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壶说     
壶是佛,壶是禅,壶是福。壶佛一体,壶禅一式,壶福一相。得壶得佛,入壶入禅,納壶納福。"世间金玉何足珍,且如阳羡山间一丸土。"这丸土化作宜兴丁蜀的一把壶,于是壶便和天、日、人融在一起,壶天同寿,壶日同辉,壶地同存,壶人同生。自古道:壶小天地大,壶中日月长。金木水火土,壶是五行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9,(7)
尹祥明《天曲组壶》天曲组壶"天曲组壶"为一壶五杯六件套。由著名紫砂壶艺大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尹祥明设计监制,工艺美术师周婷制作。以紫砂独有的五色土(与奥运五环相吻合)为基调,壶身为概念性的鸟巢形态,壶钮为神的开心果小鸟,整体造型似鸟巢中孕育出的一只神鸟,极富活力。"天曲"代表想象无限的天空和美妙悠扬的歌曲。气势回荡,震撼五洲。  相似文献   

3.
展讯     
《收藏》2012,(22):20-21
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京举办2012年11月3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此次紫砂展览是对葛韬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造型简约、风格独特的传统壶式,也有形态繁复、引人入胜的现代壶型,反映了葛韬的创作历程。通过西安法门寺顿生灵感的"壶中塔情"、对爱情歌颂赞美的"倾心佳侣"、取材于上海世博盛会的"相拥世博"、被胡锦涛总书记用来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六国元首的"元首壶"、荣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的《孔明扇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精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2,(17):189
顾惠君简历: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一代紫砂宗师顾景舟的嫡系传人,从事紫砂艺术40余年,集紫砂壶艺、陶艺、微雕、书画于一身。曾长期与顾景舟等紫砂大师共事于宜兴紫砂一厂紫砂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2年作品"神韵福寿壶"、紫砂微塑"蟋蟀盆"、紫砂陶艺树皮"生命之源"3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收藏。2004年"金玉满堂壶"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收藏。2005年作品"包拯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1996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顾惠君陶艺精品展",作品"金石齐寿壶"被该馆收藏。其紫砂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2008年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监制了建校90周年纪念壶90把。2009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紫砂作品展,是目前唯一在联合国举办过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公元2012年6月16日到6月29日,中国航天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总目标,对于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阶段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谭文诚 《收藏界》2013,(7):57-62
宜兴紫砂花货壶具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其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历代紫砂艺人常常喜爱以树木瓜果飞禽走兽制作花货,春竹秋葵,冬松夏莲,睡狮劲牛,硕鱼威龙,无不摹仿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以这些动植物形态制出的象生壶具,兼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深得人们的喜爱。"文革"时期,紫砂花货的产品壶也遵照这一艺术法则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6.
日前,一套以中国古典竞技体育为题材的"和谐五洲壶"像一匹黑马闯入了公众的视线。虽然刚刚面市,但这套壶的诸多独特之处已经使她成为文化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其中最抢眼的地方恐怕要算主创者的"明星阵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多  相似文献   

7.
改之 《收藏》2012,(9):123-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除了壶体自身的紫砂装饰外,另有几项技术,于外在对古朴、淡雅的紫砂器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8.
陈茆生 《收藏界》2013,(7):53-56
宜兴紫砂壶,在明正德年间由金沙寺僧供春滥觞,而经万历时大彬完善,逐步向"文人壶"发展,至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已广受文人雅士的欢迎。能拥有一把名匠制作的紫砂壶,两三友朋把玩品茗,一人一壶,旋瀹旋饮,真是其乐无穷!当时有一把名匠制作的紫砂壶,先由一位知名文人收藏,后又割爱赠予一位锦衣卫将军。这位儒雅将军爱不释手,请人将壶图绘"肖像",并命之曰"陶宝";于是引来许多文人题诗赞咏,写下了许多首《陶宝肖像歌》,演绎了一出精彩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二、近现代壶艺大师吴云根吴云根(1892-1969年),宁芝莱,宜兴蜀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高手。1906年,吴云根拜清末名师汪春荣为师。满师后,被聘为"宜兴紫砂陶业公司"技工,专制仿古器。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成立,吴进公司制壶。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9,(2)
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代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壶艺与茶艺犹如篆刻与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如影随形。治印业当选田黄,制壶莫如紫砂。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喜欢喝茶的我也喜欢收藏茶壶,尤其是谈曙君的紫砂壶。我收藏的谈曙君紫砂壶有大容量僧帽壶、龙头一捆竹壶、合苓壶、南瓜壶、大彬壶、大彬提梁壶、仿明洋壶、四方抽盖壶等等。把玩他的茶壶就像欣赏古代的文人画,温而不腻、淡而有味。大容量(3600毫升)僧帽壶,壶身以泥片手工镶接处线条刚劲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邮总公司《宜兴紫砂陶》极限片中的“清·八卦束竹壶”与邮票比较有两处明显不同:票上壶比片上壶壶嘴、壶柄上的龙头做工更细腻,形象更生动;片上壶身、壶足相连,壶由32根长竹、32根短竹组成,票上壶身、壶足不相连,壶由64根长竹、32根短竹组成。用收藏此壶的南京博物院供稿、江苏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21):184
滴水穿石荣誉:仁海十八式斗茶壶规格:12×19×8 cm专利号:201130142327.6版权号:13-2011-F-1347限量:18件原始首发价:18万元起/件品酒斗茶——酒醇茶香:千秋乐事!谈古论今——成就伟业:滴水穿石!你一定听说过"愚公移山"的传说,却不一定有万里跋涉、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你一定听说过"铁杵成针"的故事,却不一定有坚忍不拔、虽万死而不辞的意志。当你端详这把斗茶壶,端详它上面的题字"滴水穿石";当你观赏这把斗茶壶,观赏它茶盖上的滴水涟漪;当你提起这把斗茶壶,轻轻松松却又举轻若重:你岂止想到千年名茶培育不易,你岂止想到千古茶道形成不易,更会想到千载兴替,悠悠往事,都写着"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大字!茶道、人道——同一理!滴水穿石——古今一!  相似文献   

14.
程龙伟 《收藏》2012,(9):102-106
宜兴紫砂壶兴起于明代,明晚期至清代中前期走向兴盛,受到宫廷的重视。故宫旧藏的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壶,就是以紫砂为内胎、外罩雕漆的宫廷用品,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此类传世珍品。旧藏中还有一部分明代宜钧制品,以紫砂为内胎,外罩仿钧窑窑变釉。因明代紫砂尚属初创阶段,器表粗糙,为显示宫廷华贵气象,明代进入宫廷的紫砂茗壶都是以紫砂为内胎的雕漆或挂釉制品,尚未见光素无饰的本色紫砂茗壶,故宫收藏的这件明万历时残缺的雕漆提梁壶(图1)已经算是非常素雅的了。还有一件宜钧"祥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图2),也只是用紫砂为内胎。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始于宋,发展于明清。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从原来以实用为主的"素面素心"到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在紫砂壶题铭刻画并参与壶型设计的"曼生壶"之外,又出现了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其装饰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为主,尤以梅、兰、竹、菊为胜。将书法、诗词、绘画集中在紫砂器上,使之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相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2,(8):5
紫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实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五类。为历代文人雅士宝爱。今之紫砂壶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细货"既可用于饮茶,又可把玩,工艺美术大师所制之壶,更是收藏佳品,升值潜力甚大。当代紫砂大师所制之壶,拍场成交价几破千万元大关。本专题从对历代紫砂大师、历代紫砂名壶的介绍及对当代紫砂市场是的分析等多方面入手,为您多角度地诠释紫砂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钟惠咏 《收藏》2014,(5):92-93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是指雕塑鸡头为装饰或以鸡头作为壶嘴的瓷壶。为酒具,又作盛水器。烧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其前身乃盘口双系壶,为南方越窑所首创。在南北朝时期有进一步发展,形体趋向高大,流行龙形执柄。隋代的鸡首壶以壶体修长、鸡头雕塑逼真著称。入唐以后,鸡首壶逐渐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鸡首壶,介绍于下,供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3,(15):191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研究生院院长):"石朴其精神与  相似文献   

19.
盛世集壶     
张顺成 《收藏》2001,(6):79-81
我的居室是一个壶的世界,玻璃柜中、博古架上、桌子茶.几乃至壁橱窗台,放满了型质各异、年代不同的壶具。有锡的、铜的、瓷的、玉的、紫砂的、菊花石的、景泰蓝的:有酒壶、茶壶、醋壶、酱油壶、奶壶、咖啡壶;有明清壶;民国壶、也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革壶”和当今制作精良的仿古壶,共400多把。  相似文献   

20.
正西安半坡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红陶人头壶,为一级文物。1953年出土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属仰韶文化。1977年6月,西安半坡博物馆为筹办"原始社会史"展览,在洛南县文化馆征集到该件文物。展览结束后,红陶人头壶便深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鲜为外界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