开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揭示,然后才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在这一转变中,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