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平 《考试周刊》2015,(14):22-23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翻译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翻译目的。应用翻译则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侧重信息传递内容和效果。功能翻译理论是应用翻译研究最主要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功能目的论的文本类型分析与应用翻译联系紧密。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应用翻译进行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业往来愈加频繁,跨国企业间的合作不断深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国内商务翻译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国内大部分研究者所遵循的严复的"信、达、雅"的标准更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而不适合商务文本的翻译。本文以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重点探索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珍 《海外英语》2011,(4):174-175
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思想家,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于中国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简述了严复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并阐释了"信、达、雅"三字理论。根据严复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目的结合其个人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三字理论中"雅"的标准,阐明了严复对"雅"的选择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是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该理论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可根据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选取信息、选择翻译策略,并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虞毅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199+201-199,201
影视字幕是一种独特的文本形式——视听媒体文本,其主要功能在于为观众提供必要的语言信息,译员应当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最终达到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本文拟应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广告文本的目的为研究点,分析英汉广告商标和标语翻译的成功案例,提出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讲究选词用字、体现广告创意、使用修辞手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源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而翻译则是译者根据目的文本的功能从源文本中选择恰当信息构成目的文本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过程。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重新阐释"幽默翻译"这一概念,并尝试把幽默翻译分为幽默导向与非幽默导向两大类别加以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幽默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奈达和严复是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奈达通过《圣经》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动态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严复在《天演论》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过程中提出了信、达、雅原则。二者的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方面。奈达的理论是翻译的文本构建标准,而严复的理论是翻译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0.
医学英语文本的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导致了译者在对医学英语文本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多种困扰。本文首先通过对医学英语文本进行合理的分类,继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医学英语选则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使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商业文本与文学文本有着不同的交际功能,两者的翻译目的也因此而异。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必需符合所译文本的功能要求。商业翻译重视译文的可懂性和可接受性,文学翻译则是可懂性与可读性并重。  相似文献   

12.
可读性是翻译对文本读者所产生的效果。正确的策略选择会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但翻译策略随着文本类型、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固定或绝对正确的策略,其目的也都是用来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应用。本文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翻译实践谈几点提高可读性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新闻英语翻译理论及翻译中的"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曜 《考试周刊》2007,(25):12-14
本文对新闻文本尤其是新闻英语文本固有的语言特性、文本特点、类别和结构进行描述,对中西方现有的翻译理论体系和翻译标准进行阐述,罗列现有的对于新闻英语的研究的理论及其标准的定位,从中吸取已有的理论中的精华部分,从而结合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载体上的英语新闻及其中文翻译作品实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来探讨如何在新闻英语翻译中除了应用传统的翻译理论之外,运用翻译美学和翻译传播学的理论,以达到“雅”的程度,给读者以精神层次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因此翻译过程具有复杂性,涉及多种选择,而每一次翻译行为及其参与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是由诸多层次的目的来决定的。翻译研究应注重翻译过程的交际互动,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功能选择的三大文本实施翻译策略,根据目的语文化背案重构文本内容,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英语谚语翻译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对谚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比较,指出谚语的翻译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文化差异,还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目的语读者、源语言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并且把翻译家严复著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为什么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比较适合对英汉小说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得出结论,在评价文学著作译本的过程中,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比严复的"信、达、雅"更容易,更适合,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从功能理论特别是翻译的目的论角度探讨泉州市旅游信息的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文本所采用的策略.泉州市旅游文本是典型的以呼吁读者采取行动为目的的呼吁性文本,旨在吸引游客并且传播泉州文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以这两大目的为中心灵活选择策略,包括汉语短句的短语化处理、段落为翻译单位、翻译转移和文化信息的说明,使泉州的旅游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文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而科技文翻译是要通过精确的内容传递、规范的语言表达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交流。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或译文功能为核心,并不严格限制翻译工作者的方法与策略的选择,而是倡导采用一种合理的翻译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体现译文的文化交流功能。科技类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功能翻译理论是主流的指导理论,对于指导科技文本的汉译英实践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它们为实际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宏观上的引导以及微观上的策略及方法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